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湯氏瞪羚

鎖定
湯氏瞪羚,學名:Eudorcas thomsonii (Günther, 1884),牛科瞪羚屬的一種動物。體重15-30千克,是小型瞪羚。身體腹部和腿部為白色,背部和其餘的地方為黃褐色至紅褐色。在腹側有黑色條紋橫向劃分出背部與腹部的分界線。臀部白色,尾巴黑色。臉頰上有紅褐色的皮毛和黑色與白色條紋。雄性和雌性都有角,雄性的角尖端彎曲,有螺紋;雌性的角較小。
生活在非洲的稀樹大草原和開闊草地。善於奔跑,非常警惕,一有動靜就跑了。好合羣,但組織結構非常靈活,各羣中常有混羣和疊加。一同遷徙,尋找牧場和草地。是典型的食草動物。飲食包括草本和灌木植物,需要每兩天喝一次水,若在草原乾旱季節,為了飲水有時每天需要行走16千米。分佈於坦桑尼亞、肯尼亞、蘇丹、烏干達。是非洲國家馬拉維國獸
拉丁學名
Eudorcas thomsonii(Günther, 1884)
別    名
湯姆遜瞪羚
湯普森瞪羚
託氏羚
外文名
Thomson's gazelle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哺乳綱
偶蹄目
牛科
瞪羚屬
湯氏瞪羚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反芻亞目
亞    綱
真獸亞綱
亞    科
羚羊亞科
亞    種
2亞種
中文學名
湯氏瞪羚
同義學名
Gazella thomsonii

湯氏瞪羚形態特徵

湯氏瞪羚
湯氏瞪羚(11張)
湯氏瞪羚是小型瞪羚,矮小粗壯,雄性體重20-35千克,雌性15-25千克;肩高約80-120釐米。身體腹部和腿部為白色,背部和其餘的地方為黃褐色至紅褐色。在腹側有黑色條紋橫向劃分出背部與腹部的分界線。臀部白色,尾巴黑色。臉頰上有紅褐色的皮毛,從眼睛延伸到鼻子鑲上有一條黑色條紋,與鼻樑至額頂形成一個寬闊的白色條紋。雄性和雌性都有角,雄性的角尖端彎曲,有螺紋;雌性的角較小。湯氏瞪羚和葛氏瞪羚(Nanger granti)有點像,葛氏瞪羚體型更大,角向外彎曲,它們的臀部的白色區都延伸到尾部的上方。 [1] 
湯氏瞪羚 湯氏瞪羚
體質強健;有適合長跑的腿;腳上有4趾,但側趾比鹿類更加退化,適於奔跑;門牙和犬齒均退化,但下門牙保留,下犬齒門齒化,三對門齒向前傾斜呈鏟子狀,由於以比較堅硬的植物為食,前臼齒和臼齒為高冠,琺琅質有褶皺,齒冠磨蝕後表面形成複雜的齒紋,適於吃草;胃4室,反芻功能完善;成年雌雄皆具洞角,是由額骨的突起衍生出來形成的對稱骨枝,不分叉,內部空心,外被可脱落的角質套(角鞘),套在骨質的角心上(骨心),並且隨着骨心的生長而擴大;角上無神經和血管,洞角被去掉後,不能再生長;一般長到一定程度便停止生長,且不更換角鞘。 [2] 

湯氏瞪羚棲息環境

湯氏瞪羚是最著名的羚羊之一。分佈於非洲的稀樹大草原和開闊草地,特別是肯尼亞以及坦桑尼亞的塞倫蓋蒂國家公園。可在比較耐乾旱的季節生活,若草原放牧過度或被燒燬,其他大型食草動物已經轉移到潮濕的棲息地,而湯氏瞪羚仍會在此活動。 [2] 

湯氏瞪羚生活習性

善於奔跑,非常警惕,一有動靜就跑了。好合羣,經常與牛羚結成世界上最壯觀的草食動物羣。但是由於瞪羚和牛羚遷徙的目的不一樣,所以它們遷徙的路線也不會一樣。湯氏瞪羚集小羣,但組織結構非常靈活,各羣中常有混羣和疊加。一同遷徙,尋找牧場和草地。雄性則爭奪領土的控制權,用眼睛下方臭腺分泌物和糞便在草叢和樹枝間標記領地,劃分自己喜愛的牧場並爭取雌性的青睞。在兩個區域之間發生邊界衝突時,通常用打鬥的暴力形式來準定成敗。尤其是交配季節,經常看到瞪羚屍體,有兩個孔,就是被同類打死的。天敵與跳羚相同,陸地上為獵豹、花豹。
是典型的食草動物。飲食包括草本和灌木植物,喜色吃樹木上的葉片和豆莢。也刨挖鱗莖、球莖和其他肉質植物的地下器官來改善軀體內的水平衡。需要每兩天喝一次水,若在草原乾旱季節,為了飲水有時每天需要行走16千米。雨季食新鮮的青草,旱季食種子和灌木的葉子。 [1]  [3] 

湯氏瞪羚分佈範圍

分佈於坦桑尼亞、肯尼亞、蘇丹、烏干達。 [4] 
湯氏瞪羚分佈圖 湯氏瞪羚分佈圖

湯氏瞪羚繁殖方式

全年可繁殖,高峯期在雨季以後。孕期約188天,每胎產1仔,幼仔3千克重,出生後不久就可站立行走。雌性瞪羚在要生產的前幾天,會離開族羣長達兩個月。小羊出生後不久就能站立和行走。但第一週內會閉眼蜷縮着它與母親隱藏的位置。母親就在附近覓食並看守她的孩子,擊退小型掠食性動物諸如狐狸等,或試圖將較大的捕食者如豺、狼等引領出小羊隱藏的地方。3-6周後,幼仔就開始逐漸陪伴自己的母親左右行走,並開始餵食固體食物。哺乳期可以持續3-4個月。年青的雌性會留在母親的羣族中生活,雄性在六個月左右則要離開原來的族羣,加入到一羣年輕的單身雄性羣族中。雌性達到性成熟要一年後,但兩年多見;雄性需要15至20個月,但在現實中,成年的雄性此時也很少參加繁殖,直到它們三歲後佔據了自己的領地。 [1]  [3] 

湯氏瞪羚亞種分化

湯氏瞪羚(2亞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湯氏瞪羚塞倫蓋蒂亞種
Eudorcas thomsonii nasalis
Lönnberg, 1908
2
湯氏瞪羚指名亞種
Eudorcas thomsonii thomsonii
Günther, 1884
[5] 

湯氏瞪羚種羣現狀

雖然湯氏瞪羚還沒有面臨任何重大威脅,但有證據表明,一些羣體的數量正在下降。在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區,這些族羣數量的下降是因為降水量減少、旅遊影響、外來植物入侵、道路發展,致使生存環境發生改變,棲息地碎片化。湯氏瞪羚生活在保護區範圍內的數量很多,但由於分佈太狹窄,總體數量仍然不是很多。 [4] 

湯氏瞪羚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1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無危(LC)。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