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湄公河巨型鯰魚

鎖定
湄公河巨型鯰魚(學名:Pangasianodon gigas)是𩷶科、𩷶屬的一種魚類,是巨無齒鷶的俗稱。巨無齒鷶是鮎形目大型淡水魚類之一,最大的個體長達2.5-3米,重200-300千克。背隆起,體側扁,尾叉形。頭大而平扁,吻鈍,口裂長,齒與鰓耙在稚魚時存在,成魚時消失。稚魚的上頷骨與下顎的觸鬚發展良好,但下顎觸鬚在亞成魚與成魚中變成不發達,僅剩上頜須1對。眼小,其高度比口角低。背鰭1個。背後部1小脂鰭。胸鰭小。臀鰭基底長。尾鰭叉形。背部暗灰色,腹部銀白色,各鰭褐色,身體沒有斑紋。背鰭Ⅱ,7-8;臀鰭35;脊椎骨48。
巨無齒鷶棲息於江河的底層,特別偏愛岩石、砂礫底,有時棲息於水下的洞穴中。主要以水生植物和藻類等為食,雜食性。原產于越南、柬埔寨、老撾和泰國的湄公河干流,在緬甸和中國西南部的瀾滄江流域也有出現。在泰國,已被引入到水庫和河流,但都未能建立起種羣。中國於1986年泰國引進在南方試養。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巨無齒𩷶
拉丁學名
Pangasianodon gigas
別    名
湄公河𩷶
湄公河巨鯰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輻鰭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鮎形目
𩷶科
𩷶屬
巨無齒𩷶
亞    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Chevey,1931
保護級別
(IUCN 2011年 ver 3.1)——極危(CR) [1] 
外文名
Mekong Giant Catfish

湄公河巨型鯰魚形態特徵

巨無齒𩷶
巨無齒𩷶是鮎形目大型淡水魚類之一,最大的個體長達2.5-3米,重200-300千克。背隆起,體側扁,尾叉形,身體粗壯,頭長佔體長的14.3-21%。頭大而平扁。吻鈍,圓形。口端位,口裂長,齒與鰓耙在稚魚時存在,成魚時消失。在稚魚中,眼睛中心點在嘴角水平上方,有發達的上頜觸鬚和下頜觸鬚;在幼魚和成魚中,眼睛中心點低於嘴角水平面,下頜觸鬚退化,僅剩上頜須1對,下頜突出且較低。眼小,其高度比口角低。在幼魚中,雙頜骨、犁骨和犁骨延伸上的牙齒有一條很窄的齒帶,牙齒隨着魚的成長而退化,最終消失。頭部和嘴比其近緣物種寬。該物種的許多特徵受到年齡變化的影響,未成熟魚的特徵在個體發育中保留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這是𩷶科的共同特徵。背鰭1個。背後部1小脂鰭,沿腹腔有一個單室鰾。胸鰭小。臀鰭基底長。尾鰭叉形。背部暗灰色,腹部銀白色,各鰭褐色,身體沒有斑紋。成魚體色背部銀灰、腹部白色。幼魚背部略黑,腹部2側銀白色並伴2條橫向的黑條紋。背鰭Ⅱ,7-8;腹鰭8-9;臀鰭35;脊椎骨48。 [3]  [4]  [5] 

湄公河巨型鯰魚生活習性

巨無齒𩷶棲息於江河的底層,特別偏愛岩石、砂礫底,有時棲息於水下的洞穴中。主要以水生植物和藻類等為食,雜食性。人工飼養可投餵配合餌料。在卵黃囊被吸收之後的2周時間裏,魚苗主要攝食浮游動物(水蚤、劍水蚤、裸腹蚤類)。但在魚苗階段也會發生殘食現象。當魚達到1齡的時候,食性發生轉化,變為草食性。成魚主要吞食絲狀藻類,也會攝食昆蟲的幼蟲及附生生物。研究發現,成魚缺乏下頜骨和犁骨,為成魚攝食藻類提供了依據。此外,在成魚胃中有時還會發現拳頭大小的石頭,研究者認為這是其在大量吞食藻類時不小心吞下的。成魚每年都會游到河流上游產卵,生長迅速。 [3]  [6]  [4]  [5]  [5] 
巨無齒𩷶生長速度較快。通過測量野生魚背鰭棘的年輪和該魚的第5椎體表明,第1年生長緩慢,第2年快一些,第3年生長速度最快,此後,它的生長速度逐漸變慢。在自然棲息地,野生魚5年增長到150-200千克。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平均為13釐米、17克的魚苗增長到平均為40釐米、620克的魚苗需要4個月。 [5] 

湄公河巨型鯰魚分佈範圍

原產于越南、柬埔寨、老撾和泰國的湄公河干流,在緬甸和中國西南部的瀾滄江流域也有出現。在泰國,已被引入到水庫和河流,但都未能建立起種羣。中國於1986年泰國引進在南方試養。 [1]  [3]  [5] 
巨無齒𩷶分佈圖 巨無齒𩷶分佈圖

湄公河巨型鯰魚繁殖方式

6-8齡可達性成熟,卵大,數量少,1年產卵1次。 [4]  產卵發生地在湄公河干流,確切地點尚未確定。成熟的親魚在產卵期間(4-5月)有洄游習性,但洄游的途徑未知。據Thongsaga與Pholprasith報道:在泰國的清萊府清孔和柬埔寨的洞裏薩湖,曾發現有巨無齒𩷶魚羣的交配現象,所以疑為該魚的產卵場之一。巨無齒𩷶在雨季後期(10-12月)會離開洞裏薩湖的棲息地,而在旱季(枯水期)則棲息在湄公河的深水區。 [5] 

湄公河巨型鯰魚保護現狀

湄公河巨型鯰魚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1年 ver 3.1)——極危(CR)。 [1]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Ⅰ。 [7] 

湄公河巨型鯰魚種羣現狀

儘管巨無齒𩷶被列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TES)的目錄名單裏,但是關於它瀕危的程度還是有爭議。 [8]  由於不可持續的漁業,水壩建設和棲息地破壞,自然界中的種羣數量在迅速下降。自1990年以來,野生種羣減少了80%以上。從1990年的60多個標本的年捕獲量來看,在21世紀初期,每年僅捕獲8-11個標本。 [9] 

湄公河巨型鯰魚瀕危原因

巨無齒𩷶面臨的最大生存威脅是湄公河上的大壩:已有7座,至少還有11座待建,這對巨無齒𩷶的洄游會造成潛在影響。鯰魚面臨的另一威脅是,為了使大船通過,中國在瀾滄江流域開閘放水,這導致水流變急,也破壞了鯰魚的主要繁殖地。 [10] 
泰國當地一個傳統的漁業需求與泰國在每年四、五月的新年慶典活動有關。這個時候正是巨無齒𩷶剛剛在它們洄游產卵的遷徙途中消耗掉大部分脂肪、魚肉最為鮮美的時節。比起魚肉實際的味道,也許更重要的是人們相信吃下巨鮎能帶來健康、長壽和富足。美味和提高生活品質造就了巨鮎的市場需求。 [8] 
巨無齒𩷶也被用於煉油。體重超過100千克的大魚一般能產出相應大量的魚油。因此,儘管野生種羣數量很低,且巨無齒𩷶的肚中有時還出現一些拳頭大的石頭(可能進食時吞入了包裹了石塊的水藻)會徹底破壞煉油機器,但是煉取魚油仍然未能完全停止。 [8] 

湄公河巨型鯰魚保護措施

在其分佈國家中有專門的育種計劃,旨在恢復野生種羣。2000-2003年間,在泰國漁業部的協調下,泰國將約10,000條巨無齒𩷶重新引入自然水域。 [1]  [9] 
由於巨無齒𩷶已瀕臨滅絕,1983年泰國內陸漁業部發展了一個飼養巨無齒𩷶的繁殖項目。每當捉到雌魚,要等到再捕到一條雄魚才會被殺掉。魚卵(通過按摩雌魚的卵巢)被取出,放到一個水盆裏,然後從雄魚身上取精,之後魚卵在盆裏受精孵育。這個項目一直不太成功,直到2001年人工孵化了7萬條魚苗。這些魚苗被分配到全泰國各個養殖中心,一些地方已經在飼養方面取得了成功,大多數都集中在泰國中部的素攀武裏(Suphanburi)府。正因為如此,巨無齒𩷶又一次出現在全國各地的菜單上。 [10] 

湄公河巨型鯰魚主要價值

巨無齒𩷶不僅可以食用,而且其身體內的油也很有價值。 [6] 

湄公河巨型鯰魚物種文化

1986年12月19日,泰國發行了一張以巨無齒𩷶為圖案的郵票。 [3] 

湄公河巨型鯰魚捕獲記錄

2006年5月1日在泰國湄公河曾捕獲1條長2.7米,重293千克的巨鮎。 [3] 

湄公河巨型鯰魚世界紀錄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湄公河巨鯰是東南亞湄公河特有的一種巨鯰,長度在300釐米左右,體重約300公斤。(吉尼斯世界紀錄)
參考資料
  • 1.    Pangasianodon gigas  .iucnredlist[引用日期2020-04-30]
  • 2.    Pangasianodon gigas Chevey, 1931  .biolib[引用日期2020-04-30]
  • 3.    潘義川編著,郵票中的魚類鑑賞 下 食用經濟魚類與奇異魚類,東北大學出版社,2015.08,第189頁
  • 4.    李家樂,董志國,李應森等編著,中國外來水生動植物,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第54頁
  • 5.    葉香塵,張盛.巨無齒𩷶生物學特徵及其基因研究進展[J].農業研究與應用,2013,(第2期):74-77
  • 6.    (英)Marshall Editions Developments Limited編 史鈺軍,王亞琴譯,最新21世紀動物百科,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02.03,第405頁
  • 7.    2019年CITES附錄中文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委員會[引用日期2020-04-30]
  • 8.    (英)哈里斯著,瀕臨滅絕的魚類,湖南教育出版社,2014.12,第33頁
  • 9.    Pangasianodon gigas  .seriouslyfish[引用日期2020-04-30]
  • 10.    澳大利亞Lonely Planet公司著,孤獨星球Lonely Planet國際指南系列 泰國 第3版,中國地圖出版社,2017.06,第24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