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湖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鎖定
馬克思主義學院是在湖北工業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部的基礎上新成立的學院,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78年湖北輕工業學院的馬列課部。
中文名
湖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簡    稱
湖工大馬院
創辦時間
1978年
地    址
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南李路28號
所屬地區
中國·湖北·武漢
類    別
二級學院
屬    性
省屬重點本科高校

湖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學院簡介

湖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78年湖北輕工業學院的馬列課部,1985年,湖北輕工業學院與湖北省農業機械專科學校合併組建湖北工學院,在馬列課部的基礎上組建了政治理論課部。2002年4月,湖北工學院學生工作部德育教研室併入政治理論課部,組建湖北工學院社科系思想政治理論課部,2004年,學校更名為湖北工業大學以後,課部也更名為湖北工業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部,2010年11月,成立湖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與經濟與政法學院合署辦公,2015年1月,馬克思主義學院單設。
馬克思主義學院現設5個教研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研部、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教研部、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部、形式政策教研部),共享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湖北省職業教育研究院、農村社會管理創新研究 中心、湖北循環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等4個省級平台。以校級重點學科馬克思主義理論為依託,打造綠色生態工業文化和紅色馬院為目標,不斷凝練研究方向,在工業文化與企業政治、網絡輿情研究、傳統文化與大學生素質發展、西方馬克思主義、黨建廉政建設、湖北流域生態文明建設等方向上形成了較為穩定的研究團隊。學院擁有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授予權和政治學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授予權,下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2006年設立)、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06年設立) 、政治學理論(2003年設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2010年設立)、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2010年設立)等5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學院承 擔全校本、專科生(5門課程),碩士研究生(2門課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任務,還承擔着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和政治學理論二級學科碩士點建設和人 才培養任務,業已發揮“思想政治理論教學主陣地”的作用。
學院有專職教師(含“雙肩挑”)31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4人,講師8人;博士(含在讀)22人。博士和在讀 博士教師佔教師人數的71%,黨員教師達到85%。教師來自全國20多所高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哲學、政治學、歷史學、法學、經濟學、教育學、 教育管理學等學科,具有多樣化的學科背景。2013年,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院長艾四林教授獲批成為學院“楚天學者”教授。2017年遴選了56名兼職教師,和學院專任教師共同承擔全校形勢政策課的教學工作。學院聘請了9名來自企事業單位的黨政幹部、企業家等擔任我院兼職教師。
近年來,學院共上報了3項校級教學評審項目。其中一項獲省級教研立項,一項獲校級教研立項。全院教師共發表教研論文共22篇,期間,出版了《修德篤實——湖北工業大學大學生思想政治實踐教育優秀成果彙編》,申報了“成果導向的工科院校人文素質教育三階九課培育模式探索與實踐”和“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與實踐”兩項教學成果獎,其中,前一項成果獲校級一等獎。青年教師授課競賽獲得突破性成績,2017年同時獲得校一等獎和二等獎。
長期以來,學院狠抓課程建設構建設和教學改革,突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核心地位。構建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省級)、《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 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校級)、《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院級)的三級精品課程體系。在教學改革方面,積極探索增強思想政 治理論課程教學實效性的新途徑,開闢了教學實踐基地和網絡教學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立足於“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在開啓“十三五”規劃的機遇時期,以團隊建設和平台為依託,以“綠色工業”為研究主題,大力開展工業文化研究。三年多來,學院教師累計申報各級各類科研項目68項,2015年,我院參與申報各項成果獎勵3項,其中一項獲湖北省社科成果獎三等獎,承擔國家社科基金2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專項項目2項;2016年,獲批國家社科1項,教育部專項1項,另外還獲批湖北省社科基金2項,申報成果獎勵2項,其中獲共青團湖北省委優秀調研成果一等獎1項、2016年度湖北省理論熱點面對面示範點優秀調研報告1項;2017年,獲批教育部青年項目 1 項,1項成果被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辦公室採用;獲第十屆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1項。2018年,獲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2項,第十一屆湖北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2項目。累計到賬科研經費165萬元。近三年來,我院教師發表各類學術論文近300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20篇,CSSCI來源期刊論文27篇,CSSCI擴展來源期刊1篇,SCD期刊論文38篇,出版著作10部。
本着“先疏後導”的原則,採取集體教育和個人教育相結合的方式,強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學術研究能力提升。三年多來,獲湖北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1篇,獲得湖北省高校第三屆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生論壇徵文比賽二等獎2項,獲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挑戰杯湖北省銀獎1項,獲湖北工業大學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校級一等獎,獲“互聯網+”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家銀獎,第十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獲省級二等獎,在學校暑假研究生社會實踐活動中獲團隊二等獎和優秀個人獎勵。
學院先後被評為湖北省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先進單位(2000年)、湖北省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先進單位(2009年)、湖北省先進基層黨總支(2016)。多名教師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國家級和省部級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1] 

湖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師資力量

學院有專職教師(含“雙肩挑”)31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4人,講師8人;博士(含在讀)22人。博士和在讀 博士教師佔教師人數的71%,黨員教師達到85%。教師來自全國20多所高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哲學、政治學、歷史學、法學、經濟學、教育學、 教育管理學等學科,具有多樣化的學科背景。2013年,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院長艾四林教授獲批成為學院“楚天學者”教授。2017年遴選了56名兼職教師,和學院專任教師共同承擔全校形勢政策課的教學工作。學院聘請了9名來自企事業單位的黨政幹部、企業家等擔任我院兼職教師。

湖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機構設置

學院現設4個教研室(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研室、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教研室、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2個研究中心(大學生輿情分析與引導中心、湖北企業政治建設研究中心)。另外,學院還設立研究生培養導師組,履行研究生課程教學及綜合管理職能。學院承擔全校本、專科生(5門課程),碩士研究生(2門課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任務,還承擔着法學門類三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建設和人才培養任務,業已發揮“思想政治理論教學主陣地”的作用。
機構設置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研室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教研室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研室
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
湖北工業大學網絡輿情研究中心
企業政治建設研究中心

湖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科研成果

長期以來,學院狠抓課程建設構建設和教學改革,突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核心地位。構建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省級)、《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校級)、《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院級)的三級精品課程體系。在教學改革方面,積極探索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實效性的新途徑,開闢了教學實踐基地和網絡教學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獲得湖北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湖北工業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湖北省思想政治理論課精彩課件三等獎等教學獎勵。承擔國家社科基金2項、省部級科研課題30餘項、校科研基金30項;出版教材專著5部,公開發表論文100餘篇,多篇文章被學術刊物轉載和檢索,一些成果受到省委、省政府領導的批轉。

湖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學院榮譽

學院先後被評為湖北省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先進單位(2001年)、湖北省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先進單位(2009年)。多名教師被評為國家級和省部級先進個人。
參考資料
  • 1.    學院概況  .湖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引用日期2019-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