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滄浪之水

(漢語詞語)

鎖定
《滄浪之水》最早出自《孟子·離婁》,孔子聽到小孩子唱了一支歌:“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孔子聽後言:“孔子曰:‘小子聽之!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1] 
後世在描寫屈原流放的《漁父》中有:“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與言。”
有種説法,在《漁父》中,屈原對“滄浪之水”的感慨,來源於文子的“混混之水濁,可以濯吾足乎?泠泠之水清,可以濯吾纓乎?”
中文名
滄浪之水
出    自
《漁父》
作    者
屈原
分    類
古詞

目錄

滄浪之水釋義

滄浪,地名,據《水經注》記載,武當縣西北四十里漢水中有洲名滄浪洲。

滄浪之水出處

《滄浪之水》最早出自《孟子·離婁》: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
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譯文:滄浪的水清,可以洗我的帽纓;滄浪的水濁,可以洗我的腳。 [1] 
另有出典自《楚辭 漁夫》
屈原既放,遊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
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與言。
譯文: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
(如果)滄浪之水乾淨的話,可以用來洗我的帽纓。
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如果)滄浪之水渾濁,可以用來洗我的腳。

滄浪之水賞析

屈原被放逐後,在和漁父的一次對話中,漁父勸他“與世推移”,不要“深思高舉”,自找苦吃。屈原表示寧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塵埃。漁父走了,唱出了上面的幾句歌:滄浪的水清,可以洗我的帽纓;滄浪的水濁,可以洗我的腳。這仍是“與世推移”的意思。在漁父看來,處世不必過於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來為官;世道渾濁,可以與世沉浮。至於“深思高舉”,落得個被放逐,則是大可不必。
峻解:滄浪之水的清與濁,都應該坦然接受,清水洗臉,濁水洗腳。
一、“君子處世,遇治則仕,遇亂則隱。(語出《漢書新注》)”
二、告誡我們,世道若是清澈,可以濯衣冠。世道若是渾濁,依然可以洗滌腳上的污穢。與世推移,不忘初心,才能施展抱負。 [1] 
參考資料
  • 1.    《孟子·離婁上》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