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滬選23-9

鎖定
春播出苗至採青平均日數75.3天,比對照毛豆2808遲1.0天。株型中間型,有限結莢習性。橢圓葉,葉色綠,幼莖綠色,白花,茸毛白色,籽粒橢圓形,鮮粒色淡綠,無臍色。成熟籽粒種皮淡綠色,臍色淡黃。
中文學名
滬選23-9
植物界
品種審定編號
閩審豆2009002
選育單位
上海市農科院園藝研究所
引進單位
福建省種子總站、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
AVR-1/VS-9 [1] 

滬選23-9特徵特性

平均株高31.6釐米,莖粗0.68釐米,主莖節數8.4個,有效分枝數3.0個,單株有效莢數27.2個,標準莢數13.3個,標準莢長5.38釐米,寬1.31釐米,每千克標準莢數325.1個,單株莢重62.9g,鮮百粒重80.8g。2008年省農科院中心實驗室檢驗結果,鮮籽粒維生素c27.15mg/100g,粗脂肪17.4%,粗蛋白10.19%,粗纖維1.7%,還原糖0.41%,蔗糖2.89%,澱粉10.3%。清煮口感甜糯。人工室內接菌鑑定結果,表現感炭疽病 [1] 

滬選23-9產量表現

2006年參加省菜用大豆品種區試,平均鮮莢畝產496.4公斤,比對照品種毛豆2808增產4.6%,不顯著。2007年續試,平均鮮莢畝產635.0公斤,比對照毛豆2808增產9.0%,極顯著。兩年平均鮮莢畝產565.74公斤,比對照增產7.1%;平均標準莢畝產306.4kg,比對照增產7.6%。2008年全省生產試驗,平均鮮莢畝產682.2kg,比對照減產2.3%。 [1] 

滬選23-9栽培技術

選擇排灌條件好、耕層深厚、肥力中等以上土壤。閩東南2月下旬至3月中旬,閩西北3月中旬,搶晴播種。秋季一般在7月20日左右播種較安全、適宜。採取雙行種植,畦寬帶溝90釐米,株距19釐米,穴深2-3釐米。畝植1.4萬株。一般每畝用種量5kg左右,每穴播兩粒種子。在第1片真葉(三出複葉)完全展開時,畝施15公斤三元複合肥,在雙行中間開淺溝均勻條施後覆土,開花結莢期第二次追肥,畝施10kg三元複合肥。當全田莢果鼓粒達80%、莢色翠綠時即可採收。 [1] 

滬選23-9審定意見

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意見:滬選23-9屬中熟菜用大豆品種,春播出苗至採青日數75天左右,比對照毛豆2808遲1天;產量高、穩產性較好;清煮口感甜糯;感炭疽病。適宜福建省大豆產區種植,生產上提倡水旱輪作,注意防治炭疽病和根腐病。經審核,符合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認)定規定,通過審定。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