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湘黃雞

鎖定
湘黃雞是雉科原雞屬的禽類動物。它以黃毛、黃嘴、黃腳為主要標誌,因此又名三黃雞。湘黃雞體形大小適中,結構勻稱;頭小、單冠,腳矮,頸短,被毛光彩鮮豔,星金黃、淡黃或中黃;皮膚多呈黃白色,但以金黃色的品質最佳。 [4] 
湘黃雞產於湖南,為肉蛋兼用型古老地方良種家禽, [6]  是從農家所養的地方小種雞中經過多年的繁育而形成的。它的發祥地主要在湘南的永興、桂東一帶,現主要產地已向北移,即湘江流域中游的衡南、衡山、衡東等縣。據傳,早在清朝時代,農家就很注重對黃雞的飼養,歷史至少有200-300年(一説1300餘年 [6]  ); [4]  它俗稱“黃郎雞”,20世紀60年代初因出口而改今名。農民習慣於散養雞羣,使該雞種具有健壯、活潑、覓食力強的特性。 [6] 
湘黃雞為肉蛋兼用型古老地方良種家禽,皮薄骨細,肉質細嫩,味道香甜。除食用價值外,湘黃雞營養豐富,藥用價值較高。食用之後,有益於五臟,能補虛損、健脾胃、強筋骨、調經血,止白帶。 [4]  因其價值,1979年,國家外貿部命名湘黃雞為“名貴項雞”,在港澳市場有較高聲譽。 [5] 
中文學名
湘黃雞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雞形目
雉科
原雞屬
湘黃雞
分佈區域
湖南省湘江流域和京廣鐵路沿線等地。

湘黃雞動物學史

據傳,早在清朝時代,農家就很注重對黃雞的飼養,歷史至少有200-300年(一説1300餘年 [6]  )。 [4]  湘黃雞俗稱“黃郎雞”,20世紀60年代初因出口而改今名。 [6] 

湘黃雞形態特徵

體型矮小,體質結實,前胸較寬,背腰平直,體軀稍短,呈橢圓形。頭大小適中。喙黃色,少數青色。單冠直立,冠齒多為5-7個。冠、肉髯、耳葉、臉均為鮮紅色。眼大有神,虹彩呈橘黃色。公雞羽毛為金黃色和淡黃色,色澤鮮豔,頸部覆有金黃色羽毛,腹部羽毛較背部羽毛略淺,主翼羽和主尾羽為黑色。母雞全身羽毛為淡黃色,也有黃色。皮膚黃色。脛較短而無毛,呈黃色,少數青色。 [2] 
它以黃毛、黃嘴、黃腳為主要標誌,因此又名三黃雞。 [4] 
平均體重:初生31克;30日齡181克;60日齡公雞418克,母雞393克;90日齡公雞760克,母雞677克;120日齡公雞1170克,母雞946克;成年公雞1460克,母雞1280克。早期羽毛生長速度較快,出殼後4天開始長翼羽,20天長尾羽,38天長齊羽毛的佔90%,尚有10%為光背禿尾。150日齡公雞平均半淨膛屠宰率81.78%,母雞77.89%;150日齡公雞平均全淨膛屠宰率74.4%,母雞67.34%。 [2] 

湘黃雞棲息環境

湘黃雞產地湖南省地處東經108°47′~114°15′,北緯24°38′~30°08′,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熱充足,降水豐沛,雨熱同期,氣候條件優越。湖南年平均氣温16°C-18°C,冬季寒冷,春季温暖,夏季炎熱,秋季涼爽,四季變化較為明顯。適宜畜牧家禽養殖、綠色植物生長。特別在雞種養殖這方面佔有了很大的優勢。 [1] 

湘黃雞分佈範圍

湘黃雞發祥地主要在湘南的永興、桂東一帶,現主要產地已向北移,即湘江流域中游的衡南、衡山、衡東等縣。 [4] 

湘黃雞養殖技術

母雞平均開產日齡170天。500日齡平均產蛋125枚,平均年產蛋161枚,平均蛋重41克。平均蛋殼厚度0.39毫米,平均蛋形指數1.33。蛋殼淺褐色。公雞性成熟期80-100天。公母雞配種比例1:15。平均種蛋受精率84.50%,平均受精蛋孵化率88%。母雞第一年僅有少數有就巢性,第二年就巢率15%-20%,部分雞1年就巢1次,個別的就巢2次,每次就巢持續期15-20天。公母雞利用年限1-2年。 [2] 

湘黃雞主要價值

湘黃雞藥用價值

湘黃雞的藥用價值較高,能補虛損,健脾胃,強筋骨,調經血,止白帶,是婦科要藥。久病體虛者和產婦燉食湘黃雞,尤有滋補、強身健體、促進體力恢復的功效。湘黃雞還是一些民間驗方的主藥,頗為靈驗。比如:用母雞加天麻清蒸服食,可治頭暈病;母雞加沙蔘清蒸食用,治肺結核有一定的療效。 [3] 

湘黃雞食用價值

湘黃雞為肉蛋兼用型古老地方良種家禽,皮薄骨細,肉質細嫩,味道香甜。 [4]  1979年,國家外貿部命名湘黃雞為“名貴項雞”,在港澳市場有較高聲譽。 [5] 
參考資料
  • 1.    產地環境  .湖南省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12-10-21]
  • 2.    湘黃雞  .養雞網[引用日期2011-09-13]
  • 3.    經濟價值  .新農網[引用日期2012-10-21]
  • 4.    本社,湖南特產風味指南,湖南美術出版社,1983,第44-45頁
  • 5.    湖南特產風味集錦:三湘購物指南,海風出版社,1994.01,第39頁
  • 6.    趙維臣主編,中國土特名產辭典,商務印書館,1991.03,第14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