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湖南省臨澧縣第一中學

鎖定
臨澧一中創建於1804年(清嘉慶九年),其前身為道水書院,由知縣張在田倡導建立。
中文名
湖南省臨澧縣第一中學
創辦時間
1804年
主要獎項
2005年被確定為市“綠色學校”、市“模範職工之家”
前    身
道水書院
1907年改名為官立安福學堂,1915年改名為臨澧縣立中學。1946年,在生物學家辛樹幟的倡導下,國立十一中從武崗遷至臨澧,遂改名為湖南省立十四中。1958年正式命名為臨澧一中。1994年5月正式掛牌為湖南省重點中學, 2004年更名為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學校曾培育了孫中山臨時總統府參軍長林修梅,無產階級革命家林伯渠,近代詩人黃道讓、黃佑昌,現代作家丁玲,現代詩人未央、於沙,中國科學院院士沈緒榜、黃宏嘉等一大批名人志士。
學校現有教學班77個,學生4300多人,教職員工310餘人。近幾年來,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堅持全面育人的辦學方針,弘揚先進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學成績十分突出。自恢復高考制度以來已有50餘名學生進入清華、北大就讀。學校教師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教研已蔚然成風,45歲以下的教師人人會製作多媒體課件。學校有10多個國管和省管課題獲獎,教師先後有600多篇論文在國家、省、市級獲獎和發表,有400餘名學生在全國、省、市級數理化生等學科競賽中獲獎,在省級以上體育比賽中共獲金牌55枚、銀牌70枚、銅牌55枚。培養了一大批優秀體育運動後備人才,其中,20人達到國家一級運動員標準,兩人達國家健將級運動員水平。每年向高等院校輸送的藝術類本科生都在30人以上,獲得各種藝術比賽獎項10多項。2005年8月,學生黃悠然、楊陽入選湖南省代表隊參加全國第九屆中學生運動會,奪得了一金一銀一銅和一個第六名的佳績。2006年10月,實現了常德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六連冠”。由於辦學特色突出,中央電視台、中國教育電視台、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等多家新聞媒體曾對學校的辦學成果進行過專題報道。學校先後被確定為湖南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湖南省素質教育實驗點校、湖南省園林式單位和湖南省培養優秀體育運動後備人才重點校。年年被評為縣目標管理先進單位,還獲得了市雙文明先進單位、省園林式單位、省百佳文明衞生單位、省落實《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先進單位、省體育達標先進單位、全國羣體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先進單位、全國推行《國家體育鍛煉標準施行辦法》先進單位、團中央先進基層團委、全國先進工會小組(化學工會小組)等一系列榮譽。特別是2003年,在省政府對省級普通示範性高中的督導評估中,學校被評為全省十個先進單位之一,受到了省裏的表彰和獎勵。2005年被確定為市“綠色學校”、市“模範職工之家”。2006年11月被確定為市“安全文明校園”。
2002年12月,臨澧縣委、縣政府在反覆論證、認真規劃、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在城關鎮安福西路徵地580畝,投資9700萬元,啓動了臨澧一中易地擴建工程。經過近兩年的努力,完成了6棟2.6萬平方米的教學樓,1.5萬平方米的師生生活樓,3棟1.2萬平方米的學生公寓,16棟教師公寓以及辦公樓、科教樓、藝術樓、圖書館等主體工程建設,完成了路網工程等配套設施,硬化了主體校道,綠化、亮化了教學區和生活區。2004年臨澧縣高考在新址順利舉行,第一次成功地實現了電子監控,確保了高考規範公正。9月,新一中如期竣工並正式開學,招收高中新生1482人,引進高中教師28人,學校規模第一次超過了4000人,教育教學走上了規範化的軌道。10月6日,臨澧一中新校落成及建校90週年慶典活動隆重舉行,吸引了海內外校友、嘉賓2萬餘人,為宣傳一中、宣傳臨澧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