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滄州落子

鎖定
滄州落子,流行於河北省滄州市的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滄州落子是河北省中部一帶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傳統民間舞蹈。它流傳於滄州市地區,尤其以滄縣南皮縣作為代表。冬季農閒時排練,農曆正月十五前後演出,以表示人們辭舊迎新、慶祝豐收的喜悦心情。
2008年6月7日,河北省南皮縣申報的滄州落子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項目編號:Ⅲ-46。 [1] 
中文名
滄州落子
批准時間
2008年6月7日
非遺級別
國家級
遺產類別
傳統舞蹈
申報地區
河北省南皮縣
遺產編號
Ⅲ-46
保護單位
南皮縣文化館

滄州落子歷史淵源

據河北省滄縣縣誌記載:落子是大秧歌中的一個小場子,起源於清代嘉慶和道光年間(1796—1821年)。 [2]  其淵源藝人中眾説紛紜,然多無據可考。惟老藝人梅盛林(南皮縣楊八莊子村人,1889—1981)、周樹棠(南皮縣倪官屯村人,1926—1980)的回憶及《滄縣誌·禮俗娛樂篇》的記載,頗近實際。梅盛林説:“我十二歲(1901年)學落子,當時聽爺爺講,村裏有個扛活的楊黑爺,會武術,善高蹺,落子中霸王鞭的動作就是他從武術中的單刀式摘出來的。”周樹棠説:“聽老輩人講,跑落子賣藝時,男的拿“打狗棍”,女的拿“牛胯骨”。後來,由於牛胯骨難以尋找,就用兩塊硬木板代替,拿竹板和霸王鞭是後來的事了。”據《滄縣誌》載:“美女手竹板,公子持樂子(霸王鞭,以竹竿長二尺,每節鑿扁孔,孔綴銅錢三四枚,振之作響名日樂子)。”以上三説,梅説可考落子男角動作的出處;周説説明了落子的原始形態及道具的演變情況;《滄縣誌》則載明男角所用道具的名稱及落子之所以得名。但其產生年代只能從梅盛林上溯到他的祖父和那位楊黑爺那裏。新中國成立後,落子藝人曾被聘請到專業藝術院校任教。 [3] 

滄州落子舞蹈特色

滄州落子表演形式

落子有文武之分。以唱為主的稱文落子;把武術與戲曲裏的筋斗穿插在舞中,謂武落子。文落子女角扭動的舞姿就像隨風飄搖的柳枝一樣輕柔優美, 婀娜多姿,故又有“小風流”之稱。武落子表演時,只用鞭和板。文落子表演時鞭、板、扇都用。單獨進行扇舞表演時,是以男女對扇的形式,叫“撇扇”。
傳統落子的表演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同一音樂、節奏、畫面之中,男女間以不同的動作相配合,傳情達意。在表演傳統落子的進程中,表演者所演唱的曲目的內容不斷更換,但舞蹈動作、隊形、服飾、道具卻固定不變,從而造成舞蹈與歌曲內容無關的情況。 [4] 

滄州落子傳統節目

落子的傳統節目,內容大多是表現舊社會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以及愛情故事和人們對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如《茉莉花》《放風箏》《嘆情郎》《繡手絹》《尼姑思凡》等。其中《榮莉花》《放風箏》經過加工、整理,更加優美動人,成為舞壇上久演不衰的保留節目。 [2] 

滄州落子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20世紀初以來,落子在不斷髮展中因地制宜,因時改進,適當吸收一些戲曲中的動作與技巧,對自身加以改變,成為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民間舞蹈,對於研究當地社會歷史變遷、戲曲文化發展具有重要價值。
傳承人物
張洪通,男,漢族,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項目名稱:滄州落子,序號:03-0933,申報地區:河北省南皮縣。 [5] 
已故的民間舞蹈家周樹棠在繼承和發展滄州落子方面有突出的貢獻。周樹棠從小在“落子坊”學藝,經過四十多年的磨練,自成了落子舞的一個藝術流派。他的舞蹈動律特點是,突出地刻畫了女性“三道彎”的舞姿造型:頭是歪的,腰是擰的,腿是曲的,線條兒美,韻味兒濃,使人感到典雅、秀美、端莊。在舞蹈步伐上,吸收了中國古典舞和兄弟民族舞的優長。周樹棠認為,民間舞不發展,不創新,就沒有生命力。為了發展落子舞中的板舞和扇子花,他從各民族民間舞中,曾記下許多舞蹈語彙和舞姿動律,經過一番剖析和鑽研,把許多舞蹈語言溶化到落子舞當中,進而加工整理出二十多套扇子花和板舞動作組合。這些瑰麗多采、千姿百態的動作,增強了落子舞的表現力,發展了落子舞的傳統藝術。 [2] 
保護措施
2017年11月1日至3日,滄縣文化館舉行了一期特殊的培訓班,培訓的內容是“滄州落子”。而培訓的對象則是鄉村教師、鄉村文藝骨幹,他們將作為“火種”,將“落子”藝術在鄉間大地傳承下去。 [6]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南皮縣文化館獲得“滄州落子”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7]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該項目保護單位南皮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10] 

滄州落子主要流派

滄州落子有兩大流派。一派以南皮縣楊八莊子的梅盛林老先生為代表,稱為楊派落子。據傳,約在260年前的1730年左右就有了楊派落子。那時只有四鞭表演。後來改為四鞭、四板。1903 年,傳到第四代梅盛林等人時,又增加了扇子的表演,分為五鞭、三板、二扇。在代代相傳的過程中,每代藝人都對楊派落子做出了不同程度的改進和發展,使其日臻完美。另一派以孟村回族自治縣王帽圈村的於老先生為代表,稱為帽派落子。約在1738年,帽派落子就已經活躍在該村及其周圍的村莊。那時只有武場伴奏,其後到1808年傳到王關祥等人時,加進了文場伴奏。帽派落子不用扇子表演。只用二鞭、八板。孟村回族自治縣是回、漢兩族雜居的地方。因此,可以認為它是由回、漢兩族兄弟共同努力、逐淅發展完善而形成其獨特風格的。 [8] 

滄州落子社會影響

重要展覽
2020年6月12日,滄州博物館與滄州市羣藝館聯合舉辦“大運河文化帶(滄州段)非遺項目”展覽,活動包括宣講大運河以及大運河的民俗和非遺文化,集中展示吳橋雜技、滄州武術、滄州落子、木板大鼓等國家級和省級非遺項目。 [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