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滕蘭花

鎖定
女,壯族,廣西南寧人。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館長。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講師團特聘教授、廣西社會科學普及專家。獲2014年首屆廣西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大賽二等獎,被評為廣西優秀教師、全國第七屆教育碩士優秀教師。主要從事歷史地理學、廣西地方史、歷史教學方面研究。 [1]  [3] 
中文名
滕蘭花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壯族
出生地
廣西南寧
出生日期
1976年4月
畢業院校
雲南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業
教師
專業方向
歷史學

滕蘭花人物經歷

1994年9月至1998年7月,在廣西師範大學歷史系讀歷史教育本科;
1998年9月至2001年7月,在廣西師範大學社會文化與旅遊學院攻讀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碩士學位;
2004年9月至2009年1月,在雲南大學西南邊疆少數民族研究中心攻讀中國歷史地理學專業博士學位;
2010年12月至2014年1月,進入中山大學——廣西民族大學博士後流動站科研基地從事博士後研究;
2001年7月至2003年7月,在廣西民族學院政法系工作;
2003年7月起在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歷史系工作。 [2] 

滕蘭花學術著作

《明清時期廣西區域開發不平衡研究》,民族出版社,2011年;
《清代廣西民間信仰、族羣與區域社會研究》(與胡小安合編),民族出版社,2017年;
《明清時期桂西南地區伏波信仰的社會史考察》,科學出版社,2020年。 [2] 

滕蘭花獲獎記錄

2010年1月10日,《文化地理學(網絡版)》獲第七屆廣西高等教育教學軟件大賽二等獎;
2012年廣西高等教育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獎三等獎一項;
2012年獲第十二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高教文科組一等獎;
專著《明清時期廣西區域開發不平衡研究》獲2012年廣西第十二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三等獎;
系列論文“廣西伏波信仰研究(之一至之二)”獲2012年廣西第十二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類成果三等獎。
2014年4月《文化地理學》獲全國大學素質教育精品通選課;
2014年6月12日獲第一屆全區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人文社會科學組二等獎;
2014年7月,指導吳茜參加2014年全區師範生教學技能大賽獲二等獎;指導曾稚媛參加2014年全區師範生教學技能大賽獲一等獎; [2] 
參考資料 [4] 

滕蘭花科研課題

參與《中國歷史地理學》獲2010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精品課程;
參與2011年新世紀廣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一般項目B類“非文本資料解讀能力的訓練——《文化地理學》課程的實踐性教學改革與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項目編號2011JGB039);
主持2012年新世紀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一般B類立項項目——中國歷史文獻學課程的項目生成式教學改革與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2012JGB135);
參與2012年度廣西教師教育課題立項項目一般C類項目“地方非師範類院校歷史學專業師範生職業認同感的培養與專業成長----以廣西民族大學為例”(2012JS061);
參與2013年國家民委教改項目“民族院校師範生職業認同感培養與專業成長——以廣西民族大學歷史學專業為例”(項目編號13049);
主持2015年度國家民委教改項目“實踐育人理念下的民族院校歷史學專業師範生實踐教學機制研究——以廣西民族大學為例”(項目編號15047);
主持201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明清時期桂西南地區伏波信仰的社會史考察”(批准號11CZS044);
主持完成國家民委民族問題研究項目2011年度課題《神明信仰認同與嶺南民族地區和諧社會構建研究》(批准號2011-GM-003),結題等級為優秀;
主持廣西科學實驗(中國—東盟研究)中心2012年青年項目“國家認同意識下伏波信仰在中越兩國的沉浮研究”(編號20120112);
主持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2014—2015年度廣西地方誌人才梯隊項目“廣西曆代方誌中的八景文化研究”(批准編號3-19)。 [2] 

滕蘭花講授課程

擔任本科生課程:中國歷史文選、中國歷史地理學、文化地理學
擔任研究生課程:中國與東南亞交流史、越南漢文文獻研究、歷史文化地理、文化地理學、歷史課程與教學論、教師技能綜合課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