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清,漢語常用字(一級字) [1]  ,讀作qīng,形聲字,最早見於戰國文字 [2]  。本義為水清澈貌,與“”相對;引申為高潔、清靜、清楚、廉潔等義;又用為動詞,如清除、使清醒等;又用為古地名、水名、朝代名等。
(基本信息欄參考資料: [3] 
中文名
拼    音
qīng
部    首
鄭    碼
vcq
字    級
常用字、一級字 [1] 
平水韻
八庚 平聲 [4] 
注    音
ㄑㄧㄥ
總筆畫
11
結    構
左右結構
統一碼
基本區 U+6E05
倉頡碼
eqmb
筆順編號
44111212511
四角號碼
35127
異體字

字源演變

字形演變 字形演變
清,形聲字。戰國文字、篆文之字形從水、青聲。從水,表示與水相關;青聲,表示音讀。隸變作,楷定作清。在六書中屬於形聲。金文、戰國文字或於青聲之下增益口形,與字義無涉,乃古文字之通例。 [2]  [5] 
《説文》:“清,朖(朗)也,澂水之皃。”段玉裁注:“朖者,明也。澂而後明,故云澂水之皃。”《詩·魏風·伐檀》:“河水清且漣猗。”如高潔、清靜、清楚、廉潔等義,皆其引申。又用為動詞,如清除、使清醒等。又用為古地名、水名、朝代名等。 [2]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qīng
形容詞
水明澈,與“濁”相對。
limpid
《詩·鄭風·溱洧》:“溱與洧,瀏其清矣。”
三國魏曹植又贈丁儀王粲》詩:“山岑高無極,涇渭揚濁清。”
孟浩然《宿建德江》詩:“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清直;清波;清泚;清漣
指其他液體或氣體清澈不渾。

《詩·大雅·鳧鷖》:“爾酒既清,爾餚既馨。”
後蜀鹿虔扆《虞美人》詞:“鎖窗疏透曉風清,象牀珍簟冷光輕,水紋平。”

潔淨,純潔。
clean
《書·堯典下》:“夙夜惟寅,直哉惟清。”
張衡東京賦》:“京室密清,罔有不韙。”
李劼人《死水微瀾》第五部分七:“不感覺福地之好的,就是鄉下的天多寬,地多大,樹木多茂,草多長,氣息多清!”
清人;清交;清休;清行
單一;單純。

漢張衡《舞賦》:“含清哇而吟詠,若離鵾鳴姑耶。”
晉張協《七命》:“若乃追清哇,赴嚴節。”
清唱;清燉
高潔。

《論語·公冶長》:“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子曰:‘清矣。’”

清越。

潘岳射雉賦》:“候扇舉而清叫,野聞而應媒。”
唐錢起《宴鬱林觀張道士房》詩:“竹壇秋月冷,山殿夜鍾清。”

清靜;寂靜;冷清。
chilly
馬王堆漢墓帛書甲本《老子·道經》:“(重)為巠(輕)根,清(靜)為躁(躁)君。”
《莊子·天下》:“芴乎若亡,寂乎若清。”
宋王安石《寄酬曹伯玉因以招之》詩:“清坐苦無公事擾,高談時有故人經。”

清閒;閒暇。

《莊子·在宥》:“必靜必清,無勞女形,無搖女精,乃可以長生。”郭象注:“任其自動,故閒靜而不夭也。”

清平;太平。
peaceful and orderly
《詩·周頌·維清》:“維清緝熙,文王之典。”
《孟子·萬章下》:“(伯夷)當紂之時,居北海之濱,以待天下之清也。”
《史記·秦始皇本紀》:“皇帝並宇,兼聽萬事,遠近畢清。”
清世;清夷
清明;公正。

《易·豫》:“聖人以順動,則刑罰清而民服。”
《後漢書·黨錮傳·範滂》:“範滂清裁,猶以利刃齒腐朽。”
清廉;清正;清官
清廉;清白。
honest and upright
《論語·微子》:“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
《楚辭·招魂》:“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而未沫。”王逸注:“不求曰清。”

清楚;明白。

《荀子·解蔽》:“凡觀物有疑,中心不定,則外物不清。吾慮不清,則未可定然否也。”
前蜀貫休《懷武昌棲一》詩之一:“病癒囊空後,神清木落初。”

眼睛明亮,黑白分明。

《詩·齊風·猗嗟》:“猗嗟名兮,美目清兮。”
丘光庭《兼明書·美目清兮》:“清者,目中黑白分明,如水之清也。”
王安石《贈寶覺》詩:“今朝忽相見,眸子清炯炯。”

鮮明。

《山海經·西山經》:“丹木五歲,五色乃清。”郭璞注:“言光鮮也。”

清俊;清秀。

唐杜甫《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詩:“入門高興發,侍立小童清。”
明高啓《青丘子歌》:“青丘子,臞而清,本是五雲閣下之仙卿。”

清新;清麗。

晉陸雲《與兄平原書》之六:“《漏賦》可謂清工。兄頓作爾多文,而新奇乃爾,真令人怖。”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明詩》:“茂先凝其清,景陽振其麗。”

寒涼;涼。

《素問·五藏生成篇》:“腰痛,足清,頭痛。”王冰注:“清,亦冷也。”

清淡;不濃。

楊慎《升庵詩話》卷十四:“南人説橄欖回味清甘。”
沙汀《航線》:“他拿食指捋了一下鬍子上的清鼻涕。”

清倌人:舊稱尚未接客的妓女。 [10] 

官場現形記》第十四回:“我們吃了這碗飯,老實説,那裏有什麼清的!我十五歲上跟着我娘到過上海一趟,人家都叫我清倌人。我肚裏好笑。”

臭穢。

宋蘇軾《次韻答王定國》:“傳聞都下十日雨,清泥沒馬街生魚。” [11] 

通“青”,綠色或藍色。

《釋名·釋言語》:“清,青也,去濁遠穢色如青也。”
王先謙疏證補:“葉德炯曰:‘清、青古通。’《白虎通·八風》:‘清白者,青芒也。’”

動詞
清洗;清除。
clear
晉陸雲《盛德賦》:“泛時雨以清天,灑狂塵以肅地。”
唐劉肅《大唐新語·文章》:“豈不厭艱險,只思清國讎。”
宋張孝祥《點絳唇》詞:“萱草榴花,畫堂永晝風清暑。” [9] 
清蹕;清革;清煙道
治理;清理。
liquidate
《詩·小雅·黍苗》:“原隰既平,泉流既清。”
清錢泳《履園叢話·夢幻·楊貴妃》:“陝西興平令賀文龍,嘗夜夢一女子,明璫靚妝,由儀門直升堂級,訴人侵地而去。後一日,賀出門,經楊貴妃墓,乃悟所夢,為之清界而封樹焉。”
清定;清宮;清剔;清倉
使清醒;清醒。

《荀子·天論》:“聖人清其天君,正其天官,備其天養,順其天正,以全其天功。”
宋王安石《外廚遺火二絕》之一:“圖書得免同煨燼,卻賴廚人清不眠。”

結清;清點;了結。
settle
《儒林外史》第六回:“你們各人管的田房、利息,賬目,都連夜攢造清完,先送與我逐細看過,好交與二相公查點。”
《兒女英雄傳》第二三回:“(安老爺)便忙着商量分撥家人清船價,定車輛,歸箱籠,發行李。”
帳清了
盡;完。

漢袁康《越絕書·荊平王內傳》:“(子胥)乃發其簞飯,清其壺漿而食。”
北魏崔鴻《十六國春秋·後趙·石勒》:“戰於西門,曜軍大清,石堪執曜送之。”

過濾。



指澄去其不純成分。



數。
count

清一清
名詞
指清澈的水。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二》:“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
唐岑參《與鄠縣源少府泛渼陂》詩:“清搖縣郭動,碧洗雲山新。”

濾去汁滓的甜酒。
rice wine
《周禮·天官·酒正》:“辨四飲之物:一曰清。”鄭玄注:“清,謂醴之泲者。”
孫詒讓正義:“以別於五齊之醴為汁滓相將不泲者也。”
清酌庶羞
泛指飲料。

晉張載《登成都白菟樓》詩:“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區。”

通“圊”,糞槽,廁所。
latrine
《荀子·王制》:“脩採清,易道路。”
漢應劭《風俗通·怪神·世間多有精物妖怪百端》:“女孫年三四歲亡之,求不能得,二三日乃於清中糞下啼。”

姓。見《左傳·成公十七年》。


清沸魋
五音中的商音。謂蕤賓至應鐘,即十二律中第七律至第十二律。

《禮記·樂記》:“倡和清濁,迭相為經。”鄭玄注:“清謂蕤賓至應鐘也,濁謂黃鐘至仲呂。”
淮南子·修務訓》:“聖人見是非,若白墨之於目辨,清濁之於耳聽。”高誘注:“清,商也。”

語音學術語。發輔音時聲帶不振動。



古代哲學用語。指沖和之氣,陰陽調和之氣。

《荀子·解蔽》:“故道之以禮,養之以清。”楊倞注:“清,謂沖和之氣。”
《淮南子·原道訓》:“聖人守清道而抱雌節。”高誘注:“清,和靜也。”

古邑名。

①春秋鄭邑。在今河南省中牟縣西。
《詩·鄭風·清人》:“清人在彭、駟介旁旁。”
②春秋衞邑。在今山東省東阿縣南東阿舊治西。
《春秋·隱公四年》:“夏,公及宋公遇於清。”杜預注:“清,衞邑,濟北東阿縣有清亭。”
③春秋晉邑。一名清原。在今山西省稷山縣東南。
《左傳·宣公十三年》:“秋,赤狄伐晉,及清。”
④春秋齊邑。在今山東省聊城市西。
《左傳·成公十七年》:“(齊)使國勝告難於晉,待命於清。”杜預注:“清,陽平樂縣是。”
⑤春秋齊邑。在今山東省長清縣東南。

朝代名。


清朝;清宮秘史
qìng
形容詞
通“凊”,涼,寒。

《墨子·辭過》:“冬則練帛,足以為輕且煖;夏則絺綌,足以為輕且清。”一本作“凊”。
宋王安石《示江公佐外廚遺火》詩:“刀匕初無慾清人,如何灶息尚嫌嗔。”一本作“凊”。
[3]  [6]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朖也。澂水之皃。從水靑聲。七情切
注:𠗜,古文淸。 [3] 

説文解字注

朖也。澂水之皃。
朖者、明也。澂而後明。故云澂水之皃。引伸之、凡潔曰淸。凡人潔之亦曰淸。同瀞。
從水。靑聲。
七情切。十一部。 [4] 

康熙字典

《唐韻》《正韻》七情切。《集韻》《韻會》親盈切。𠀤音圊。《説文》:朖也。澂水之貌。《釋名》:淸,靑也。去濁遠穢,色如靑也。《詩·鄭風》:瀏其淸矣。
又靜也,澄也,潔也。《書·舜典》:直哉惟淸。
又水治曰淸。《詩·小雅》:泉流旣淸。
又視淸明也。《詩·鄘風》:子之淸揚。注:視淸明曰淸。又《齊風》:猗嗟名兮,美目淸兮。傳:目上為名,目下為淸。
又酒名。《周禮·天官·酒正》:辨四飮之物,一曰淸。注:淸謂醴之泲者。
又凡飮皆曰淸。《周禮·天官·膳夫》:凡王之饋飮,用六淸。
又水名。《山海經》:太時之山,淸水出焉。《水經》:淸水,出河南修武縣北黑山。
又江名。《廣輿記》:淸江,在臨江府城南。
又河名。《水經注》:白溝水東北過廣宗縣,東為淸河。
又邑名。《春秋·隱四年》:夏公及宋公遇於淸。注:淸,衞邑。《詩·鄭風》:淸人在彭。《正義》:淸,鄭邑。
又姓。宋有進士淸賢。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疾郢切。音靜。潔也。
又《集韻》《正韻》𠀤疾正切。音淨。與瀞同。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七正切。音婧。與凊同。寒也。
又《韻補》葉於羊切。音瑲。張籍詩:籍時官休罷,兩月同遊翔。黃子陂岸曲,池曠氣色淸。 [7] 

字形書法

異體字

異體字 異體字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 字形對比(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字形
韻書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次清
七情切
tsʰjɛŋ
集韻
平聲

次清
親盈切
tsʰiæŋ
上聲

全濁
疾郢切
dziæŋ
去聲

次清
七正切
tsʰiæŋ
去聲

次清
七正切
tsʰiæŋ
去聲

全濁
疾正切
dziæŋ
韻略

平聲





七情切


上聲





疾郢切

增韻

平聲





七情切


上聲





疾郢切


去聲





七正切


去聲





疾正切

中原音韻

陰平
庚青



次清

tsʼiəŋ
中州音韻

平聲
庚青





妻星切


去聲
庚青





葉青去聲

洪武正韻

平聲


次清
七情切
ts‘iəŋ

上聲


全濁
疾郢切
dz‘ iəŋ

去聲


次清
七正切
ts‘iəŋ

去聲


全濁
疾正切
dz‘iəŋ [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