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農事試驗場舊址

鎖定
清農事試驗場舊址,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外大街137號北京動物園內,原為清康親王賜園,於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收為御園改稱樂善園,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劃為農事試驗場,現為北京動物園 [3-4] 
清農事試驗場舊址現存建築有暢觀樓、鬯春堂、大門、門內正樓及側樓。暢觀樓和鬯春堂均位於清農事試驗場舊址西側。暢觀樓建築面識約1300平方米,鬯春堂建築面積約320平方米 [4]  。清農事試驗場舊址是研究清晚期西式及中式建築較為重要的實物資料 [3] 
1984年5月24日,樂善園建築遺存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北京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  。2006年5月25日,清農事試驗場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清農事試驗場舊址
地理位置
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外大街137號北京動物園內
所處時代
清朝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6-0877-5-004

清農事試驗場舊址歷史沿革

明朝時期,此處為皇室御園。
清朝初年,此處賜給康親王愛新覺羅·傑書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康親王賜園收為御園,重修後改稱樂善園 [3]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商部奏請將樂善園及附近的廣善寺、慧安寺、繼園(三貝子花園)劃為農事試驗場 [4]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農事試驗場建成,並對外開放。
民國四年(1915年),農事試驗場改稱中央農事試驗場。
民國十七年(1928年),中央農事試驗場改稱北平農事試驗場。
民國十八年(1929年),北平農事試驗場改稱天然博物院。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天然博物院改稱北平農事試驗場。
1950年3月1日,北平農事試驗場闢為西郊公園。
1955年4月10日,西郊公園改稱北京動物園 [3] 
1987年,北京動物園對清農事試驗場舊址大門的磚雕部分進行復原修復 [6] 
1996年,清農事試驗場舊址鬯春堂受火災波及,造成部分受損。
1998年,清農事試驗場舊址鬯春堂進行復建。
2000年,清農事試驗場舊址鬯春堂竣工。
2015年10月,清農事試驗場舊址暢觀樓正式面向公眾開放 [8] 
2020年10月,北京動物園為保護清農事試驗場舊址大門,啓用新建公園大門 [6] 

清農事試驗場舊址建築格局

清農事試驗場舊址現存建築有暢觀樓、鬯春堂、大門、門內正樓及側樓 [4]  [9]  。暢觀樓和鬯春堂均位於清農事試驗場舊址西側。暢觀樓建築面識約1300平方米,原為專供慈禧太后頤和園途中休息的住所。鬯春堂建築面積約320平方米,原為陪同慈禧太后去頤和園途中高級官吏休息的住所 [3]  [5]  [7]  [8]  [10] 

清農事試驗場舊址主要建築

暢觀樓
暢觀樓建於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建築面識約1300平方米,原為專供慈禧太后頤和園途中休息的住所,是原清農事試驗場中最高的一組建築,也是北京地區惟一一座保存完整的慈禧太后西式行宮。歐洲古典式建築,具有折中主義風格,三面環水,紅磚砌築二層樓,局部抹灰及灰塑線腳,並夾以磚雕花飾,裝飾愛奧尼柱式,曲線形山牆上綴以球形裝飾。樓的東西兩側不對稱。東部為圓柱形三層樓,樓頂為一圓形平台,西側為八角形二層樓,屋頂為尖頂,木桁架鐵皮結構。樓正面面闊七間,中間為一突出帶廊柱的雨棚,頂部為二層室外平台,設有歐式花瓶石護欄,屋頂處起七柱式山花,每柱均有圓形飾物。樓正中一間設柱式門廊和拱券門,兩側均為弧形拱窗 [3]  [5]  [7] 
鬯春堂
鬯春堂位於暢觀樓南側,建於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建築面積約320平方米,原為陪同慈禧太后去頤和園途中高級官吏休息的住所。傳統三卷勾連搭形式,灰色筒瓦歇山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四面迴廊,前出廊後出廈,四壁裝有玻璃窗,周圍的迴廊有24根立柱 [3-4]  [8]  [10] 
大門
大門建於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坐北朝南,磚造,正面三門,上部做半圓形磚雕裝飾,有繁複的龍形圖案,下部按柱式處理。整體採取傳統的牌樓造型,但為典型的“西洋樓式” [5] 
正樓及側樓
正樓及側樓位於大門內,傅佰鋭設計,二層磚木結構,折中主義形式,木外廊鐵皮頂 [4] 

清農事試驗場舊址歷史文化

清農事試驗場舊址藝文

豳風堂外駐虹遊,自在莊前闢綠疇。親御麟毫題賜額,至尊侍坐暢觀樓。——《清宮詞》 [3] 

清農事試驗場舊址相關人物

  • 孫中山
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又名帝象,化名中山樵,中華民國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三民主義的倡導者,創立了《五權憲法》。首舉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兩千年封建帝制”。民國元年(1912年)8月29日、31日,9月1日,先後三次在清農事試驗場舊址的暢觀樓居住,參加廣東公會、全國鐵路協會、郵政協會、北京參議院及軍警界為其舉行的歡迎會,並發表演説 [10] 
  • 宋教仁
宋教仁(1882年4月5日—1913年3月22日),字得尊,號遁初,一作鈍初、遯初、敦初,別號漁父,化名犟齋、宋錬、中島等,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仙瑞鄉上坊村香衝(今漳江鎮教仁村香衝組)人。中國近代革命先驅者之一,被稱作為“中國憲政之父”。民國二年(1912年)3月出任中華民國第一屆內閣農林總長和辭職後的4月至12月期間一直住在清農事試驗場舊址的鬯春堂,並經常在鬯春堂開會會客,為推行資產階級革命開展大量活動 [10] 

清農事試驗場舊址名稱勘誤

1984年5月24日,暢觀樓、豳風堂、鬯春堂被共同公佈為北京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但由於歷史原因,保護名稱不夠準確,實際上述建築均為原清農事試驗場的建築遺存。樂善園的建築遺存早在建農事試驗場前就蕩然無存了。其中暢觀樓、鬯春堂所處位置,也並非原樂善園之內,而是原繼園所在地 [8]  [9] 

清農事試驗場舊址文物價值

清農事試驗場舊址是研究清晚期西式及中式建築較為重要的實物資料 [3] 

清農事試驗場舊址文物保護

1984年5月24日,樂善園建築遺存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北京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 
2006年5月25日,清農事試驗場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清農事試驗場舊址旅遊景點

清農事試驗場舊址地理位置

清農事試驗場舊址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外大街137號北京動物園內。

清農事試驗場舊址交通路線

  • 公交
北京市內乘坐334路公交車,在動物園樞紐站下車前往;
北京市內乘坐87、105、107、111、305、604路公交車,在動物園站下車前往。
  • 地鐵
北京市內乘坐地鐵4號線,在動物園站下車前往。
  • 駕車
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政府距離清農事試驗場舊址約7.4千米,駕車約33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