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道旗

鎖定
清道旗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qīng dào qí,意思是古代官員等外出時儀仗隊所持的旗幟。
中文名
清道旗
拼    音
qīng dào qí
注    音
ㄑㄧㄥ ㄉㄠˋ ㄑㄧˊ
釋    義
古代官員等外出時儀仗隊所持的旗幟

目錄

清道旗釋義

古代官員等外出時儀仗隊所持的旗幟。 [1] 

清道旗出處

戚繼光紀效新書》卷一:“中軍五方旗三副,五方招十面,藍旗一十二面,門旗一十面,背上小招督戰軍令旗十二面,清道旗二面,金鼓二面。”

清道旗例句

明 戚繼光 《紀效新書》卷一:“中軍五方旗三副,五方招十面,藍旗一十二面,門旗一十面,背上小招督戰軍令旗十二面,清道旗二面,金鼓二面。”
《明史·儀衞志》:“東宮妃儀仗:紅杖二,清道旗二,絳引幡二,儀鍠氅、戈氅、戟氅、吾杖、儀刀、班劍、立瓜、卧瓜、鐙杖、骨朵、金鉞各二,響節四,青方傘二,紅素圓傘二,紅繡圓傘一,紅繡方扇四,紅繡花圓扇四,青繡圓扇四,交椅一,腳踏一,拂子二,水盆一,水罐一,香爐一,香合一,紅紗燈籠四。”
官場現形記》第六回:“後面方是欽差閲兵大臣的執事,什麼衝鋒旗、帥字旗、官銜牌、頭鑼、腰鑼、傘扇、令旗、令箭、劊子手、清道旗、飛虎旗……親兵、戈什哈、巡捕,一對一對的過完,才見那撫院坐着一頂八人抬的綠大呢轎子,緩緩而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