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湯潤之故居

鎖定
湯潤之故居,乃湯家八房祖宅,位於前後北岸文化街區76號。(湯家九房祖宅,是清中期大畫家湯貽汾故居,位於青果巷,故居於2018年末開放)
中文名
湯潤之故居
地理位置
江蘇省常州市
開放時間
早9:30-晚5點
門票價格
免費

湯潤之故居簡介

據西營湯氏家譜記載:『毅堂公第,居顧塘橋東,曰“湛露堂”,有古藤一株,相傳為東坡手植,後樓高出城牆(後為湯世澍的春雨樓)顏曰俯雲下臨白雲溪,畫舫煙波最宜消暑』一副濃墨重彩的國畫躍然紙上。
湯潤之故居現狀
湯潤之故居 湯潤之故居

湯潤之故居前世今生

乾隆五十五年(一七九O年)時任廣西佈政史的湯雄業購下呂氏入官之產作湛露堂(湯氏)宅第(入官之產用現代話就是抄沒拍賣),前北岸的房子就此“江山易主”,由呂改姓湯。
當時湯雄業的弟弟湯紹業(字立方,號樸齋)邀請常州地方文壇耋宿十人(年計六百餘歲),以詩會友,人作一詩,集宴於湯宅的紫藤樹下,當時趙翼洪亮吉均在座。於是晚年的趙甌北寫下了《湯公子邀飲藤花下》的詩和洪北江的《古藤歌》。
湯紹業的孫子-湯光啓(1809—1856)原名浦名,字冠卿,號仲甫,就是如此氛圍中長大,他工詩善詞,留有《桐影軒詞》一卷,《國朝常州詞集》就收錄了湯光啓的詞。
湯光啓生於動盪的年代,先遭英人入侵,後遇洪楊之亂,顛簸流離,貧病交加,藝術才華未施展就英年早逝。其子湯世澍(湯潤之)子承父業,發揚光大,不僅成為湯氏中興的書畫家,也成為常州畫派的領軍人物。

湯潤之故居湯潤之簡介

湯世澍(1831-1902),字潤之,號仲霖,晚號修叟,居住在前後北岸湛露堂後樓,後樓名春雨樓,所以別號春雨樓主,國子監生。
湯世澍師法淵源家學。善畫花卉,賦色鮮麗雅秀,真能飲甌香館滴乳。有專家評曰:“湯世澍最大特點是他的花卉畫法全法惲格(南田),但用色比其豔麗,然豔麗卻不媚俗,這是他的最大成功處,也是他與惲格的不同處。他將數百年來,民間仿惲格沒骨花卉的豔俗風氣進行了雅化,成為晚清常州畫派中沒骨花卉的代表人物。
湯世澍書法工米芾,精者得其神髓。題識精美,比學古人三絕。石印各譜摹刻,傳遍海內。年逾古稀,猶健筆不倦。光緒二十年(1894年)經安徽巡撫進獻百花屏九幀,為慈禧太后所賞識。晚年在滬結社作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