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滑稽大鼓

鎖定
滑稽大鼓是一種北京市的傳統説唱藝術,屬於京韻大鼓的一個支派。 約於1920年前後形成。其音樂唱腔基本上與京韻大鼓相同,但曲目內容全為滑稽可笑和寓意諷刺的故事,表演上也結合各種滑稽動作表情。
中文名
滑稽大鼓
形成時間
1920年前後
類    別
京韻大鼓的一個支派
表演故事
滑稽可笑和寓意諷刺的故事

目錄

滑稽大鼓來源

滑稽大鼓表演大家葉德林 滑稽大鼓表演大家葉德林
滑稽大鼓是京韻大鼓的一個支派。 約於1920年前後形成。其音樂唱腔基本上與京韻大鼓相同,但曲目內容全為滑稽可笑和寓意諷刺的故事,表演上也結合各種滑稽動作表情。唱腔以一板三眼的慢中板和有板無眼的緊板為主,必要時穿插一些一板一眼的板式,基本腔調有平腔、高腔、落腔、甩腔、起伏腔。
滑稽大鼓如京劇中的醜行,滑稽詼諧,但不能過火,否則矯揉造作,流於粗鄙庸俗,京劇生、旦兩行名家輩出,醜行有一定造詣者則不多見。滑稽大鼓亦然,數十年來馳騁曲壇者,屈指不過有四人,都是張氏弟子,他們的藝名是:老倭瓜、架冬瓜、大茄子、山藥蛋。
四人中老倭瓜、架冬瓜兩位更深受觀眾歡迎。老倭瓜姓崔,名子明,五十年前曾在某家堂會演唱《醜妞出閣》,描摹刻畫,醜態可掬,唱時更得操三絃的弦師相與配合,或擠鼻弄眼,或隨聲唱和,默契無間,有相得益彰之妙。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由於新思潮的影響,白雲鵬等人曾演唱過《大勸國民》、《燈下勸夫》等新曲目。與此同時,旗籍票友張雲舫曾將京韻大鼓改革成“改良大鼓”,其特點是:編寫了新曲詞,多屬詼諧幽默的題材;唱腔高低多變、滑稽可笑;擊鼓法加上了忽輕忽重不時畫圈的誇張動作。後被稱為“滑稽大鼓”,成為京韻大韻的一個支派。演員有富少舫崔子明、葉德霖、杜玉衡等,經常演唱《蔣幹盜書》、《劉二姐拴娃娃》、《呂蒙正趕齋》等滑稽曲目。
解放後,“架冬瓜”參加了北京曲藝團,他雖有徒弟學唱滑稽大鼓,但未成氣候,只好改行。“架冬瓜”辭世後,後繼無人,曾受廣大觀眾普遍歡迎的滑稽大鼓從此走向衰落。
[1] 

滑稽大鼓相關評價

談起北京土生土長的曲藝,朋友們多舉京韻大鼓為代表,原因不外是大致名稱上有個京字。其實京韻大鼓和京劇一樣,都是發源於外地,引進北京後,經過藝人高度的提煉加工,再汲取兄弟劇種的精髓,逐漸發展而成的。京韻大鼓的前身是木板大鼓,初流行於河北河間一帶,多唱長篇大書,純用鄉音,故又名怯大鼓。後經藝人不斷革新,鄉音改為京音,曲目改長篇為小段,地點也由冀中移到燕市,於是乃有京韻之稱。綜上所述,京韻大鼓雖名京韻,實由河北鄉間移植而來;而從京韻大鼓派生出來的滑稽大鼓,反倒是地地道道的北京鼓書,只是滑稽大鼓形成於民初,演員須具有精湛的京韻大鼓功底,方可勝任,習之考難於求工,後繼乏人,遂成絕響。
有鼓王之稱的劉寶全,在木板大鼓的基礎上,吸收京劇唱腔和身段,使這一鄉音古調—躍而成為高亢激昂的京韻大鼓。與劉同時的京韻大鼓藝人,尚有以纏綿徘惻著稱的白雲鵬和以粗獷古樸見長的張允方。張氏出身票友、有一定文化,自以技藝不及劉、白,乃別樹一幟,以北京市井風俗、社會新聞為題材,自編自演,仍用京韻大鼓腔調,注重表情動作,刻意摹擬,因其怪聲怪調,滑稽百出,故名滑稽大鼓。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