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滄縣獅舞

鎖定
滄縣獅舞是一種河北省的傳統民俗舞蹈,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1] 
中文名
滄縣獅舞
所屬地
滄縣
屬    性
民俗
起源時期
漢朝

滄縣獅舞地理位置

滄縣位於河北省東南部,地理位置優越,東臨渤海,北靠京津,古運河貫穿滄縣境內,縣域環繞滄州市區。

滄縣獅舞獅舞分類

滄縣獅舞分為“文獅”和“武獅”兩類。早期稱為獅戲,多為“文獅”,以興濟為代表。“文獅”以逗為主,鼓點威武豪壯,有動有靜,有緊有慢,動作以動物本能動作為主,模仿貓科類戲耍動作。表演時隨着鼓點的變化而變化。“武獅”以黃遞鋪鄉北張村為代表。武獅由文獅發展而來,後來獅舞揉進武術、雜技中的動作,如疊立、走鋼絲、上高凳、爬杆、高台翻滾、水中望月、巧走立繩、荷花怒放等。獅舞鼓點火爆、熱烈、歡快,以快節奏為主,鼓催獅動,獅隨鼓動,時而讓人驚心動魄,時而叫人目瞪口呆,時而讓人歡呼喝彩。滄縣現存的幾個獅舞隊多由北張村傳承而來。被稱為“北獅王”的滄縣劉吉舞獅隊即由北張村傳承而來。打擊樂對獅舞起着引導作用,舞獅人根據鼓點的變化而表演,動作隨節奏的不同而變化,打鼓者根據當時演出環境、觀眾需求而變化節奏。
滄縣獅舞無論“文獅”還是“武獅”,引獅人和舞獅人都是習武者,武術功底較深。傳統型的獅子頭重七、八十斤,獅皮重二、三十斤,現代型獅頭重十幾斤。獅子隊一般有大獅2-3頭,小獅1-2頭,大獅兩人扮,小獅1人扮。
自2012年來,滄縣獅舞保護、搶救工作成績顯著,建立了滄州“龍獅基地”,劉吉獅舞獲全國第十屆“羣星獎”舞蹈比賽金獎,並多次參加全國性大型活動,極大地提高了滄縣獅舞的社會影響。20世紀80年代以前,滄縣各鄉鎮村村同樂會都有舞獅活動,隨着社會的變革,除黃遞鋪鄉北張、劉吉、紙房頭鄉南小營等有數支獅子隊外,其他多數已不活動。
2019年11月,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組織開展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檢查和調整工作,滄縣獅舞保護單位為滄州劉吉舞獅大世界有限責任公司。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