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滇木花生

鎖定
滇木花生屬於喬木植物。葉互生,無毛,多為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花生於葉腋。分佈於雲南省屏邊、麻栗坡。
中文名
滇木花生
拉丁學名
Madhuca pasquieri (Dubard) H. J. Lam
別    名
海胡卡、馬胡卡、木花生、鐵色、出奶木、滇木花生、滇紫荊木、子京、子京木
植物界
種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豆目
山欖科
落花生屬
亞    門
被子植物亞門

滇木花生形態特徵

滇木花生 滇木花生
滇木花生是珍貴用材樹種,木材堅實硬重,具有特殊的用途,是重要的工業用材。果可食,種子含油率達30%,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資源較少,應進行引種栽培,大力發展。形態特徵 : [1]  高大喬木,高達30米,胸徑達0.6米,有乳汁;嫩枝被鏽色絨毛,後來無毛。托葉早落,達3×1毫米。葉互生,革質,兩面無毛,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6—16釐米,寬2—6釐米,先端鈍或闊漸尖,基部寬漸尖或尖楔形,表面具光澤或無,邊緣外卷,中肋在表面稍隆起,在背面十分隆起、渾圓,兩面均具縱稜,側脈13—22 (26)對,不十分明顯,成80°角上升,第三次脈及網脈不明顯;葉柄細,長約1.5—3.5釐米,被短柔毛,上面具深溝槽。花2—3朵生於葉腋,花柄細,長1.5—3.5釐米,被短柔毛;萼4(稀5),卵形,長3—5毫米,外面和裏面的上部被毛;花冠長5—7.5毫米,無毛,裂片6—11,長圓形,鈍,黃白色,冠筒長1.5毫米,內外無毛;雄蕊12—22,花絲鑽形,長約1毫米,無毛,花葯卵形,長1.5—2.5毫米;子房卵形,6—8室,被短柔毛,花柱長8—10毫米。果橢圓形或小球形,長2.5—3釐米,基部具宿存萼,先端具宿存的、花後延長的花柱,果皮肥厚;種子1—5,橢圓形,長約2.2釐米,寬1.5釐米,厚1.8釐米,疤痕長圓形,胚乳沒有,子葉扁平、油質。

滇木花生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100—1300米的密林或混交林中。

滇木花生分佈範圍

主要分佈於屏邊、麻栗坡,我國廣西越南北部亦有分佈。

滇木花生主要價值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種子含油30%,可食;木材有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