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温泉文化

鎖定
温泉文化究竟起源於何處?這個答案也許已年代久遠得不可考了。一開始,人類發現温泉,更發現動物在泉水中恢復疲憊。據説日本人一開始並不知道温泉具有治療疾病的功能,後來是因為看到一隻受傷的小動物在泡過温泉之後奇蹟般地迅速復原,這才使他們開始認真地研究起温泉的功能。
温泉文化,現代人漸漸把泡温泉作為休閒養生、解壓甚至治療的方法,這種趨勢迅速在全球漫延。
中文名
温泉文化
類    別
專有名詞
對    象
温泉
特    點
文化產業

温泉文化歷史起源

温泉文化
温泉文化(5張)
秦始皇建“驪山湯”是為了治療瘡傷,徐福為了山海尋找長生不老藥,輾轉漂流到了日本和歌山縣,至今當地仍保留了“徐福”之湯温泉浴場。到了唐朝唐太宗特建“温泉宮”,詩人也留下了不少創作,描寫脂粉美女從温泉出浴的情形,足見中國悠久的温泉歷史文化。日本人愛好温泉的程度實在是不必多説,三步一小湯,五步一大湯,泡湯對日本人而言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發展出一套不同於其他各國的泡湯文化及温泉療效整理,我們稱之為“湯治文化”。
擁有悠久歷史的歐洲大陸的古羅馬人,他們引泉水加熱再流到建好的浴場中讓人們使用,其中英國巴斯及土耳其等地有名的温泉浴場,一直都還在使用。

温泉文化文化變遷

第一代温泉文化只是洗浴,就是人們常説的“泡湯”;第二代温泉文化是洗浴加遊戲,強調温泉的動感、豐富;第三代温泉文化則是洗浴加休閒,突出温泉是一種休閒旅遊;最新的第四代温泉文化是最具包容性的,它不再專屬年輕人,而是與上一代共同享有的引入保健概念的全新温泉,這就是温泉的文化變遷,它最直接地反映着人們不同時期的不同需求。隨着社會大眾對健康的日益重視,第四代温泉閃亮登場。這類温泉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提供適合不同體質的温泉浴,且通常會在入口處設有診所,讓遊客在泡湯前接受簡單的體檢,以體現保健温泉的宗旨。根據體檢結果,可在保健醫師的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温泉。另外,還有諸如恢復疲勞、減肥美容之類的水療方案可供人們選擇,以及多種多樣的設施保證遊客一年四季都可盡情享受。
第四代温泉中的代表有亞洲規模最大的保健主題温泉——韓國的思帕比斯,珠海御温泉亦是以健康休閒為主題,大量運用中醫理論設計具保健作用的“個性化泡湯”產品。

温泉文化史書記載

《水經注》是中國古代一本著名的地理學著作,作者是1400多年前北魏時期地理學家酈道元。酈道元從少年時代起就喜歡研究水文地理、自然風貌,充分利用在各地做官的機會進行實地考察,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在《水經注》中,酈道元以水道為綱,將河流流經地區的地理、歷史、經濟、政治、古蹟及風俗等均作了儘可能詳細的描述,為後人研究古代地理和人文歷史提供了寶貴的資料,《水經注》中載有温泉31個,按温度的不同從低温到高温分5個等級,依次為“暖”、“熱”、“炎熱特甚”、“炎熱倍甚”和“炎熱奇毒”。如“炎熱特甚”的温泉,可以將雞、豬等動物的毛去掉;“炎熱倍甚”能使人的足部燙爛;“炎熱奇毒”泉水可以將稻米煮熟。書中還對各個温泉的特點、礦物質、生物等情況進行了比較詳細的敍述,如有的温泉有硫磺氣,有的有鹽氣,有的有魚等。
《水經注》多次提到温泉可以“治百病”,如“魯山皇女湯,可以熟米,飲之愈百病,道士清身沐浴,一日三次,多麼自在,四十日後,身中百病癒”,真實的記載了温泉的保健作用。又如“大融山石出温湯,療治百病”、“温水出太一山,其水沸湧如湯。杜彥回曰,可治百病,水清則病癒,世濁則無驗”等,都説明朝在當時人們對温泉的醫療價值已有了相當的認識和研究。

温泉文化民間傳説

中國温泉文化歷史 中國温泉文化歷史
傳説遠古時代,日本的醫療之神少彥名神就發現了道後温泉,可見日本人很早就會利用温泉。但是,日本的温泉文化的形成,客觀上是受中國温泉文化的影響,加以日本式創造的結果。日本人稱温泉為“湯”,“湯”是熱水、開水的意思,詞源來自中國。相傳商周時代,有一種專供沐浴的盤,叫“湯盤”,盤上刻有銘文“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等語,可惜湯盤早已失傳,只給後人留下“湯盤孔鼎有述作,今無其器存其辭”(李商隱《韓碑》)的感嘆。
日本人認為“泡湯”即沐浴温泉,不僅可以潔身淨體,而且能洗去精神上的苦悶,“一洗容顏端正,二洗百病俱除”,不僅可以緩解生理上的病痛,而且能治療心理上的疾病。沐浴時人們放鬆身體,釋放心靈,通過坦誠相見而達到一種返璞歸真的境界。日本從鎌倉、室町時代就出現了“湯屋”,到江户時代和明治時代,“錢湯”已成為社會大眾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活動場所,東京就有2500多家公共浴池,日本人家裏有洗浴設備,但仍喜歡到“錢湯”中。一邊泡温泉,一邊輕鬆休息,一邊交流信息,體現日本人性中最有特色的合羣意識,成為獨特的“錢湯文化”。

温泉文化主要特徵

中國温泉文化源遠流長,遠古時代,中國勞動人民就把壬夫和丁芊作為“温泉之神”加以崇拜。中國民間有許多祭祀“湯神”的習俗,哈尼族人嬰兒出生3天用温泉“洗三”;湖北省京山縣人替未滿月嬰兒洗温泉浴;山東臨沂温泉附近的羣眾,世世代代逢清明節舉行3天“湯頭大集會”,是時人山人海,四鄉人流彙集,相傳這天,湯神顯靈,在五更前飲湯泉水能“怯病消災”;在雲南怒江僳僳族自治州,他們在春節後的第3天,都聚集到登埂温泉,載歌載舞舉行盛大的温泉歌會,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泡澡堂會。
中國有温泉3159處,分佈廣泛,類型齊全,幾乎包括世界所有類型的温泉。“造物獨鍾情,地熱温泉流沸水;尋幽得勝景,樓高碧樹映湯山”,經過4000多年對這些珍貴地熱資源的開發,神州大地處處開遍絢麗奪目的温泉文化之花。“神龍歿幽靜,湯池流大川,地底煉朱火,沙旁放素煙,沸珠躍明月,皎鏡含中天”,這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對湖北應城温泉的讚美詩;“誰燃丹黃焰,焚此玉池水。客來爭解帶,萬劫付一洗”這是大理學家朱熹對廬山黃龍温泉的讚頌詩;“三十六峯高插天,瓊台瑤宇貯神仙,嵩陽若與黃山並,猶欠靈砂一道泉”這更是人們對黃山温泉的絕妙評價。
中國的温泉文化最大的一個特點是散見於中國有2000多年悠久的歷史被稱為“一方之總覽”的地方誌中,這些地方誌記錄了某地温泉的發現經過,水質特點,神話傳説,詩詞對聯,温泉功效,翔實豐富、科學性強,把它集中起來就是一部中國温泉文化的百科全書,如讀到《天水縣誌》我們可以知道甘肅省武山温泉是國內外極其珍貴的氡泉,武山靠近諸葛六出祁山古城堡,街亭古戰場,漢飛將軍李廣墓,靠近人稱“東方雕塑博物館”的麥積山石窟,是令人神往的旅遊勝地。而當我們讀到《福州志》中載的南宋名相李綱的温泉詩“玉池金屋浴蘭芳,千古華清第一湯,何似此泉澆病叟,不妨更入荔枝鄉,”我們不禁陶醉在荔枝叢泡温泉的勝境,知道“偽閩天德二年,占城遣其國金氏波羅來道里,不時遍體瘡疥,訪而沐之,數日即瘳”,可見中國温泉的養生治病功能在世界是有口皆碑的。中國是詩歌大國,地方誌又是中國獨特的文化遺產,浩如煙海的温泉詩和地方誌輯錄的温泉珍聞,是中國温泉文化的雙璧,是世界其他國家所無或缺乏的。中國描寫温泉的精英文化與俗文化並存,互相輝映,文學藝術形式多姿多彩,這又是中國温泉文化的另一個特點。

温泉文化文明延續

中國是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國,中華民族勤勞、聰明、富於創造性,善於利用温泉,其利用温泉是全方位的:唐代王建的《華清宮》就有“酒幔高樓一百家,宮前楊柳寺前花。內園分得温湯水,二月中旬已進瓜”,中國勞動人民在唐代就懂得利用温泉栽瓜果;有些縣還利用温泉水澆灌,使水稻一年三熟;湖南人利用灰湯温泉水養出味道鮮美的鴨子;遼寧人用興城的五股泉給婦女喝,喝了能通經生乳,活血緩痛;唐代畫家韓晃的女兒患了惡疾,用南京湯山温泉水沐浴治癒,為了感謝“神泉”韓晃把女兒的嫁妝的錢也捐出來建“聖湯延祥壽寺”,可見中國人對温泉的情結是何等深厚!利用温泉可以説達到很高的水平。“春日洗浴、昇陽固脱。夏日浴泉,暑温可祛。秋日泡泉,肺潤腸蠕。冬日洗池,丹田温灼。”中國利用温泉最輝煌的成就是創造了加料温泉———“中華湯”。
我們的祖先在温泉水中加上經過處理的靈芝、蘆薈、三丫、人蔘、菊花、牛奶、美酒、醋……人們浸浴其中,起到很好的療疾、養生的效果。這是繼承中國春秋時代的《黃帝內經》、《素問》、《金匱要略》的傳統醫學成果的偉大創造。屈原《離騷》有云“浴蘭湯兮沐芳”,泡在加料温泉中,處於四圍花木繁蔭、泉石流泉、明月松間的天人合一之境,療疾養生、其樂陶陶,這正如古人在河南汝州温泉泡浸菊花、人蔘湯恢復元氣後寫的一首詩,“崆峒山下秘陽春,瀉作温泉向廣堂。解起沉痾參菊水,頓除污惡陋蘭湯。源抽坤髓元元渾,氣奪炎精本自香。
萬似華清浴妃子,一身膏澤萬民瘡。”中華湯治癒了千千萬萬的患者,為人們延年益壽立下了不朽的功勳,600年前,明代三保太監鄭和七下西洋,也讓“中華湯”在國外顯示威力,一次與鄭和並列正使太監的王景弘就在東南亞地區用花草加入温湯中,救治了不少當地百姓,受到東南亞人民普遍的讚揚,連有温泉大國之稱的、以“湯治”馳譽世界的日本,也稱“中華湯”確實了不起。“中華湯”是中國温泉文化的精髓。

温泉文化話説温泉

温泉文化華清池

華清池是國內有文字記載開發利用最早的温泉,恐怕也是人們最耳熟能詳的温泉,素有“天下第一温泉”之稱。早在西周時這裏的温泉便已被發現,叫“星辰湯”。幽王曾在此建“驪宮”,至秦始皇以石砌池,名“驪山湯”、“神女湯”。後經漢、隋、唐歷朝帝王修擴,至唐玄宗時,宮室擴建並納湯池於其中,宮室改名“華清宮”,湯池從此也改叫“華清池”。
華清池因為唐玄宗的愛妃楊玉環在此一濯芳澤,以及他們之間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而從此蜚聲天下。華清池現存唐代湯池中有一個海棠湯,池內平面呈盛開的海棠花狀,便是當年唐明皇作為愛情的禮物賜給楊貴妃的,也稱貴妃池。楊貴妃有羞花閉月之貌,她的美更因温泉水的滋養而更嫵媚迷人。白居易《長恨歌》中“春寒賜浴華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記錄的便是楊貴妃在海棠湯出浴後的嬌態,為世人留下了一幅美麗的“貴妃出浴圖”。據説,楊貴妃能長期“三千寵愛在一身”,唐玄宗六七十歲仍風流倜儻,都與長期泡湯沐浴大有關係。
華清池見證過多少歷史風雲變幻。現代史上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也是發生在這裏。1959年,郭沫若先生遊覽華清池後感慨萬千,親筆題寫“華清池”金字匾,並欣然作詩曰:“不僅宮池依舊制,而今庶民盡天王。

温泉文化温泉銘

唐太宗李世民不僅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帝王,同時也是中國書法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以身體力行促使唐代書法成為書法史上最輝煌的一頁。
貞觀十八年(公元644年),李世民在驪山温泉營建“湯泉宮”(也即今日之華清池)。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新宮竣工,李世民率文武百官臨幸新宮,親筆御書《温泉銘》來頌揚驪山温泉,並命石匠制碑拓印以示羣臣,開創了中國書法史上以行書入碑的先河。《温泉銘》中説:“朕以憂勞積慮,風疾屢嬰,每濯患於斯源,不移時而獲損。”原來李世民患風濕病多年,正是在驪山泡温泉治癒的。李世民以帝王之尊而如此隆重的親自為温泉立銘宣傳,足見當時世人對温泉的認識和重視。
《温泉銘》原碑已亡佚。現存唐代拓本殘片,仍可一窺李世民遒勁飄逸、奔放圓熟的書風。

温泉文化湯崗子

湯崗子温泉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相傳,唐朝太宗李世民率兵東征,途經此地,征途遙遠,將士們疲憊不堪。唐太宗李世民的坐騎馬失前蹄,不想竟踏出一泓清澈的泉水。將士們在此安歇休整,洗浴征塵,神奇的泉水將疲勞一掃而光,軍隊士氣大振。當即,李世民登上身後小島的亭閣,凝視東方許願:"如果我東征得勝歸來,必將重新修建此亭。"果然,此次東征大獲全勝。唐太宗李世民不忘許下的諾言,命人重修此亭,名叫"祈願亭"。

温泉文化唐王浴址

湯崗子温泉 湯崗子温泉
對於湯崗子温泉由來的真實性我們已無從考證,但唐太宗東征時期,將士們在此洗浴卻有史料記載。據《海城縣誌》記載,唐貞觀十八年時,温泉即已發現。據裨史記載:唐太宗李世民東征時曾至此並赴泉"坐湯"( 當地人稱沐浴為坐湯),浴後大悦,並立"祈願亭"以資褒獎。遼、金時曾在此設"湯池縣",縣以泉而得名。據傳金太宗也曾來這裏"坐湯"。温泉附近有明崇禎三年所立《娘娘廟碑》,明崇禎年間,湯崗子温泉以其"名池秀峯"之譽吸引了眾多善男信女爭相進香,各地商賈也雲集於此。清乾隆年間,乾隆皇帝三次回盛京祭祖,途經湯崗子也曾駐蹕沐浴。温泉附近現遺有《重修龍王廟》殘碑一塊,依稀可辨認:"重修龍王廟碑"及"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60年)"字樣。據此,可認為此處曾建有一座龍王廟,建、毀於何時已不可考。據口碑資料,在今温泉水庫附近確有龍王廟遺址。建廟時間至少在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60年)以前。
晚清以來,湯崗子温泉目睹了日俄侵略者在東北大地犯下的滔天罪行,中日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期間,日軍和俄軍先後佔領湯崗子地區,侵略者看中了這裏神奇的泉水,建立官兵療養所,以供將兵療傷。1904年俄軍庫洛巴特欽將軍在湯崗子温泉地設立官兵療養所。1905年8月30日,日軍大山大將的總司令部自大連移設於此地半成的房屋,謂"滿州軍總司令部",並把此地兼做"陸軍轉地療養所"。
民國初年,日本的"滿鐵株式會社"設計並建造了以温泉為中心的大公園,當時公園面積已達536764平方米,成為當時偽"滿洲國"著名的遊樂場所。日本裕仁天皇的叔叔、二弟、三弟及日本駐奉天(瀋陽)總領事大橋東一等都曾數次來此避暑享樂。
20世紀初期,滿鐵又修建了玉泉館和對翠閣。1931年11月13日,溥儀曾到這裏的對翠閣樓上住了一個星期,又於1932年3月6日,在由旅順赴長春的途中,偕同皇后婉容及滿清遺老遺少第二次來到湯崗子,下榻對翠閣,世態滄桑,斗轉星移,湯崗子温泉屈辱的歷史已成為過去。新中國成立後,歷經滄桑的湯崗子温泉又一次煥發了青春,成為全國最大的療養勝地和慢性病治療中心。她佔地64萬平方米,擁有牀位1300張,職工近千人。這裏是國家衞生部認定的全國物理康復醫師培訓基地,同時也是遼寧省康復中心及遼寧省康復醫學研究會所在地,中華醫學會的《中華理療雜誌》編輯部也設在這裏。近10餘年來,隨着對外開放力度的加大,通過與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國家進行廣泛的合作,這裏已逐漸走向世界,成為國際康復理療勝地。

温泉文化祈願亭

在温泉靜心湖風景區北部的假山上,有一座名為"祈願亭" 的精緻亭榭。相傳這裏正是唐王李世民東征時的"沐浴處"。
唐貞觀年間,李世民率軍東征。途經湯崗子温泉,將士們疲憊不堪。相傳太宗坐騎不堪征程遙遠,馬失前蹄,不想卻踏出一池金漿玉液。太宗見狀大喜,親赴湯池沐浴。並令將士安歇休整,洗浴征塵。神聖的泉水將疲勞一洗而光,軍隊士氣大振。目睹此景,太宗皇帝登上身後小島的亭閣,凝視東方許願:"如果我東征得勝歸來,必將重修此亭,以謝神泉。"天如人願,東征大勝。太宗不忘諾言,重修此亭並命名為"祈願亭"。
亭前有一座唐王李世民躍馬縱橫的銅像。銅像立於一石台之上。石台高約2米,長約3米,寬約1.5米, 石台前面刻有四個字"唐王浴像"。石座之上唐王縱馬像與真人真馬比例相當,唐王面向東方,目光堅定,面容剛毅。跨下的坐騎口鼻賁張,肌腱畢現,整座銅像栩栩如生。

温泉文化龍泉別墅

該別墅建於20世紀20年代初期。龍泉別墅建於一處較大的泉眼之西。據説此別墅是當時的東北軍政首腦張作霖為其三姨太所建,張作霖原籍遼寧海城,海城距湯崗子温泉不到40公里。年輕時代的張作霖就對湯崗子温泉早有耳聞。因此在發跡後在此地為其家人修建了這座別墅,供其家人休息度假之用。張學良將軍與乃父都十分喜愛中式風格的建築,無論是建別墅還是建公館,基本上都是中式風格的建築。例如張氏父子在瀋陽的大帥府、張學良將軍在撫順地區為其父修建的元帥林都是標準的中式建築。
龍泉別墅就是這樣一座中式建築風格十分明顯的建築物。該別墅建築面積1370平方米,坐北朝南,屬中式歇山頂建築,共三層,為磚木結構。屋面為黑灰筒瓦。三層正脊均建成花洞式,脊端裝飾有龍尾正吻。各層垂脊均塑有垂獸,飛檐角脊上塑有走獸。山牆上開有天窗,兩山博脊,垂檐下沿博脊飾以彩色防水油漆。主牆為一色青磚,建築西側有懸山二坡頂青磚青瓦一層廂房,其東面主牆內為通長走廊,西側設7個11.2平方米的房間。主樓有28個房間。進入正門有小正廳,對面為通向樓上的樓梯,東西貫通走廊。南側為房間,房間修飾設施均為普通抹灰刷漿白牆,木製地板。28個房間中,其中10個為普通房間,另有10個較高級房間,用以接待"滿鐵"中國職員、官員。

温泉文化高麗VS大和

韓國人其實是比日本人更喜歡洗澡的民族,只是沒有日本那麼豐富的温泉文化。他們在硬件設施上絲毫不亞於日本,韓國高麗温泉湯似乎愈來愈好,湯頭、浴池都有着十分顯著的發展。
早期的温泉區,談不上什麼先進設施,更遑論所謂的温泉鄉情調。一家家新的温泉飯店、温泉大眾浴池愈建愈大,紛紛號稱東洋第一,一派高麗湯挑戰大和湯的景象。韓國人尤其善用漢方做成澡堂中的“麥飯石蒸氣浴”和各種“漢方烤箱”,近兩年更推出日本絕無,高麗僅有的玉之湯,用韓國玉鋪成的浴池,還有黃土做的三温暖等等,使得各國泡湯族紛紛組團前往。
韓國温泉正大力開發和改良,希望能超越大和湯,當然要達到日本的温泉王國的地位還要一段距離,但是高麗湯的潛力和發展後勁較大,加上價格比大和湯低廉,競爭力也強,韓國温泉最大特點就是人性化的服務。大多數温泉都分室內、室外和兒童區,室內除了有各式按摩池外,化妝間內更會免費提供毛巾,化妝品、吹風機、飲用水、體重機、搓背機等,十分體貼周到。針對女性的服務更是琳琅滿目:搓澡、全身美容按摩,經絡按摩、腳按摩、拔絨毛、修指甲、敷艾草等美容項目。據説韓國女人之所以漂亮起來一是泡温泉洗澡;二是化妝。
韓國的温泉在形成方式上同國內不同,中國的温泉大多為火山生成,水會刺激人體;那較濃的硫磺等温泉味有點“烤驗”人。而韓國的温泉則是從花崗岩中湧出,水温較低、水質細膩,對皮膚大有益處。還有從地下120米深處抽取的岩層海水同綠茶混合的海水綠茶温泉,浸泡在融合了綠茶的温泉中,茶香瀰漫,全身鬆軟舒適。
韓國共有80個各式温泉,知名的温泉有金剛山地温泉、金浦藥巖温泉、一東温泉、儒城温泉、隆昌海地温泉、水安堡温泉、洪川温泉、白巖温泉、尺山温泉、慶州温泉等。

温泉文化注意事項

1.必須先沐浴潔身,以保持温泉水質衞生及讓身體適應水温,另外洗去皮膚汗漬更容易吸收泉水中的礦物質。
2.到温泉區必須穿着泳裝及拖鞋,小心地滑。
3.選擇適合自己温度的温泉池浸泡,一般從温到熱,每次浸泡15分鐘左右即應上岸稍作休息後再浸泡高温池(不應超過10分鐘)。
4.初次浸泡不適應者或浸泡時間過長者,一般會出現口乾或胸悶等不舒適感覺,此時應立即上岸稍作休息,飲杯水或飲料可舒緩不適。
5.凡患有較嚴重的心臟病高血壓、身體不適者或有身孕者均不宜入池浸泡;除非醫生准許及有專人陪同方可。
6.酗酒者不宜入池浸泡。
7.浴後用清水沖洗身體,但不要用肥皂或浴液,以保存皮膚表面所吸收的礦物質。

温泉文化華東温泉

華東第一温泉位於江蘇省東海縣,1963年被收入英國《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並命名為佛硅複合型醫療熱礦水,是中國難得的返老還童泉。泉水常年自流,日湧量達5000立方米 ,水温82℃,水質透明滑潤,富含鈣、鈉、鉀、鋅、氟、氡等3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對治療皮膚病有顯著療效,對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有較好效果,温泉水還有擴張血管,對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美容美體,改善體質,加速關節機能恢復以及解酒醒神等功能,實屬醫療名泉之上品,引得許多國內外運動員前來泡湯養療,被國內外温泉康療專家譽為“華東第一温泉”。
江蘇省東海縣有一歷史悠久,文化底藴深厚的温泉小鎮,小鎮以温泉水名聲遠揚。相傳古時候當地流傳一種感染病疥瘡,染上此疾皮膚痛癢,苦不堪言。在病魔的折磨下,百姓們想到了祈求天神幫助,於是他們長跪荒野希望神靈能夠保佑他們。悽慘之狀打動了王母娘娘,即派仙女湯姑下凡救人。善良的湯姑攜帶靈芝湯來到了人間不辭勞苦的救治黎民百姓們。在救治任務快結束的時候天庭突然有緊急情況把湯姑召回。但還有很多百姓沒有得到救治,因此湯姑在臨走的時候將靈芝湯留在了人間,變成熱浪流入坑裏變成了温泉,驅走了病魔。後來很多外地人慕名而來欲能洗洗這裏的温泉浴,洗後且體健、潤膚、神怡。為懷念湯姑,當地百姓在温泉河畔建廟塑像。今天湯姑像依然矗立在温泉小鎮,手持玉瓶,表情如此的温和善良,無聲無息的造福着人類。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