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溪畔落新婦

鎖定
溪畔落新婦(Astilbe rivularis Buch.-Ham. ex D. Don)是虎耳草科落新婦屬植物,野高梁、水濱升麻、假升麻、假淫羊藿(雲南中草藥)產陝西、河南西部、四川、雲南和西藏等省區。
中文名
溪畔落新婦
拉丁學名
Astilbe rivularis Buch.-Ham. ex D. Don [1]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虎耳草目
虎耳草科
落新婦屬
溪畔落新婦
分佈區域
產陝西、河南西部、四川、雲南和西藏等省區。

溪畔落新婦形態特徵

溪畔落新婦(原變種)
溪畔落新婦線稿圖 溪畔落新婦線稿圖
多年生草本,高0.6-2.5米。莖被褐色長腺柔毛。二至三回羽狀複葉;葉軸與小葉柄均被褐色長柔毛;小葉片,頂生者菱狀橢圓形至倒卵形,側生者卵形,長4-14.5釐米,寬1.7-8.4釐米。基部偏斜狀心形、圓形至楔形,邊緣有重鋸齒,先端漸尖,腹面疏生褐色腺糙伏毛,背面沿脈具褐色長柔毛和腺毛。圓錐花序長41-42釐米,多花;花序分枝長1-18釐米;苞片3,近橢圓形,長1.1-1.4毫米,寬0.2-0.6毫米,全緣或具齒牙,邊緣疏生褐色柔毛;花梗長0.6-1.8毫米,與花序軸均被褐色捲曲腺柔毛;萼片4-5,近膜質,綠色,卵形、橢圓形至長圓形,長約1.2-1.5毫米,寬約1毫米,內面稍凹陷,外面略弓凸,無毛,單脈;無花瓣;雄蕊5-10(-12),長0.5-2.4毫米;雌蕊長約2毫米,心皮2,基部合生,子房近上位,花柱叉開。染色體2n=28。花果期7-11月。 [2] 

溪畔落新婦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920-3 200米的林下、林緣、灌叢和草叢中。

溪畔落新婦分佈範圍

產於陝西、河南西部、四川、雲南和西藏等省區。泰國北部、印度北部、不丹、尼泊爾和克什米爾地區均有。模式標本採自尼泊爾。

溪畔落新婦主要價值

醫藥:全草(野高梁):澀,温。活血散瘀,祛風除濕,行氣止痛。用於跌打損傷,風濕痛,胃痛,黃水瘡。
根狀莖入藥;活血散瘀,祛風除濕,止痛;治跌打損傷、風濕痛及慢性胃炎等。

溪畔落新婦變種

狹葉落新婦(植物分類學報)
本變種與其他變種之區別在於其小葉片較狹,披針形、狹卵形至菱狀狹倒卵形,通常無花瓣,有時僅具退化花瓣1枚。花果期9-11月。
產雲南西北部。生於海拔1 500-2 800米的林下、林緣、溝谷及水邊石上。緬甸北部也有。模式標本採自緬甸北部。
多花落新婦(中國高等植物圖鑑)多花紅升麻(秦嶺植物誌),鐵桿升麻(陝西眉縣),小牛胃花(四川峨眉)
此變種小葉片通常卵形、闊卵形至闊橢圓形,無花瓣或有時具1(-2-5)枚退化花瓣,與其他變種可資區別。花果期6-10月。
產陝西、甘肅東南部、河南西部、湖北、四川和貴州等省。生於海拔1 100-2 500米的林下、灌叢及溝谷陰處。合模式標本採自陝西太白山和户縣的黑虎嘴山、對角山等處。
根狀莖入藥;祛風鎮痛,治傷風感冒、頭痛、偏頭痛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