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温商

(温州商人)

鎖定
温商即温州商人,是與徽商,晉商,申商,粵商齊名的中國地方性商人團體,有“東方的猶太人”之稱。 温商是中國的奇蹟,也是世界的奇蹟;温商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世界的驕傲。一位著名的韓國企業家感嘆到:從我兒子8歲開始,我就跟他講温商的故事,我相信等到他80歲的時候,他會發現,他一生的成功都來源於這些故事。
1992年中國改革開放後,海外温商進入內地發展,帶來了東部城市改革發展。
中文名
温商
別    名
“東方的猶太人”
釋    義
温州商人
位    置
温州

温商評價

可以和猶太商人比肩
“世界的錢裝在美國人的口袋裏;而美國人的錢卻裝在猶太人的口袋裏”,有“上帝選民”之稱的猶太人改變了世界的經濟格局。温州人被各界稱為“東方的猶太人”,他們用創富的行動證明自己不僅要學習猶太人,還要超過猶太人。據説,在法國,温商獨有的做人、做事方法逐漸將猶太人擠出了市場,天下第一的猶太商人驚呼:居然還有比我們更會做生意的人!
財富積累速度最快
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日本曾經創造了經濟“奇蹟”,其年平均經濟增長速度為8.6%,八十年代以來,中國成為世界上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在過去20多年的時間裏,保持了年均9.4%的高速度,超越了日本,刷新了世界紀錄,創造了新的經濟奇蹟。與此同時,温州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是以15%至20%的速度遞增,“温州速度”成了專有名詞。
1984年,南存輝創建的正泰集團是一家註冊資金僅5萬元、產值僅1萬元的家庭作坊式企業,到2004年,正泰在冊員工為14500人,總資產為42億元,銷售額為119億元。從1997年到2001年間的年銷售收入水平與總資產的年平均增長率分別為39.46%和32.23%,遠遠高於國內同類企業平均水平的9.7%和6.5%。2005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正泰集團在未來幾年仍將保持着50%~60%的高速增長率。在世界各地,和南存輝一樣的温商比比皆是。
最會賺錢的商人
上蒼給了温州一個貧窮的起點,20年前,“平陽討飯,文成人販,永嘉逃難,洞頭靠貸款吃飯”,温州的空氣裏充滿了貧窮與饑荒的信息。20年後,“十萬元是貧困户,百萬元才起步,千萬元才算富。”温州人“窮得只剩下錢了”。“温州商人在浙江乃至全中國都以他們強大的資本動員能力而聞名。他們具有敏鋭的經商嗅覺,在商機把握上總是能先行一步,只要跟隨温州商人選擇投資方向,賺錢的大門就向你敞開。”這段出自《韓國經濟》雜誌,被《環球時報》轉載的話印證了温商的賺錢能力。
最活躍的商人羣體
2003年温州市統計年鑑表明,共有40多萬温州人活躍在全球的87個國家和地區。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紐約法拉盛人氣最旺的超市,老闆幾乎是清一色的温州人。有人戲言,温州打個噴嚏,全球都要感冒,雖然有點誇張,但是,“走出去”的温州人,正在“無孔不入”地影響着世界。“在美國約有24萬温州人,他們以經營小商品、開餐館等行業起家,投資領域已涉及貿易、房地產開發、服裝製造及銷售,對美國經濟有無法代替的推動作用。”美國浙江温州工商總會名譽會長朱海風介紹。
最能創業的羣體
創業過程中最常見的問題有三點:1.資金問題。2.信息資源。3.管理能力。這些問題,在温商面前很自然地不成問題。他們通過“以資金為紐帶聯合打拼”、“借雞生蛋”、“虛擬經營”等經商法則輕鬆地解決了資金問題;他們憑藉無處不在的商會網絡及時地獲取最新的商業信息;人才是挖掘不盡的寶藏,他們通過自身不斷的學習和外部人才的引入強化了組織的管理能力。
著名經濟學家董輔礽指出,温州模式的最可貴之處在於温州人強烈的致富慾望和創業精神。温商的創業精神有三方面的內涵:一是敢於冒險,二是善於變通,三是勇於創新。在創業成功路上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創業精神,温商各方面的成功經驗是可以模仿的,其創業精神不可模仿。
最會算計的商人
在人際交往上,他們精於人情世故,主張堂堂正正的精明。在金錢應用上,他們主張把錢花在刀刃上,對於經營成本,他們錙銖必較,住最廉價的房子、吃最便宜的飯菜。另一方面,他們看準一個項目之後,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大量的鈔票“砸”下去,温州人投資買房的舉措可稱得上是獨一無二。另外,温商十分熱衷慈善事業,幾百萬、幾千萬的捐助他們都認為是理所應當。
最善於創新的商人
温州人的模仿能力是十分驚人的,他們把打火機、眼鏡、低壓電器等商品拆開再重裝,然後,就能製造出一模一樣的產品了。在模仿的基礎上,温商不斷地學習、求新、求變,進而鞏固自己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2006年5月,在温州市自主創新大會上,温州市委書記王建滿説:“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是温州發展最鮮明的特徵,也是温州發展最有力的支撐。温州的發展之路,就是一條改革創新之路。過去温州靠創新贏得先發優勢,將來還要依靠創新引領爭先。”
最敢於冒險的商人
“平安二字值千金,冒險半生為萬貫”的觀念使温州人“敢為天下先”、敢於第一個吃螃蟹。他們膽大包“天”、膽大包“海”、膽大包“地”,由此創造了市場經濟的先發優勢。他們認為:頭道湯的味道最好,先人一步的生意最賺錢。事實證明: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一分冒險,一分成就。温商的成功經驗證實了一句話:惟冒險者生存。
最懂得人脈的商人
在關係取向的商業社會里,個人擁有的社會關係逐漸演變成了一種十分重要的資源,一種寶貴的資本。有企業家在《英才》雜誌的採訪中稱:“花20萬元認識一個對自己有利的圈子很值得。”温州人信奉朋友就是財富,有義就有利。他們和朋友間的利益並不是直接金錢的交往,而是互相幫助。藉助政策和政府的公關需求,鞏固企業的根基,已經成了温州商人的“共識”,善於利用關係資源的温州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輕鬆地眺望廣闊的商業獵場。

温商苦作樂

有這樣一句話:“人們應當為所經受的苦難而自豪,任何苦難都能成為成功者幸福的回憶。”温商是那種窮時能吃苦,富了也能吃苦;打工能吃苦,當老闆也能吃苦的人,他們把苦難和失敗看作人生的導師,在面對挫折時,不是怨天尤人,而是保持冷靜的頭腦笑對失敗,他們甚至渴望苦難,因為苦難的背後是財富的源泉。

温商感悟温商

温州籍企業家多從經商起步,而温州商人,又常涉足企業,因此概念上不是很明確。又因為這個羣體名氣頗大,人們已經習慣統稱其為"温商"。
近兩年,因為工作關係,結識了一些不同年齡、性格,不同業界的温州籍商人和企業家,參加了他們的一些商會活動。特別是先後在威海、上海、温州和樂清等充滿活力的城市,又近距離地接觸了那些活力四射的温商們。
有人做過這樣的描述,"窮人若要改變自己的境遇、命運,真要汲取富人身上的一些'狼性':敢於冒險、充滿自信、獨具個性。"我對此頗為認同。然而,與一些媒體渲染的温商的狡黠和功利等看法不同,我所結識的一些在各地各領域實幹與奮鬥的温州企業家、經營者們大多真誠、質樸、活躍而熱情,他們中不少人具有很強的經營能力和社會責任感。
2011年,在温州地區,因金融債務危機以及經營與管理不善諸因素,一些中小企業遇到了重創,財富的泡沫破滅,高利貸迫使少數温商"跑路"甚至"跳樓"。而這一部分地區、部分温商中所發生的悲劇,所產生的影響使其整體形象急跌,一時大眾輿論更趨向其負面報導。不過,我仍然走不出與那些温商接觸中產生的欣賞與讚賞的感覺。
他們不是"富人",而是"富有活力的人"。他們幾乎都是從弱勢甚至苦難中靠拼搏,靠勤奮走出來,並且常常令人震撼地走向成功。
其實,越是發生發現了問題,越是有利於解決問題。
在當前全國上下一致認真面對和積極出手救助的大形勢下,我相信那些跌倒的温商們,一定會重新站起來,走向成功。
認識來源於實踐,而本文對於温商的認識,也正是源於對這些實實在在為中國經濟做出貢獻的一些優秀企業家、經營者們的接觸和感悟。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