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遠市華僑中學

鎖定
清遠市華僑中學(Qingyuan Overseas Chinese Middle School),廣東省一級學校,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是原清城區第一中學全班人馬與原華僑中學高中部強強聯合組建而成的新學校,配了以朱活強為校長(前任)雷俊星(前任), 孫方元(現任),以王森和、王桂元(原區一中副校長)、黃鳳祥(原區一中副校長)、楊壽固(原區一中副校長)為副校長的學校領導班子。學校佔地面積300畝,建築面積近10萬平方米。
截至2022年7月,在校學生4338人,教學班90個。專任教師376人,其中正高級教師1人,特級教師3人,高級教師110人,34人次分別獲得省級以上榮譽稱號。
學校先後獲得“全國航空特色學校示範學校” 、“全國中小學國防教育示範學校” 、“全國北斗科普基地”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優質生源基地” 、“全國心理輔導特色學校” 、“全國五四紅旗團委” 、“廣東省青少年科學教育特色學校” 、“廣東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 、、“廣東省中小學勞動教育教育特色學校”、 “廣東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示範學校”、“廣東省基礎教育校本教研基地”等榮譽稱號。 [1] 
中文名
清遠市華僑中學
外文名
Qingyuan Overseas Chinese Middle School
簡    稱
僑中、市僑中
創辦時間
2006年7月 [6] 
辦學性質
公辦高中
主管部門
清遠市教育局
現任領導
校長:孫方元
校    訓
厚德尚學 達濟天下
校    歌
大愛陽光
地    址
廣東省清遠市清城區清遠大道131號 [5] 
主要獎項
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知名教師
孫方元
雷俊星
所屬地區
廣東省清遠市
屬    性
廣東省一級學校
郵    編
511538 [2] 
正門地址
廣東省清遠市清城區清遠大道131號
東門地址
廣東省清遠市清城區連石路

清遠市華僑中學歷史沿革

1968年,學校前身洲心中學始建。
1969下半年,更名為洲心公社高級中學,校址位於原清遠縣農機站用地(現洲心衞生院附近)。
1970年,更名為洲心高級中學。
1975年,開始招收初中生,跨入完全中學的行列,形成了初、高中齊頭並進的局面。
1983年秋,在北江之陰的小市籌備新校址(現清城區第一中學校址)。
1985年10月,高中部搬遷至現校址,初中部仍留七星崗辦學。
1986年7月,初中部劃歸洲心鎮(現洲心街道)管理,現校址更名為洲心高級中學,承擔起培養高中生的責任。
1988年,清遠撤縣建市,為順應經濟和教育形勢發展需要,於1990年更名為清城區第一中學,晉升為縣(區)重點中學。
2003年11月,通過“廣東省一級學校”評估,2004年正式掛牌。
2006年7月,原清城區第一中學和原清遠市華僑中學高中部合併更名為現清遠市華僑中學,並搬遷至經濟發展新區。根據2006年7月7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關於清遠市清城區第一中學更名為清遠市華僑中學後保留廣東省一級學校稱號的批覆》(粵府教督[2006]13號),保留“廣東省一級學校”稱號。
2008年,通過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評估,並正式掛牌。

清遠市華僑中學學校簡介

承半百輝煌歷史 [2] 
清遠市華僑中學,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秉承“厚德尚學,達濟天下” 的校訓,踐行“培養具有赤子情懷、國際視野的才俊學子”的育人目標,堅持“為每一位教師的專業發展鋪路,為每一個學生的未來成長奠基”的辦學理念,先後獲得“全國航空特色學校示範學校”、“全國中小學國防教育示範學校”、“全國北斗科普基地”、“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優質生源基地”、“全國心理輔導特色學校”、“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全國羣眾體育先進單位”、“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廣東省青少年科學教育特色學校”、“廣東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廣東省中小學勞動教育特色學校”、“廣東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示範校”、“廣東省基礎教育校本教研基地”、“廣東省體育特色學校”等榮譽稱號。 [2] 
學校是公辦高中,佔地面積300畝,建築面積近10萬平方米,是清遠市校園面積最大的一所公辦普通高中,也是清城區重點打造的龍頭學校,學校建設投入達2.3億元。校園佈局合理,環境優美,教育教學設施完善,功能室場齊全,實驗室器材充足,運動場地寬闊,是莘莘學子成長的沃土。截至2022年7月,在校學生4338人,教學班90個。專任教師376人,其中正高級教師1人,特級教師3人,高級教師110人,34人次分別獲得省級以上榮譽稱號。 [2] 
清城區第一中學與原清遠市華僑中學的發展成就,都體現一種 “自強不息”的精神特質。兩校的建校之初,校園均黃土一片,經過全體師生多年的團結奮鬥,憑着堅定的信念和堅強的意志,在這兩片教育的處女地上耕耘,學校無論從辦學條件、學校管理、還是教育教學成果等方面都有了全新的發展,結出了豐碩的果實。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學校規模不斷擴大,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教師帶着多元教育文化彙集兩校,與本土教育文化和諧交融,學校管理文化逐步呈現“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內涵,影響着新時期學校教育教學理念的轉變。 [2] 
辦人民滿意教育 [2] 
學校以德育為首,全員育人,落實課程思政,堅持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學校大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學校管理、教育教學成效顯著。學校於2013年開創性實施“精細化自主管理”新模式,推動學校走內涵式發展之路。以“特色立校,科研強校”的發展目標,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打造多元特色課程體系,凝練發展僑中“僑”文化,依託“四位一體”的管理體系,以“五育”融合,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十年間,僑中人鋭意進取、敢為人先、卓勵奮發,實現了高考成績十連升,本科上線人數獨佔全市鰲頭,提升了學校的凝聚力和影響力,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讚譽。 [2] 
創多元辦學特色 [2] 
學校校園文化內涵豐富,在“根、智、搏、和、義”五個維度的“僑”文化的引領下,學校蓬勃發展、孕育生機。學校關注學生個性發展,依託“一體三維四層”的核心素養髮展“融•通”校本課程體系,積極探索特色教育發展之路,形成了團建、航空、科技、體育以及勞動實踐教育特色等,並取得了矚目的成績。近年來,學校培養了國家一級、二級運動員40多名;為國家輸送航空航天后備人才60多名。 [2] 
啓清遠學子未來 [2] 
五十而卓,艾老彌新。為貫徹落實上級黨委、政府關於推動基礎教育深化改革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精神,學校與四所學校成立教育集團,將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到周邊學校,讓更多清遠學子享有更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 [2] 

清遠市華僑中學學校教學

清遠市華僑中學學校領導

雷俊星,黨委書記,中學數學高級教師。
孫方元,校長,中學化學高級教師。
梁廣清,副校長,中學政治高級教師。
潘志東,副校長,中學物理高級教師
葉桂明,副校長,中學歷史高級教師。
餘永紅,副校長,中學體育高級教師
黃仲華,黨總支部副書記,中學信息高級教師。
張明哲, 工會主席,中學語文高級教師。

清遠市華僑中學師資力量

清遠市華僑中學 清遠市華僑中學
師資雄厚,實力超羣。全校教職員工419人,專任教師404人,其中高級教師89人。先後有33人次分別獲得“全國優秀教師”、“南粵傑出教師”、省“五一勞模”、“南粵教書育人優秀教師”、 “南粵教壇新秀”和廣東省“優秀班主任”等省級以上榮譽稱號;12位教師分別擔任清遠市中學教育專業學會理事長、理事。21位教師在省、市教學基本功和教學設計比賽中獲一等獎。優質的師資隊伍,促進了學校的良性發展。(2010年版)

清遠市華僑中學校園環境

清遠市華僑中學位於清遠市清城區,佔地363畝,按國家級示範性高中標準興建,校園優美,設施完善,校園佈局合理、環境優雅,綠樹成蔭,綠草如茵,是教書育人的好地方。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32張)
該校是市委、市政府實施普通高中擴容促優的樣板工程;是市、區兩級政府高度重視、着力打造的重點工程、粵北地區精品學校。已投入使用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校內教育、教學、生活、運動設備設施齊全,有千兆校園網、95個多媒體教學平台、5間課件製作室;各種功能室場齊全,設施先進;圖書豐富,實驗器材充足;有400米、200米運動場各一個,籃球場12個及其它體育設施一大批;飯堂建築面積7500m²,設備投資260萬元,擁有“五星級”廚房設施;飲用水、熱水供應到每一層學生宿舍。

清遠市華僑中學校園文化

辦學理念:為每一位教師的專業發展鋪路,為每一個學生的未來發展而奠基。 [2] 
辦學目標:把學校創辦成清遠一流的優質中學、廣東知名的示範中學。 [2] 
培養目標:以“根、和、智、搏、義”的“僑”文化培養具有赤子情懷和國際視野的才俊學子。 [2] 
辦學指導思想:“三年穩固清遠一流地位,五年成就廣東知名高中” [2] 
辦學策略:“文化為主,體育見長,藝術補充” [2] 
學校精神:“團結、進取、愛校、奉獻” [2] 
校訓:厚德尚學 達濟天下 [2] 
校風:團結 進取 愛校 奉獻 [2] 
教風:精研 勤教 嚴愛 善導 [2] 
學風:敏學 慎思 求實 創新 [2] 
校徽
校徽(1張)
校徽:以學校簡稱“清遠僑中”拼音字母“QYQZ”為基礎,利用線條組合變化構成標誌。圖標造型以圓弧高託的人形為導向,寓意學校不斷前進,孕育莘莘學子的成長,為學生托起輝煌。以中國傳統色彩——深沉的硃砂紅色為基色調,配合鮮明和諧充滿生機的橙、藍、綠色,寓意僑中教育事業朝氣蓬勃發展。 [2] 

清遠市華僑中學學校招生

清遠市華僑中學招生計劃

2015年招生總人數為1650人,全部為正取生;.面向全市招生共326人,其中:
(1)省實創新實驗班216人,其中面向清城區招生108人;
(2)特長生110人(含體育80人、傳媒30人)。 [1] 
清遠市華僑中學2015年省實班面向全市招收216人。 [1] 
招生代碼1802050 [1] 
1、招生計劃:按市教育局有關中招特長生招生計劃執行,特長生面向全市招生110人,其中體育類80人,傳媒類(含美術、音樂、其他)30人。

清遠市華僑中學特長生招生

招生範圍
(1)體育類:籃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田徑、跆拳道、棋類等 [3] 
(2)傳媒類:
傳媒美術方向:素描、速寫、書法等
傳媒音樂方向:聲樂、舞蹈、器樂等
傳媒其他方向:科技、表演、主持等 [3] 
招生對象
初中階段在校表現好,初中各科文化成績優良,在市、區教育局主辦或認可的體育、藝術比賽中取得過優良成績。 [3] 
(一)體育類:在市、區教育局主辦的中學生運動會中,田徑比賽獲單項前二名;籃球比賽獲前六名的主力隊員,可優先錄取。 [3] 
(二)傳媒類:
1、美術方向:有一定的美術基礎,專業好,文化成績比較優秀的應屆初中畢業生。 [3] 
2、音樂方向
(1)聲樂:要求音色明亮圓潤,音質乾淨,節奏感、樂感好,具有較好的聲音條件和聲樂訓練基礎。
(2)舞蹈:要有較好的形象和舞蹈基礎(身材比例好,身體柔韌佳,四肢修長,身高1.6米以上;要求良好的軟開度和基本功)。
(3)器樂:要求專業功底、有一定的演奏技術,器樂種類不限(器樂考生除鋼琴外,其他樂器自備)。
(4)其他傳媒專業:要求身體自然條件好(形象氣質佳、嗓音條件好有特色、普通話標準)
(5)以上四項專業考生可以根據自身條件選一項或多項進行考試。 [3] 

清遠市華僑中學特長生錄取

學校對特長生進行考核和麪試,根據測試成績,按照我校特長生招生計劃數的一定比例確定預錄名單,並按錄取意向進行排序,並根據市中招辦指示精神,將特長生預錄名單和預錄學生的獲獎證書報市中招辦,進行資格認定,再根據中考成績和專業成績擇優錄取。 [3] 

清遠市華僑中學招生分數

2015年 華僑中學:清城區644.1分。省實模式班:清新區708.3分,佛岡縣700分,陽山縣660.8分,連山縣617.8分,連南縣666分,英德市681.3分,連州市693.3分。 [7] 
2014年 華僑中學:清城區670.2分。省實模式班:清新區734.3分,佛岡縣717.2分,陽山縣700分,連山縣705.8分,連南縣701.9分,英德市700.3分,連州市722.9分。擇校:656.3分。 [8] 
2013年 華僑中學:661.6分。 [9] 
2012年 華僑中學:653分。 [10] 
2011年 華僑中學:680分。 [11] 
2010年 華僑中學:682分。 [12] 
2009年 華僑中學:615分。 [13] 

清遠市華僑中學公交線路

清遠市華僑中學日常線路

311路:城北客運站—華僑中學
往華僑中學(去程):首班車06:00,末班車18:00;
往城北客運站(回程):首班車06:55,末班車19:00。
去程:城北客運站、中恆公園、忠華棉紡廠、中環品悦、中信油站、黃田村、清新一中、清新區城綜局、樂園市場、太和洞路口、市第二人民醫院、領秀瑞城、富興豪庭、清新交警大隊、太和鎮政府、清新公園、富和新城、怡德居、美林廣場、清新行政服務中心、和富湖畔公館、松崗派出所、松崗市場、白馬塱、水質淨化廠、時代傾城、蓮塘市場、東城水岸三期、幸福裏、瀾水、御景東方、天湖酈都11號樓、天湖酈都19號樓、鳳城公園、鳳城世家、市行政服務中心、市會展中心、三角市場、永信大廈、市人醫西門、弘福花園、東方天城、華僑中學。
回程:華僑中學、鳳凰安置區、東方天城、弘福花園、市人醫西門、永信大廈、三角市場、城區交警大隊、市行政服務中心、鳳城世家、鳳城公園、天湖酈都19號樓、天湖酈都11號樓、御景東方、瀾水、幸福裏、東城水岸三期、蓮塘市場、時代傾城、水質淨化廠、白馬塱、松崗市場、松崗派出所、和富湖畔公館、清新行政服務中心、美林廣場、怡德居、富和新城、清新一小、清新公園、太和鎮政府、清新交警大隊、富興豪庭、領秀瑞城、市第二人民醫院、太和洞路口、樂園市場、清新區城綜局、清新一中、忠華棉紡廠、中恆公園、城北客運站。

清遠市華僑中學臨時線路

每逢週末或節假日臨時線路
市僑中—石角:市僑中、橫荷路口、黨校、獅子湖、廣塘、垃圾場、清遠監獄、大有、月光村、大燕橋、小河路口、塘頭、石角
市僑中—源潭:市僑中、洲心收費站、嶺塘、三棵竹、新馬、金德工業園、源潭醫院、源潭火車站

清遠市華僑中學學校地圖

地址:廣東省清遠市清城區清遠大道131號清遠市華僑中學

清遠市華僑中學辦學成效

近兩年,該校先後被評為“廣東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單位”、“清遠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清城區“愛國、守法、誠信、知禮”示範點,“2001~2005年全區普法教育先進集體”、連續兩年被評為清城區“禁毒先進單位”。

清遠市華僑中學高考成績

2006年高考上重點本科人數達117人,蘇成剛同學總分801分,成為市中心區域狀元;本科以上上線人數721人。
2010年高考取得了輝煌勝利。本科以上(含重點本科)739人,較去年增加208人,增幅居全市第一,本科上線率達50%;重點本科上線76人,較去年升幅125%;我校今年高考上省專線以上1432人,上線率達92%;49個體育考生上重點本科8人,普通本科以上達28人,體育特長生重點本科、普通本科上線比例居全市第一;今年參加“飛行員招考”體檢過關及高考上線5人(重點本科),居全市之首,成為中國空軍駐清遠市“招飛基地”。
2014年高考中,首屆省實班重本上線率51.8%,達到廣州市名校水平。省實班於文莉同學以理科總分675分的優異成績,名列全省第108名,全市第一名!語文136分居全市第一名!盧秋汝同學以理科總分655分居全市第四名。 [1] 
2015年高考省實班重本上線率再創新高,比2014年增加十個百分點,達到61%,省實班重本上線率達到廣東名校水平。 [4]  重點本科人數172人,比去年增加21人。高考特高分600分以上人數達到43人。本科人數突破千人大關,創建校以來又一新高。 本科人數達到1006人,上線人數全市第一。 [4] 

清遠市華僑中學學科競賽

近幾年來,獲市級獎勵262人次,省級獎勵59人次,國家級獎勵6人次。2006年全國物理競賽有2人進入全市前四名;高二數學競賽有9人名列全市前十八名;高二語文競賽有3人獲市一等獎,有2人進入全市前三名;生物學科競賽有6人進入省複賽。該校廣東省“十五”規劃課題《新時期粵北山區高中生心理障礙的表現及預防研究》獲首屆“清遠市教育科研成果獎”一等獎、“廣東省教育管理科學吳漢良獎”三等獎。市級課題《農村城市化進程中學校道德教育的探索》榮獲清遠市優秀課題二等獎。廣東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利用“走課制”班會課實施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證研究》、中國教育學會“十一五”規劃國家級子課題《班會課促進學生髮展研究》,均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該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實施素質教育。堅持德育為先,以人為本,轉變教育觀念,創造了連續多年師生違法犯罪率為零、沒有出現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的佳績,保障了全校師生平時學習和生活的順利進行,優良校風不斷提升。2006年在廣州舉行的省運動會上,該校的體育健兒代表清遠市參加比賽,取得了清遠市歷史上的最好成績,獲得廣東省普通高中組團體總分第四名,凌麗霞同學榮獲100米欄全省冠軍。體育特長生在每年的高考中都保持着95%以上的同學能進入大學本科深造(全省只有兩人)。2005年,該校被評為清城區“輸送運動員突出貢獻單位獎”,2007年獲市重點中學運動會高中組第二名。

清遠市華僑中學科研創新

學校積極開展課改實驗,掀起教研、教改的新熱潮。現有國家級子課題2個,省級課題2個,市級課題9個,區級課題3個,均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近年來,全校教師在市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500餘篇。

清遠市華僑中學辦學特色

清遠市華僑中學辦學特色明顯

以“全面發展、體育見長、藝術補充”為辦學特色,大力發展體育藝術學科,成立學校乒乓球、籃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田徑等六大體育俱樂部,併成功通過“廣東省體育特色學校”評估,取得顯著成績。

清遠市華僑中學開創省實模式

市僑中與全國十大名校廣東實驗中學(以下簡稱省實)結成友好單位,合辦“省實模式實驗班(簡稱省實班)”,大力推進“走進省實、學習省實、比拼省實”。省實班的教師由我校骨幹教師組成,高一、高二年級每週都有語數英三科省實名師上課。另外,我校每週專門聘請外籍教師加盟省實班日常教學。

清遠市華僑中學體藝成績突出

市僑中的“國家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下設乒乓球、籃球等七個培訓中心,體育專業類高考成績居全省前列。2014、2015年謝世洪、黃敏清同學體育高考專業考試中同學以300分滿分的好成績成為全省狀元。 [1] 
藝術方面,實施小班精英教學,連續三年藝術重本上線率達50%,高考成績排在全市前列。2011年已有7人被中國美術學院錄取,聯考取得重大突破,重本上線率超過10%,是全省平均上線率的3倍。 [1] 
傳媒專業備考走在全市前列。鄭薏和林璐被南京師範大學攝影專業錄取,蔡雯舒被中國戲曲學院錄取,李毅被浙江傳媒學院錄取。 [1] 

清遠市華僑中學招飛亮點紛呈

我校招飛錄取人數連續四年居全省第一,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優質生源基地”、“招飛優秀單位”等稱號,2014年,已經有25位優秀學子被飛行學院招錄。 [1] 

清遠市華僑中學校大事記

1998年10月被評為清城區一級學校。
1998年廣東省副省長盧鍾鶴、省教育廳廳長江海燕等領導到我校視察。
2000年5月被評為清遠市一級學校。
2003年11月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
2004年底前完成異地建校調研論證工作,確定新校址。
2005年5月前完成新校區徵地審批手續。
2005年6月前完成新校區規劃設計工作並2005年12月28日奠基(宿舍開工),同時第一期工程開工。
2005年清城區區委、區政府四套班子成員在僑中新校區工地現場辦公。
2006年6月清遠市市長陳家記、副市長梁志強曾賢林何炳華、區委書記阮灶新、區長貝冰等領導視察僑中工地。
2006年7月7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關於清遠市清城區第一中學更名為清遠市華僑中學後保留廣東省一級學校稱號的批覆》(粵府教督[2006]13號),保留“廣東省一級學校”稱號。
2006年7月第一期功能室場建成,同年8月,高一新生進駐新校區學習生活。
2006年9月清遠市市委書記、人大主任陳用志、區長貝冰等領導視察學校潔淨的飯堂。
2006年10月區委書記阮灶新、區長貝冰等領導到僑中新校視察。
2006年12月區委書記肖文等領導到校視察。
2007年春節高二年級學生搬遷進駐新校區學習生活。
2007年4月海外僑胞參觀我校。
2007年4月清城區區長蘇浩志、副區長梁思在教育局局長許廷鏡陪同下到我校調研。
2007年4月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用志、區教育局局長許廷鏡陪同香港順德聯誼會代表團到學校參觀。
2007年8月完成所有搬遷工作。
2007年12月29日通過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初期督導驗收。
2008年,清遠市政協委員、香港仁濟醫院總理鄭承峯先生捐資百萬興建清遠市華僑中學鄭承峯運動場,並捐贈100萬建立市華僑中學鄭承峯教育基金,從2008年開始連續十年設立鄭承峯獎教金、鄭承峯獎學金和鄭承峯助學金等三個獎項,鼓勵幫助優秀師生。 [6] 
2008年12月20日,被評為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2010年,與廣東實驗中學結成友好單位,合辦“省實創新實驗班”,踐行省實模式。
2011年3月22日,被評為“國家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
2012年2月,被評為“廣東省青少年科學教育特色學校”。隨後成為“清遠市首個共建體驗式科普基地”。
2013年7月,中心區域教育佈局調整,學校整體移交市直管理,發展邁向新台階。
2014年,首屆省實模式實驗班開花結果,其中於文莉同學以總分675分勇奪清遠市理科狀元。
2016年,取得高考雙突破,重本上線突破200人,本科突破1100人大關,為清遠市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2016年,被評為“空軍招飛優質生源基地”、“空軍飛行員優質生源基地”、“招飛優秀單位”和“全國航空示範學校”。
2022年,原清遠市源潭中學校長孫方元調任清遠市華僑中學校長。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