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湖南省有色地質勘查局

鎖定
湖南省有色地質勘查局,組建於1953年,主要擔負有色、黑色和貴金屬的找礦任務,先後隸屬於國家重工業部、冶金工業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和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局。 [1] 
中文名
湖南省有色地質勘查局
局    長
楊曉晉
副局長
伍永貴 淩水成 王曉敏
總工程師
全鐵軍
紀檢組長
宋偉紅
巡視員
馬仲湘
副巡視員
曹幼元

湖南省有色地質勘查局主要職責

1、按照國家和省有關地質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和測繪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以及國家和省礦產資源統一規劃,會同有關部門擬定本省有色金屬及貴金屬地質礦產勘查規劃;制定本局地質勘查、礦業開發和其他產業經營等年度計劃。
2、組織指導有色地質找礦隊伍完成國家、省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下達的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勘查任務及有色地質災害調查評價任務,參與有色金屬及貴金屬地質找礦的開發利用及合理保護。為國家和省提供資源管理、保護和合理利用所需的基礎信息資料。
3、負責提供湖南省有色、貴金屬礦山可持續發展的有關資源開發信息;組織指導所屬地勘單位面向國內外市場開展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建築工程施工和其他產業經營活動,促進有色地勘事業穩步、快速發展。
4、管理本局有色地勘經費和其他經費來源;按照國家資產管理的有關規定,監管本局及所屬單位的國有資產,並承擔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責任。
5、統一管理原中央在湘的有色地質勘查單位,指導其體制改革,逐步推進地質勘查單位實行企業化經營;擬定本局產業結構調整規劃並組織實施,積極推進有色地勘單位開展多種經營和服務創收。
6、負責本局所屬單位領導班子建設;負責本局機關和所屬單位的機構編制、人事勞資、勞動和社會保障等工作;指導本局系統職工隊伍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
7、承辦省委、省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2] 

湖南省有色地質勘查局組織構成

2000年按照國務院的要求,下放湖南省實行屬地化管理,現為湖南省直廳局級事業單位。全局現有職工7548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200人,其中高中級技術人員1920人;擁有資產總額 69186萬元、其中淨資產48035萬元,各種設備儀器4000多台套。屬地化時局屬正處級事業單位16個, 近幾年積極推進雙結構調整, 按照“一城一隊”要求,將局屬16個二級單位整合成11個,其中有7個地質隊、1個地質勘查研究院等,工作主要分佈在全省14個市(州)。

湖南省有色地質勘查局獲得成果

50多年來,湖南省有色地質勘查局為湖南勘探、評價了43個礦種和219個大中型礦牀,為湖南提供可開採的礦產基地175處,其中有29處成為湖南重要礦山生產基地,創潛在價值9000多億元,如全球最大的銻礦基地——錫礦山銻礦;全國最大的錳礦基地——湘潭錳礦;中國特大型鉛鋅金礦基地——水口山鉛鋅金礦;被世界地質界稱為多金屬找礦的“教科書”、 中國找盲礦技術的傑出成果——康家灣鉛鋅銀礦等一大批礦牀。1990年國務院在全國1000多個地質隊中授予41個“國家功勳地質隊”,湖南省有色地質勘查局有3個地質隊獲此殊榮,在全國地質找礦界享有“找礦大局”的稱號,為湖南贏得了“有色金屬之鄉”的美譽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