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滎陽霜糖

鎖定
滎陽霜糖是河南滎陽縣的傳統小吃。用柿餅外面的一層柿霜做成,一般直徑約為5釐米的小園餅,性涼,食藥兩用,味道涼甜,能治舌乾口爛,是解熱消暑的佳品。解放前多產於滎陽城西18公里的汜水鎮,後來滎陽西關也有少量生產。霜糖始制於何時,尚未見史料記載。據世代製作霜糖的汜水鎮周長海説,他祖上一直製作霜糖,祖父周妮曾對他説過,他家制作霜糖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滎陽西關幾年製作霜糖的糖鋪,其技術都由他家傳授。
中文名
滎陽霜糖
地    區
鄭州市滎陽

目錄

滎陽霜糖製作

霜糖亦稱霜糖餅,上海、西安等地的醫藥公司每年都要來滎陽縣訂購,作為製藥原料。解放前,河南固始縣一帶制眼藥的醫生,也來購買霜糖作原料。
霜糖做工精細,先用篩子將柿餅外面的一層白霜篩下,經過溶解,熬成稠漿,然後用小鐵片按定量勺到模子(陶瓷小碟,現改為塑料紙)上,經過烘烤,晾乾即成。上等霜糖呈棕黃色,每斤60片,片中心稍凸,無任何雜質,手拍即碎。

滎陽霜糖簡介

產地:中國河南滎陽
工藝:以柿餅表層的柿霜製成,小圓餅,又稱霜糖餅。製作方法一般是,先將柿霜篩下,經溶解、熬製成稠漿狀,入模成型,予以烘烤、晾乾而成。
特點:呈棕黃色,片的中心稍凸,呈鏊子面形,無雜質,輕壓一下即可碎開。
功效:性涼,味甜,含雙糖、甘露醇等成分,治舌幹、喉痛、口爛,為夏季消暑解熱、食藥兩用佳品。 [1] 

滎陽霜糖評價

魯迅先生對滎陽霜糖極為稱讚,他在《華蓋集續編》裏寫道:“打開包來看時......卻是圓圓的小薄片,黃棕色,吃起來又涼又細膩,確是好東西。這是用柿糖做成的,性涼,如果嘴角上生些小瘡之類,用這一搽便會好。”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