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平樂·春歸何處

鎖定
《清平樂·春歸何處》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詞作。這是一首感嘆時光去而不返的惜春詞,作者以悽婉的筆法,抒寫了對春天逝去的沉痛和惋惜,體現了詞人對美好時光的熱愛、眷戀、痴情和追求。上片寫春天的歸去。作者將春擬人化,起句發問,既點明尋春、惜春旨意,又透出愛春、傷春情緒。接着又以對春天的體貼關懷,寫春去無痕。“若有”兩句用浪漫的筆法表達自己的願望,寫出了對春天的依戀深情。下片寫夏季的到來。作者先以嘆問點明春天已無蹤跡,進一步表現惜春的沉痛,接着,想到黃鸝定會知道。然而,人、鳥語言不通,所以又添一層煩惱和沉痛。結尾以黃鸝“飛過薔薇”寫出尋春最後的一線希望也破滅了,薔薇暗示了夏天已經到來。與一般惜春之詞不同,這首作品不以景物描寫為主,而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專寫其尋春,表達對春天的愛戀,所以全詞空靈藴藉,深沉含蓄,情趣盎然。 [1] 
作品名稱
清平樂·春歸何處 [2] 
外文名
清平樂·晚春 [3] 
作    者
黃庭堅
創作年代
北宋
作品出處
山谷詞
文學體裁

清平樂·春歸何處作品原文

清平樂
春歸何處?寂寞1無行路2。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3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4?除非問取5黃鸝6。百囀7無人能解8,因風9飛過薔薇。 [4] 

清平樂·春歸何處註釋譯文

清平樂·春歸何處詞句註釋

1、寂寞:清靜,寂靜。
2、無行路:沒有留下春去的行蹤。行路,指春天來去的蹤跡。
3、喚取:呼喚。取,語氣助詞,無實義。 [5] 
4、誰知:有誰知道春的蹤跡。
5、問取:呼喚,詢問。取,語助詞。
6、黃鸝(lí):黃鸝:又叫黃鶯、黃鳥。身體黃色自眼部至頭後部黑色,嘴淡紅色,啼聲非常悦耳,食森林中的害蟲。益鳥。
7、百囀:形容黃鸝宛轉的鳴聲。囀,鳥鳴。
8、解:懂得,理解。
9、因風:順着風勢。
10、薔薇(qiáng wēi):花木名。品類甚多,花色不一,有單瓣重瓣,開時連春接夏,有芳香,果實入藥。 [6-8] 

清平樂·春歸何處白話譯文

春天回到了哪裏?找不到它的腳印,四處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來同我們住在一起。
誰也不知道春天的蹤跡,要想知道,只有問一問黃鸝。那黃鸝千百遍地婉轉啼叫,又有誰能懂得它的意思?看吧,黃鸝鳥趁着風勢,飛過了盛開的薔薇。 [9-10] 

清平樂·春歸何處創作背景

徽宗崇寧二年(1103),黨禍已起,蔡京立元祐黨人稗,黃庭堅被除名,編管宜州。有詩題為《十二月十九日夜中發鄂諸,親舊攜酒追送,聊為短句》,這“十二月”是崇寧二年(1103)十二月,黃庭堅至崇寧三年二月才過洞庭,五、六月間方抵達廣西宜州貶所。此詞的內容是“惜春”,而實際是影射時局。此送春詞作於貶宜州的翌年,即崇寧四年(1105)。同年五月黃庭堅便溘然長逝於宜州貶所。 [11] 

清平樂·春歸何處作品鑑賞

清平樂·春歸何處文學賞析

這是一首惜春詞,表現作者惜春的心情。上片惜春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下片惜春之無蹤影可以追尋。用筆委婉曲折,層層加深惜春之情。直至最後,仍不一語道破,結語輕柔,餘音嫋嫋,言雖盡而意未盡。作者以擬人的手法,構思巧妙,設想新奇。創造出優美的意境。
上片開首兩句“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以疑問句,對春的歸去提出責疑,春天回到哪裏去了,為什麼連個蹤影也沒有,一個“歸”字,一個“無行路”,就把春天擬人化了。“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兩句,轉而詢問有誰知道春天的去處,要讓他把“春天”給叫喊回來。這是一種設想,是有意用曲筆來渲染惜春的程度。使詞情跌宕起伏,變化多端。
下片過頭兩句,把思路引到物象上,“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既然無人能知道春天的去處,看來只好去問黃鸝了,因為黃鸝是在春去夏來時出現,它應該知道春天的消息。這種想象也極為奇特,極富情趣。後兩句“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這是對現實的描述。上面想象春天蹤跡,也許黃鸝可以知道,然而嚶嚶鳥語,誰人能解?它不過也是自然中的一小生物而已,僅看一陣風起,它便隨風飛過薔薇花那邊去了。於是春之蹤跡,終於無法找尋,而心頭的寂寞也就更加重了。
詞中以清新細膩的語言,表現了詞人對美好春光的珍惜與熱愛,抒寫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執着和追求。全詞構思新穎委婉,思路迴環反覆;筆情跳脱,風格清奇;語言輕巧,淡雅饒味;有峯迴路轉之妙,有超軼絕塵之感。 [12] 

清平樂·春歸何處名家評論

薛礪若宋詞通論》:山谷詞尤以《清平樂》為最新,通體無一句不俏麗,而結句“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不獨妙語如環,而意境尤覺清逸,不着色相。為山谷詞中最上上之作,即在兩宋一切作家中,亦找不着此等雋美的作品。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山谷詞雲:“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王逐客雲:“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體山谷語也。
虢壽麓《歷代名家詞百首賞析》:這是首惜眷詞。耳目所觸,莫非初夏景物。而春實已去。飄然一結,淡雅饒味。通首思路迴環,筆情跳脱,全以神行出之,有峯迴路轉之妙。 [10]  [13] 

清平樂·春歸何處作者簡介

黃庭堅(1045一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又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四年(1067)進士,以校書郎為《神宗實錄》檢討官,遷著作佐郎。後以修實錄不實,遭到貶謫。黃庭堅為蘇門四學士之一,是江西詩派的開山祖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擅文章、詩詞,尤工書法。作品有《山谷集》附詞一卷。 [14] 
參考資料
  • 1.    朱德才,楊燕.《唐宋詩詞》.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2:154-155
  • 2.    艾治平.《宋詞名篇100講》.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11:101
  • 3.    包傑.《宋詞意譯新探》.上海:學林出版社,2008:46
  • 4.    姜鈞.《宋詞大鑒賞》.北京:外文出版社,2012:106
  • 5.    王昶著,詩詞曲名句賞析,商務印書館,2015.10,第345頁
  • 6.    林霄.《唐宋元明清名家詞選》.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2005:112
  • 7.    倪木興.《唐宋詞精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71
  • 8.    廣東、廣西、湖南、河南辭源修訂組,商務印書館編輯部.《辭源·第四冊》(修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2720
  • 9.    徐榮街,朱宏恢.《唐宋詞百首譯註》:徐州師範學院,1978:98
  • 10.    趙明華.《宋詞原來可以這樣讀》.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4
  • 11.    黃墨谷.《唐宋詞選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66-167
  • 12.    劉建勳.《唐宋詞華章便覽》.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6:169
  • 13.    雅瑟.《宋詞三百首鑑賞大全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161
  • 14.    程帆.《宋詞三百首鑑賞辭典》.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11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