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滇南山螞蝗

鎖定
滇南山螞蝗(學名:Desmodium megaphyllum),為豆科山螞蝗屬下的一個植物種。多年生草本亞灌木。產於雲南,印度、緬甸、泰國、馬來西亞等地。生於山坡林緣或雜木林下,海拔740-1850米。
中文名
滇南山螞蝗
拉丁學名
Desmodium megaphyllum Zoll.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薔薇目
亞    目
薔薇亞目
豆科
亞    科
蝶形花亞科
山螞蝗族
山螞蝗屬
亞    屬
餓螞蝗亞屬
餓螞蝗組
亞    組
圓錐山螞蝗亞組

滇南山螞蝗形態特徵

滇南山螞蝗植株

灌木,高1-4米。多分枝,幼枝被白色柔毛,老時漸變無毛。 [1] 

滇南山螞蝗

葉為三出複葉,小葉3;托葉通常脱落,三角形,長12-16毫米,寬3-4毫米,外面被柔毛;葉柄長3-7釐米,被柔毛;小葉紙質或厚紙質,卵形或寬卵形,偶有菱形或近圓形,長8-15釐米,寬6-9釐米,側生小葉通常較小,先端漸尖或偶為急尖,基部偏斜,寬楔形或圓形,上面被小柔毛,下面密被絲狀毛,全緣至淺圓齒狀,側脈每邊4-7條,直達葉緣,中脈偏離;小托葉狹三角形或狹卵形,長約5毫米,寬約1毫米;小葉柄長2-3毫米,被柔毛。 [1] 

滇南山螞蝗

花序腋生或頂生,頂生者多為大的圓錐花序,腋生者為總狀或圓錐花序,長10-40釐米,總花梗被開展柔毛和鈎狀毛;花2-3朵生於每節上;苞片卵形,長5-8毫米,寬1.5-2毫米,外面疏被柔毛,邊緣具睫毛;花梗長4-10毫米,被毛;花萼鐘形,長約4毫米,被貼伏絲狀毛,頂端4裂,裂片三角形,與萼筒等長,上部裂片全緣或先端有時微2裂;花冠紫色,長10-13毫米,旗瓣橢圓形或寬橢圓形,具瓣柄、翼瓣、龍骨瓣具長瓣柄,龍骨瓣先端通常有鈎狀毛;雄蕊長約10毫米;雌蕊長約12毫米,子房被貼伏柔毛。 [1] 

滇南山螞蝗

莢果扁平,腹、背縫線淺縊縮,有莢節6-8,淺褐色,莢節長6-7毫米,寬5-7毫米,具小鈎狀毛,有時混有直毛,成熟時近無毛。 [1] 

滇南山螞蝗花果期

花、果期6-11月。 [1] 

滇南山螞蝗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林緣或雜木林下,海拔740-1850米。 [1] 

滇南山螞蝗產地分佈

產雲南南部和西南部。 [1] 
印度、緬甸、泰國、馬來西亞也有分佈。 [1] 

滇南山螞蝗本種識別

本種葉形較大,中脈偏離,龍骨瓣先端通常有鈎狀毛,容易識別。 [1] 

滇南山螞蝗參考文獻

《中國植物誌》第41卷>>豆科>>山螞蝗屬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