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明呈館中諸公

鎖定
《清明呈館中諸公》是明代高啓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詩中描寫了清明時節南京城內外無限的春意以及客居外鄉的遊子們思念家鄉的情景,表現了詩人美好的心情和對自己的前途充滿信心的思想感情。全詩上聯寫景,下聯寫情,似斷實連,且立意新巧,對仗工穩。
作品名稱
清明呈館中諸公
作    者
高啓
創作年代
明代
出    處
《高青丘集》
作品體裁
七言律詩

清明呈館中諸公作品原文

清明呈館中諸公
新煙着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誇
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
卞侯墓下迷芳草,盧女門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詔,擬沽春酒醉京華 [1] 

清明呈館中諸公註釋譯文

清明呈館中諸公詞句註釋

①館中諸公:即史館中一同修史的宋濂、王禕、朱右等十六人。館:指翰林院國史編修館。
②新煙,古時風俗,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禁火冷食,次日重新生火,故曰新煙。禁垣(yuán):皇宮的圍牆。
③杏酪(lào):傳統習俗,在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煮粳米及麥為酪,搗杏仁作粥。
④白下:南京的別稱。
⑤卞(biàn)侯:卞侯即晉朝的卞壺。他曾任尚書令,後來在討伐蘇峻的叛亂中戰死,被埋葬於白下。
⑥盧女:即莫愁,古代善歌的女子。《江寧府志》:“三山門外,昔有妓盧莫愁家。此有莫愁湖。”
⑦待詔:明代翰林院所設官職,主管文件奏疏。此指修史。
⑧京華:即京都。 [1]  [2] 

清明呈館中諸公白話譯文

一樹樹楊柳披拂着新火的輕煙,沿隨着官牆透迤蜿蜒;杏仁麥粥香氣溢散,家家户户互相饋送,一片騰歡。
都城南京的城郭四周,舉目但見無盡的青山;節逢清明,更令客子無不把家鄉深深懷念。
看那卞壺祠邊春草迷亂,莫愁女的故居前已被落花鋪滿。
幸虧還有館中諸公共同作伴,不妨打來美酒痛醉一番。 [3] 

清明呈館中諸公創作背景

詩人高啓於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在南京與宋濂等人編修《元史》始成,其正值清明時節,詩人與翰林同官唱和玩樂,寫下了這首詩。 [4-5] 

清明呈館中諸公作品鑑賞

清明呈館中諸公文學賞析

清明節,舊時風俗為人們掃基祭祖的日子,所以最易觸發客居在外的遊子的鄉思。這首詩所抒寫的心情也大抵如此,只是它表現得特別含蓄委婉、曲折隱微,在高啓的律詩中又是一種格調。
“清明無客不思家”,既曰“無客不”,自然也包括作者自己在內。不過,全詩直接抒寫思家之情語,僅此一句,其餘則着力描寫最物,如垂柳、杏酪、青山、芳草、落花等,可謂色彩繽紛,明麗如畫,甚至有畫所難到者。但這一切,似並未使作者陶醉,從而消釋其思家之情,相反地,見景生情,反而更襯托、引發了他的思鄉情。
官牆外的垂柳,絲絲弄碧,新煙縈繞;人家所精心製作的杏酪,散發出陣陣的芳香。這風光節物無不在告訴作者清明節的到來,自然也會喚起他往歲在家鄉與家人共度佳節的種種回憶。這一來,客居青山環繞的京師金陵的作者,自然便思念起家鄉來了。
“卞侯墓下迷芳草,盧女門前映落花”,五、六兩句,意更深曲複雜。迷芳草,芳草萋萋,一片悽迷,化用《楚辭·招胞士》語:“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婆婆。”已寓有思歸之意。而作者偏又以芳草與卞侯墓並置,以落花與莫愁女映照,似更富有富貴難久恃,盛時難長留的感慨。
作者來京前曾寫道:“北山恐起移文誚,東觀慚叨論議名。”(《被詔將赴京師御別親友》)於《赴京道中逢還鄉友》詩中又曾寫道:“我去君卻歸,相逢立途次。欲寄故鄉言,先詢上京事。”對自己來京任職內心顯然已有矛盾和疑慮。加之寫罷此詩後僅四個月,朱元璋召見作者,面授户部侍郎,他卻固辭不受,遂被放還。因而,在他的思家之情中交織有上述的感慨,就是很自然的事了。也正是因此,他才寫出了末尾兩句的強自寬慰之詞:幸而有幾位同院的故友,可與沽酒共飲,一醉京華。其意正是針對暗含於上述節物風光描寫中的寡歡、不幸心情而言,而“醉京華”之“醉”,也是為了譴悶寬懷而醉,而非緣歡快而取醉。 [2] 

清明呈館中諸公名家點評

中國宋史研究會會員姜漢椿《元明清詩鑑賞》:“這首七律寫得從容委婉,清麗動人,有唐人風。” [6] 

清明呈館中諸公作者簡介

高啓(1336—1374),字季迪,號槎軒,又號青丘子。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元末隱居吳淞青丘,自號青丘子。是明代成就較高的詩人之一,與同時代詩人楊基、張羽、徐賁,號稱四傑。 [7] 
參考資料
  • 1.    邱芬編寫.節日詩詞:黃山書社,2012.06:第96頁
  • 2.    周嘯天主編.元明清名詩鑑賞: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08:第220頁
  • 3.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清明詩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04:第97頁
  • 4.    侯書生,遲月荃編著.領導幹部古詩觀止:紅旗出版社,2013.12:第213頁
  • 5.    楊鐮等主編.中國文學通典:詩歌通典: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99年01月第1版:第466頁
  • 6.    本社編.上海古籍出版社:元明清詩鑑賞,1998年12月第1版:第105頁
  • 7.    張賢明主編.中國好詩歌 最美的古詩詞:現代出版社,2015.01:第24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