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温縣盟書

鎖定
該地春秋時期為“州邑”。趙、魏、韓三家勢力發展後,“州邑”主要屬於韓氏領有。因此,發掘者認為,温縣盟書的主盟人應為韓氏宗主。
盟書中有“十五年十二月乙未朔辛酉”的紀年,初步研究推定為春秋末期晉定公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公元前497年1月16日)。當時的韓氏宗主是韓簡子(名不信)。但也有人認為這批盟書是戰國初期的。
中文名
温縣盟書
館藏地點
中國文字博物館
所屬年代
春秋晚期
出土地點
河南温縣武德鎮

目錄

温縣盟書簡介

温縣盟書(沁陽盟書)
Stone Inscriptions Recording Alliances from Wenxian
河南温縣武德鎮西張計村出土的春秋晚期晉國卿大夫之間舉行盟誓時記載誓辭的文書。多在圭形石片上用毛筆黑墨寫成。西張計為一處古代盟誓遺址,1930~1942年間曾多次出土這種圭形石片,大多流散。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現藏11件。
由於出土地舊屬沁陽市,曾被稱為“沁陽玉簡”或“沁陽載書” (“盟書”亦稱“載書”)。1980 年起,河南省博物館等對盟址遺址進行了發掘,出土石圭、石簡石璋 1 萬餘件。其中 1 號坎(坑)出土盟書4588片,包括科學發掘獲得的2703片,已被擾動而仍在原地的1395片,自村民手中徵集的 490片。
温縣盟書 温縣盟書
一號坎(坑)石圭大致可分為短體弧腰,長體直腰和等腰三角形三種類型,標本中最長的長27.1釐米,底殘寬3.2 釐米;最短的長9.6釐米,底寬3.7釐米。
1號坎(坑)盟書的誓辭內容是:一定要“忠心事主”,決不“與賊為徒”,否則將受到晉國先公在天之靈最嚴厲的懲罰,夷滅氏族,絕子絕孫。

温縣盟書歷史影響

[1] 
温縣盟書的內容與侯馬盟書相似,而數量是侯馬盟書的一倍以上,全部資料整理發表後將進一步推動對古代盟誓制度及晉國曆史的研究(侯馬盟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