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温度K

鎖定
開爾文(熱力學温度單位)[kāi ěr wén] k(開氏度)一般指開爾文(熱力學温度單位)
開爾文,為熱力學温標或稱絕對温標,是國際單位制中的温度單位[1] 。由愛爾蘭第一代開爾文男爵(Lord Kelvin)威廉·湯姆森發明,其命名依發明者頭銜為Kelvins,符號是K,但不加“°”來表示温度。1927年,第七屆國際計量大會將熱力學温標作為最基本的温標,開爾文是國際單位制七個基本量綱之一。
中文名
温度K
外文名
Temperature K
又    叫
熱力學温標
單    位
K
熱力學温度,又叫熱力學温標,符號T,單位K(開爾文,簡稱開)。 早在1787年法國物理學家查理(J.Charles)就發現,在壓力一定時,温度每升高1℃,一定量氣體的體積的增加值(膨脹率)是一個定值,體積膨脹率與温度呈線性關係。國際實用温標是以國際上所通過的一系列純物質的固定點,此時的固定點也就是系統內部完全達到平衡狀態,在宏觀上沒有變化,而滿足平衡狀態的充要條件是:力學平衡,熱平衡,相平衡,和化學平衡(如平衡氫三相點、平衡氫沸點、氧三相點、水三相點、錫凝固點等)。此時的固定點作為基準用於標定規定的基準温度計(如鉑電阻温度計和鉑-10%銠/鉑熱電偶等)並給出相應的內插公式用於測定温度。
0K約等於攝氏温標零下273.15攝氏度,也就是0開氏度,這個温度也稱為絕對零度.
T=273.15+攝氏度
如0 K = -273.15℃
1℃=274.1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