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華大學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

鎖定
清華大學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是在學校985和211項目支持下,整合全校相關院系的計算機實驗教學資源,按照服務全校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基礎實驗教學和麪向計算機系學生的專業實驗教學兩大功能,重新規劃了相關各個實驗室的定位,成立的一個校級實驗教學中心。 [1-2] 
中文名
清華大學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
功能定位
服務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實驗教學
所屬學校
清華大學
所屬學科
計算機
類    別
實驗教學中心

清華大學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發展歷程

該中心的建設發展歷程是和我校計算機學科的發展緊密相關的。
我校於1956年建立計算機專業,1958年建系,是國內建立最早的計算機專業之一,學科覆蓋面廣、綜合實力強,在國內外有很好的學術聲譽。在國家組織的歷次學科評估一直名列前茅,2006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評估,又獲得全國第一的好成績。堅實的學科背景,為我校計算機教育,特別是實驗教學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在面向計算機系學生的專業實驗教學方面,計算機系多年來堅持抓教材,抓實驗裝置設計,抓學生的軟硬件兩個動手能力,讓學生在實際工作中得到鍛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教學資源。
清華大學計算機實驗教學發展歷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從清華大學建立計算機繫到上世紀80年代前為初創階段;80年代到2000年間為建設階段;2000年以後為發展階段。

清華大學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初創階段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一直重視實驗教學。60、70年代以參加電子管、晶體管集成電路計算機的研製過程做為實踐教學手段,60年代的911電子管計算機和112、724晶體管計算機,70年代DJS-100系列小型機都為人才培養做出過貢獻。

清華大學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建設階段

自從恢復高考以後,計算機實驗教學進入了建設階段。隨着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水平提高的同時,實驗教學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數據結構》等教材和實驗裝置輻射到全國高校。1998年計算機系整合各個教研組的實驗室成立了面向計算機專業教育的計算機系教學實驗室,為實驗中心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在面向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基礎教學方面,70年代就開設面向全校的“計算機程序設計”等計算機應用課程,《Basic語言程序設計》、《C語言程序設計》等教材影響了全國幾代人。80年代開始籌建的計算中心開放實驗室從規模到管理方式都在全國產生示範作用。90年代初期,我校率先提出普及計算機文化素養教育、按照“計算機文化基礎、計算機技術、計算機應用”三個層次開展計算機教育的方案,並在全國得到了推廣。

清華大學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發展階段

隨着“985”計劃在高校的實施,計算機實驗教學進入了發展階段,2000年,一期985項目“計算機基礎教學系列課程與實驗基地建設”正式實施,在計算機系專業教學實驗室的基礎上,進一步整合電機系和計算中心的實驗教學資源,建立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為全校計算機實驗教學建立了一個大平台。
此項985成果於2005年獲得了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004年,將隸屬於計算中心的基礎教學教師合併到計算機系,成立計算機基礎教學部,明確了依託學科加強基礎教學的理念,重新規劃了計算機基礎課體系和實驗教學體系。
在網絡和計算機普及的時代,已經不能完全以機時數量、機房大小來判斷實驗環境的優劣。計算機學科本身的迅速發展和向其他學科的快速滲透,需要建立與時俱進的實驗環境與實驗教學體系。清華大學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將在系統化、高層次、多樣性的實驗環境方面,提供更加豐富的軟件與硬件系統資源,更加自由開放的實驗平台與手段,為培養一流學生的綜合創新能力服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