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涼山

(甘肅省會寧縣清涼山)

鎖定
清涼山位於會寧縣郭城驛鎮境內,海報1670m,佔地2100多畝。山脈屬華家嶺餘脈,呈南北走向。主要景點有清涼山寺、烽火台遺址、窨子遺址等。
清涼山歷史人文積澱深厚,最早可追溯至漢代。亦有清涼八景之説。
中文名
清涼山
所屬山系
屬華家嶺餘脈 [1] 
地理位置
甘肅省會寧縣郭城驛鎮境內
走    向
呈南北走向
海    拔
1670 m [1] 
佔地面積
約 2100 m² [1] 

清涼山位置境域

清涼山地理位置

位於甘肅省會寧縣郭城驛鎮境內,郭城驛村以西。北緯36°13′,東經104°52′。東有祖歷河,西有關川河。雙河在山腳下交匯後流入黃河。山下海拔1552米,絕對高程118米。 [1] 

清涼山地質地貌

該區域土壤類型為山地灰鈣土。 [3] 

清涼山氣候特徵

該區域為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降水量320—400毫米,年平均氣温7.5--8.5℃。烽火台所在清涼山,是關川河和祖厲河的分水嶺,關川河在西,祖厲河在東。 [1] 

清涼山生物資源

山上植物品類較多,並有豐富的中藥材分佈。動物有狐、兔、野雞、錦雞、野鴨、鴛鴦、蛇、鼠等。 [1] 

清涼山歷史沿革

西漢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漢武帝西巡至祖厲,曾登上清涼山一覽三川形勢,在風嶺山上留下了漢武台的遺蹟。 [2] 
漢唐以來,絲綢之路橫穿於清涼山腳下,商旅往來,駝隊絡驛不絕,是連接歐亞大陸的一條孔道。 [2] 
唐僖宗中和二年(884年),清涼山開山修建寺廟,建有佛教寺廟,道教宮觀,儒教殿閣,是一個三教合一的宗教場所。 [1-2] 
明代於清涼山山頂設置烽火台,現留有清涼山烽火台遺址。 [3] 

清涼山主要山脈

山脈屬華家嶺餘脈,呈南北走向。呈蒼龍回首,鳳展單翅山形。 [1-2] 

清涼山主要山峯

由鳳嶺、香爐峯、玉皇嶺、筆架山、饅頭山、天爺嶺、龍背山、寺兒嘴等山頭組成。佔地2100多畝。 [1-2] 

清涼山主要景點

清涼山清涼山寺

清涼山
清涼山(8張)
位於清涼山後山,是一座佛教寺院,歷史上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菩薩殿、金龍護法殿、韋陀殿、藏經樓、鐘樓、鼓樓等。寺院前山分佈有諸多道家建築。根據史料記載,前山道教建築羣為四門、五樓、十八宮等。寺院建築大多毀於同治兵燹,只殘留鐘樓和山後的菩薩殿。2008年建成五楹兩層式大雄寶殿,殿內塑有莊嚴的全堂聖像。現已恢復重建的還有大殿旁邊的三楹歇山頂式金龍護法殿,菩薩殿、講經堂、鐘鼓樓、僧房、山門等還在籌建,截至2013年。寺院旁已建成二層十間的辦公樓。清涼山寺宗教活動主會為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日佛祖釋迦摩尼聖誕日。 [1-2] 

清涼山清涼山老君洞

老君洞
老君洞(3張)
清涼山老君洞位於清涼山東坡半山腰。洞高4.1米,口闊2.5米,進深5米,洞口向內約2米處,塑太上老君像。洞口前為一七開間三進重檐歇山頂建築,明間2.8米,次間2.45米,次次間2.2米,邊間2.2米;一進2.1米,二進2.3米,三進2.2米。據寺內保存的石碑載,該洞在嘉慶和道光時就曾使用和維修,説明在該洞在清晚期就已存在。 [5] 

清涼山烽火台遺址

該遺址位於清涼山頂。台呈圓錐狀,底周長89米,高5—7米,佔地面積630㎡。烽火台所在山咀為一獨立小山包,僅西北側有餘脈延伸,其餘三面皆臨陡崖,在西北側挖有壕溝,殘寬3—5米,殘深1—2米。該烽火台為明代所築,西北接亮羊灘烽火台,東南向接小羊營烽火台。1991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8年10月24日被會寧縣人民政府批准為第五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3-4] 

清涼山窨子遺址

窨子
窨子(7張)
分佈於清涼山西面的半山崖。據當地老人講述,年代在晚清至民國時期,是當地人躲避兵亂所鑿。

清涼山人文歷史

清涼山峯巒毓秀,風景幽雅,歷代不乏名人登臨,漢武帝登山覽勝而留漢武台,郭蝦蟆守城盡節命名郭城驛。劉一明結庵講道,王言倫築台讀書,範振緒登山嘆彩畫絕綸,徐向前揮師經此北上抗日。由於帝王名流的登臨駐足,更使清涼山名垂史志,光耀千秋。 [1] 

清涼山清涼八景

汗烽秋聲(饅頭山漢代烽火台)、古驛流煙(明代郭城驛城)、青山疊嶂(清涼山主峯)、雙河霓霞(為祖歷河、關川河交匯處)、暖泉春漲(在大羊營關川河中有泉,冬天不結冰,春季水旺)、半城夕照(金會州遺址,今俗稱郭蝦蟆城)、卧牛望月(在紅堡子村,與清涼山遙相呼應)、響河滴翠(位於紅堡子村,為祖歷河瀑布)。 [1] 

清涼山清涼內八景

鳳翅層巒(北山東南山餘脈,狀如鳳翅)、月坪晴雪(胤嗣宮所在之月坪)、斷硯虹橋(筆架山與饅頭山之間斬斷硯)、寺嘴煙嵐(大羊營羅圈河灣寺兒嘴)、北嶺晨鐘(鳳嶺之鐘樓)、南山暮雨(即玉皇嶺)、龜蛇出山(山門口龜蛇象形山體)、筆架春曉(前山筆架)。 [1] 

清涼山清涼山傳説

傳説很久以前,郭城川一馬平川,土地肥沃,民勤糧豐。有渭河妖龍閒遊到此,甚是喜歡此處,便興妖作怪,將祖厲河水聚堵起來,欲使兩岸良田變為沼澤。眼看良田被毀、城池被淹,老百姓苦無良策,只得紛紛奔逃。時秦良聽聞後氣憤不已,這秦良原是朝廷武官,後告老還鄉以授課子孫為業,為人正直,樂於助人,深得鄉親們的敬重。時良已古稀之年,老當益壯,背起青鋒寶劍誓要斬妖除害,鄉親們含淚送別秦良踏上除妖的征途。秦良來到河邊,見妖龍熟睡中,他想這正是除害的好機會。拔出寶劍,鼓足了勁,朝龍脖子砍去。妖龍疼急,猛地回過頭來,一龍角將秦良柢倒,壓在龍爪下,秦良卒。妖龍因受傷過重,龐大的身軀一下子栽倒,化成一座大山,將郭城川隔成兩半,河水也分成兩股。後人將山東面的河稱為祖厲河,山西面的河稱為關川河,兩河交匯於此。後秦良託夢於鄉親:“妖龍雖重傷成山,但龍脈未斷,一旦傷好勢必會瘋狂報復。只需眾人用999片冰草葉子,在它的傷口處即山腰正中貼上7天7夜,妖龍便永不能翻身,家鄉方可保全。”於是百姓奔走相告照做,男女老少一齊貼了7天7夜,終於切斷了龍脈,化險為夷。從此,妖龍永遠變成了一條大山橫亙在那裏。當地百姓為紀念斬妖除害的秦良,把妖龍變成的山頭叫秦良山,後來訛傳為清涼山。斬斷龍頭的地方叫斬斷峴。在秦良死節的龍爪上(寺兒嘴)修建了一座忠烈祠,每年清明焚香祭奠。後雖山頭上的寺廟早已塌毀無存,但後人一直傳頌着秦良為民除害的事蹟。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