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鎖定
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Tsinghua University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坐落於北京市。學院是清華大學的二級學院。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淵源於1932年成立的清華大學工學院“機械工程學系”。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在職教職員工551人;有在校學生3717人;開辦5個本科專業。
中文名
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外文名
Tsinghua University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創辦時間
1932年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現任領導
院長:雒建斌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8個
地    址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歷史沿革

1932年夏,清華大學工學院成立,內設機械工程學系、電機工程學系和土木工程學系。建系之初設立3個學科組:原動力工程組、機械製造工程組、飛機及汽車工程組。
1933年,機械工程館(位於現二校門東側,現熱能工程系系館)動工。
1934年,飛機及汽車工程組更名為航空工程組,而其中的汽車工程部分則併入原動力工程組。
1935年春,機械工程館落成,其一層為熱工實驗室。在一院(清華學堂)東邊建有金、木、鍛、鑄等機械製造工場。
1937年抗戰爆發,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南遷,組成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2月,長沙臨大又西遷昆明成為西南聯大。
1945年抗戰勝利後,組成西南聯大的三校分別北返,次年10月清華大學復學。復學後的機械工程學系有學生340人,為全校最大之系。此後兩年內,機械工程學系除恢復了原有的熱工實驗室及金工廠外,還新設了金屬學實驗室。
1949年北平解放時,機械工程學系大部分教師和工作人員都留在學校,參與了建國初期清華大學的建設。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北京大學和燕京大學兩校的機械系轉入清華大學,與清華的機械工程學系合併組成了機械製造系和動力機械系。動力機械系內設有2個專業:熱力動力裝置專業(後改名為熱力發電設備專業)和汽車專業(後改為汽車拖拉機專業),兩系除專業教學外,分別承擔全校的一些技術基礎課,如機械製圖、機械原理與設計、金工實習、熱工學等。
1956年,建立了燃氣輪機專業。同年,又由王補宣教授負責新建工業熱工專業,1957年底改名為工程熱物理專業,1960年,該專業轉到工程力學系。
1955年,建成鑄造、鍛壓、焊接及金屬熱處理實驗樓(即焊接館)及鑄造和鍛壓試驗基地。
1956年,機械製造工程專業與金屬切削機牀及其工具專業合併為機械製造工藝、金屬切削機牀及工具專業。同年“汽車樓”和汽車試驗室、發動機試驗室落成。
1958年,機械製造系增設精密儀器製造專業。
1960年,機械製造系分為“精密儀器及機械製造系”和“冶金系”,分別負責冷熱加工兩類專業的教學工作,但兩系仍建同一黨總支。1960年10月,在動力機械系原有汽車拖拉機專業的基礎上,建立了農業機械系,但與動力機械系合署辦公,同一黨總支、同一行政領導班子。
1963年,兩系改名為動力與農機系。
1965年,精密儀器及機械製造繫系館(9003大樓)落成。精密儀器及機械製造系和冶金系完全分開。
1970年初,動力農機系和冶金系撤消。汽車拖拉機專業改為汽車專業,與冶金系各原有專業、精儀系的機械製造專業和學校機械廠合併,成立清華大學汽車廠,“以廠帶學”。原動力機械系的熱點專業改稱鍋爐專業,並與燃氣輪機專業併入當時的電機系(改稱為電力工程系);熱工量測及自動控制專業併入自動控制系;熱工教研組轉到化學工程系。
1971年,校汽車廠停止生產汽車,恢復校機械廠,而計劃入廠的冶金系各專業(鑄、鍛、焊、金屬材料)連同汽車專業、機械製造專業合成為機械製造系。同年,精密儀器及機械製造系改稱精密儀器系。
1972年,精密儀器專業改為陀螺導航與自動控制專業。
1977年,汽車專業連同1970年被歸屬於電力工程系的熱能電力裝置、燃氣輪機兩專業迴歸動力機械系建制,機械製造專業也迴歸精密儀器系。於是,機械製造系只留下了原冶金系的4個專業:鑄造、鍛壓、焊接和金屬與熱處理,系名改為現在的機械工程系。
1978年,動力機械系更名為熱能工程系,熱電專業改名為熱能工程專業,並增設內燃機專業。
1979年,供熱與通風專業從土木工程系轉入熱能工程系,更名為空氣調節工程專業。同年,實驗電廠歸屬熱能工程系,鍋爐教研組改名為熱能工程教研組。
1980年7月,由熱能系的汽車專業和內燃機專業組建汽車工程系,但仍與熱能工程系合署辦公,共有一個系黨委和一套行政班子。
1984年,精密儀器系更名為現今的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
1989年,精密儀器專業和光學儀器專業合併為精密儀器儀表專業(1995年改稱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
1990年,熱能工程系和汽車工程系的黨政機構正式分開。熱能工程系設有熱能工程、熱力渦輪機(現為動力機械工程)、空調3個專業。汽車工程系設有汽車和內燃機2個專業。
1993年,熱能工程系的熱力渦輪機專業改稱動力機械及工程專業,汽車工程系的汽車、內燃機2專業合併成汽車工程專業。
1996年1月,學校決定由機械工程系、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和汽車工程系組成機械工程學院。
1997年,汽車工程專業改名為車輛工程專業,仍包含發動機方向;同年,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增設工業工程專業
1998年10月,為了加強學科建設,促進多學科交叉、融合,學校又決定將熱能工程系和工程力學系併入機械工程學院。熱能工程系各專業、工程力學系的工程熱物理專業以及汽車工程系“動力機械及工程”學科的研究生均屬於“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一級學科。汽車工程系“車輛工程”學科的研究生則同機械工程系、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各專業的研究生同屬於“機械工程”一級學科。
2001年8月,學校決定成立工業工程系,隸屬於機械工程學院。
2004年5月,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成立,工程力學系從機械工程學院劃轉入航天航空學院。
2008年7月,由機械工程系和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相關教師成立航空宇航製造工程二級學科,掛靠機械工程系。
2008年11月,學校調整清華大學基礎工業訓練中心的隸屬關係,將該中心由清華產業系統劃轉至機械工程學院。至此,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形成了以機械工程學科為主,包括機械工程系、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熱能工程系、汽車工程系、工業工程系以及基礎工業訓練中心的局面。
2012年12月,學校決定成立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由原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儀器與光學學科組成。並由原機械工程系和原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中機械工程學科教職工組建新的機械工程系,同時撤銷精密儀器與機械學建制。
2017年12月,熱能工程系更名為能源與動力工程系。能源與動力工程系將圍繞熱流科學、清潔能源、先進動力、能源戰略等方面開展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
2019年,為應對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帶來的技術變革,清華大學正式成立車輛與運載學院,同時撤銷汽車工程系建制。學院圍繞車輛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兩個國家重點學科開展高層次、高水平汽車工程科技和管理人才培養及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工作。 [2] 

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辦學條件

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專業設置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部門6個、本科招生專業5個。
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部門一覽表
機械工程系
精密儀器系
熱能工程系
汽車工程系
工業工程系
基礎工業訓練中心
參考資料: [1] 
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本科專業一覽表
機械工程
測控技術與儀器
車輛工程
熱能動力系統及自動化
工業工程
參考資料: [1] 

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師資力量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在職教職員工551人,其中兩院院士13人,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2人,教授145人,副教授181人,具有博士學位者333人。
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士名單
機械工程系
潘際鑾(中國科學院院士)
温詩鑄(中國科學院院士)
王玉明(中國工程院院士)
雒建斌(中國科學院院士)
柳百成(中國工程院院士、雙聘)
-
精密儀器系
金國藩(中國工程院院士)
尤政(中國工程院院士)
-
熱能工程系
王補宣(中國科學院院士)
倪維斗(中國工程院院士)
蔣洪德(中國工程院院士)
嶽光溪(中國工程院院士)
-
-
汽車工程系
郭孔輝(中國工程院院士)
鍾志華(中國工程院院士)
-
-
參考資料: [3] 
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申永勝等 [4] 

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學科建設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國家一級學科6個、國家二級學科11個、博士後流動站8個。
博士後流動站: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車輛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國家一級學科:光學工程、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管理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國家二級學科:材料加工工程、光學工程、精密儀器及機械、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工程熱物理、熱能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流體機械及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學建設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3門、北京市精品課程18門、校級精品課程31門。 [5] 
國家級精品課:測試與檢測技術基礎、控制工程基礎等 [6] 
北京市精品課程:運籌學、人因工程、測試與檢測技術基礎、控制工程基礎、光學工程基礎等 [6] 

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對外交流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加州伯克利分校、普渡大學明尼蘇達大學、德國亞琛工業大學、德國不倫瑞克大學、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日本東京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法國巴黎高科所屬ENSTA、ENSAM_等世界院校和國際機構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係。每年定期派出交流的學生約有300餘人。 [7] 

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學術研究

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科研機構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國家重點實驗室5個,以及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防重點實驗室及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共9個。
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科研機構一覽表
國家重點實驗室
精密測試技術及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
光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CIMS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製造系統實驗室
電力系統及發電設備控制和仿真國家重點實驗室
水沙科學與水利水電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工業鍋爐及民用煤清潔燃燒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燃氣輪機與煤氣化聯合循環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
部委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智能微系統技術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慣性與導航技術重點實驗室
生物檢測技術及儀器北京市實驗室
教育部先進成型製造重點實驗室
北京市超精密製造與設備重點實驗室
熱科學與動力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參考資料: [8-9] 

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科研成果

2007-2011年間,學院獲得國家科技獎勵20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826項,全院師生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及學術會議上共發表論文7500餘篇,其中SCI收錄論文1848篇。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近五年來,學院承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59項、863計劃項目113項、973計劃項目53項、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84項、國防科研項目270項,省部委重大項目139項,國際合作項目487項,此外還有大量的企業橫向合作項目。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近五年來,學院獲得國家科技獎勵29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969項。全院師生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及學術會議上共發表論文6560篇,其中SCI收錄論文1713篇。 [10] 

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文化傳統

  • 學生活動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開展本科生社會實踐、志願服務、學生節等活動。 [11-13] 

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名單
院長
雒建斌
副院長
歐陽證、李政、李克強、申作軍
參考資料: [1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