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深渡鎮

鎖定
深渡鎮,隸屬於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地處歙縣東南部,東與昌溪鄉武陽鄉相鄰,南與小川鄉、森村鄉相連,西與坑口鄉、徽城鎮毗鄰,北與北岸鎮、霞坑鎮接壤, [5]  行政區域面積94.02平方千米。 [6]  截至2019年末,深渡鎮户籍人口為22987人。 [6] 
唐至宋,屬孝女鄉;1984年底,撤鄉設立深渡鎮;1992年2月,撤區並鄉,定潭、棉溪2鄉併入深渡鎮;2004年12月,漳潭鄉併入深渡鎮。 [5]  截至2020年6月,深渡鎮轄2個社區、10個行政村, [7]  鎮人民政府駐深渡社區。 [5] 
2019年,深渡鎮有工業企業24個,其中規模以上1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個。 [6] 
中文名
深渡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安徽省黃山市歙縣
地理位置
歙縣東南部
面    積
94.02 km²
下轄地區
2個社區、10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深渡社區
電話區號
0559
郵政編碼
245231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皖J
人    口
22987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深渡鎮歷史沿革

唐至宋,屬孝女鄉。
元至清,隸屬三十一都、三十六都。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設深渡鎮。
民國三十年(1941年),分設深渡鎮和安定鄉。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設深渡鎮、安定鄉,隸屬深渡區。
1952年8月,設深渡鎮和定潭等14鄉,隸屬深渡區。
1958年10月,隸屬北岸公社。
1959年2月,隸屬漳潭管理區。
1961年,設定潭公社隸屬深渡區公所。
1972年3月,設深渡公社。
1983年3月,撤銷公社設立深渡鄉。
1984年底,撤鄉設立深渡鎮。
1992年2月,撤區並鄉,定潭、棉溪2鄉併入深渡鎮。
2004年12月,漳潭鄉併入深渡鎮。 [5] 

深渡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深渡鎮轄2個社區、10個行政村:深渡、大茂、定潭、約源、昌中、淮源、九砂、綿潭、漳潭、漳嶺山、漳村灣、三源;下設27個居民小組、139個村民小組。 [5] 
截至2020年6月,深渡鎮轄2個社區、10個行政村:深渡社區、大茂社區、九砂村、定潭村、昌中村、約源村、漳潭村、漳村灣村、漳嶺山村、三源村、綿潭村、淮源村, [7]  鎮人民政府駐深渡社區。 [5] 

深渡鎮地理環境

深渡鎮位置境域

深渡鎮地處歙縣東南部,東與昌溪鄉武陽鄉相鄰,南與小川鄉、森村鄉相連,西與坑口鄉、徽城鎮毗鄰,北與北岸鎮、霞坑鎮接壤, [5]  行政區域面積94.02平方千米。 [6] 

深渡鎮地形地貌

深渡鎮境內大部分山脈屬於天目山餘脈,為扇形分佈的低山與少部分丘陵。山勢陡緩不一,西高東低,呈西東走向。境內最高峯彭澤尖,海拔830米;最低點九里潭新安江谷底,海拔115米。 [5] 

深渡鎮氣候

深渡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氣温16.5℃,無霜期年平均22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81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的6—7月。 [5] 

深渡鎮水文

深渡鎮境內主要河流有棉溪、昌溪,皆自北向南注入新安江。新安江由北向南,自坑口鄉入境,流往武陽鄉,境內長15千米。 [5] 

深渡鎮自然災害

深渡鎮主要有旱災、水災、地質滑坡等災害。水災主要發生在6—7月,較為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69年7月5日。旱災主要發生在8—9月,較為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78年,河水斷流,塘庫乾涸,農作物嚴重受災。 [5] 

深渡鎮自然資源

深渡鎮境內主要自然資源是豐富的地表自然水與藴藏較深的地下水資源。 [5] 
2011年,深渡鎮有耕地面積4147畝,其中水田1974畝,旱地2173畝。 [5] 

深渡鎮人口

2010年末,深渡鎮總人口2491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057人,城鎮化率12.3%。另有流動人口764人。總人口中,男性12928人,佔51.9%;女性11986人,佔48.1%;14歲以下3338人,佔13.4%;15—64歲18835人,佔75.6%;65歲以上2741人,佔11%。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4873人,佔99.84%;有苗、布依、傈僳、土家、黎、白6個少數民族,共41人,佔0.16%。2011年,人口出生率6.9‰,人口死亡率4.7‰,人口自然增長率2.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72人。 [5] 
2017年末,深渡鎮常住人口為21678人。 [1] 
截至2019年末,深渡鎮户籍人口為22987人。 [6] 

深渡鎮經濟

深渡鎮綜述

2010年,深渡鎮完成財政總收入1800萬元,比上年增長3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00萬元,比上年增長30%。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335萬元,增值税504萬元,企業所得税3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640元。 [5] 
2012年,深渡鎮財政總收入達2368萬元,同比增長29.1%;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033萬元,同比增長49.5%;招商引資達2.25億元;旅遊綜合收入9627.2萬元,同比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達9973元,同比增長15.4%。
2019年,深渡鎮有工業企業24個,其中規模以上1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個。 [6] 

深渡鎮農業

2011年,深渡鎮實現農業總產值11593萬元。 [5] 
深渡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506.5噸,其中谷物885.5噸,玉米621噸。經濟作物以茶葉等為主。2011年,茶園面積15691畝,茶葉產量456噸;桑園面積2708畝,蠶繭產量105噸。 [5] 
深渡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10800頭,年末存欄4643頭;家禽飼養量4.1萬羽,上市家禽3.4萬羽。2011年,水產品產量215噸。 [5] 

深渡鎮工業

深渡鎮形成以化工、絲綢、機械製造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工業總產值達到2.6億元;工業增加值5300萬元,比上年增長21%,佔生產總值的41%。2011年,企業32家,職工1120人。 [5] 

深渡鎮商業

2011年末,深渡鎮有商業網點23個,職工578人。2011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4800萬元,比上年增長11%。 [5] 

深渡鎮金融業

2010年末,深渡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43億元,比上年增長20%;各項貸款餘額0.28億元,比上年增長18%。 [5] 
深渡鎮

深渡鎮社會事業

深渡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深渡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153人,專任教師10人;小學10所,在校生479人,專任教師3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449人,專任教師6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5] 

深渡鎮文體事業

2011年末,深渡鎮有鎮綜合文化站1個,藏書4600多冊;農家書屋12個,藏書2萬多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等各類文藝創作人才達20人以上。2011年末,體育場地2處。5個村建有籃球場,2個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25%。 [5] 

深渡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深渡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21個,其中門診部(所)2個;病牀7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2.8張,固定資產總值794.1萬元。專業衞生人員78人,其中執業醫師28人,執業助理醫師3人,註冊護士38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3807人次。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8.26%。 [5] 

深渡鎮社會保障

2011年,深渡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240户,人數440人,支出79.2萬元,比上年增長24.6%,月人均150元,比上年增長21%。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728户,人數1123人,支出99.1萬元,比上年增長50.1%,月人均73.5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53人,撫卹事業費支出56.5萬元,比上年增長12%。敬老院1家,牀位5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70人。社區服務設施12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2個,社區服務站2個。2011年,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5%。 [5] 

深渡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深渡鎮有郵政網點1個,代辦所6個。徵訂報紙、期刊0.8萬份(冊)。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0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萬門,固定電話用户0.5萬户,電話用户普及率40%;移動電話用户0.1萬户,寬帶接入用户0.03萬户。 [5] 

深渡鎮基礎設施

  • 給排水
2011年末,深渡鎮有自來水廠1座,供水深渡、大茂兩個村。2006年起,逐年發展飲水工程,全鎮有10個村新建飲水工程,受益村民達75%以上。 [5]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深渡鎮有園林綠化面積10畝。 [5] 

深渡鎮交通運輸

2011年,深渡鎮境內縣級公路2條,大阜至深渡公路長9千米,南源口至深渡公路長30千米,鄉村公路4條,長約35千米。擁有黃山(深渡)至千島湖水上交通運輸線1條,長約36千米。 [5] 
衞星圖、地形圖、電子地圖

深渡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深渡鎮因新安江與昌源河水深,兩岸行人與物資過往憑渡船而得名。 [5] 

深渡鎮地方特產

  • 深渡包袱
深渡包袱,徽州風味小吃之一,實為水餃的一種,形似混沌,但個頭大於混沌而小於北方水餃,形狀酷似外出人所背的包袱,因此而得名。明清時行商多揹包袱旅行,創制出一種在餛飩皮上放上餡,捲包成如商人揹負的包袱形狀的小吃。這種小吃因為保持了徽菜原汁原湯的烹任技術,吃起來特別鮮嫩、香美。“深渡包袱”配湯食用,入水鍋煮熟撈出,餡中有火腿、香菇末,湯中除放熟豬油、醬油外,還有豬油渣末、葱、蒜、薑末,是一種方便的美味小吃。 [2] 
  • 深渡毛豆腐
深渡毛豆腐,徽州名菜之一,以其皮嫩味美而深受五湖四海賓客的喜愛。製作工藝比較複雜,需要恆温恆濕的條件,受季節影響較大,一般秋冬季節較多。但由於製作工藝的改善,保鮮技術的進步,夏天也可嚐到。食用方法:油煎,放入60克左右食用油,煎至兩面黃色並起皺時,調低火候,放入葱末,蒜末,辣椒醬等。

深渡鎮著名人物

  • 姚璉
姚璉(1301年—1368年),又名廷用,字叔器,漁梁人。弱冠師從徽州婺源縣(今屬江西)胡炳文(號雲峯)。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以文學舉為池州路學學正,旋授太平路學教授。江西行省平章星吉徵召為幕屬,後擢理問所知事。時值參政董摶霄收復杭州,進軍徽州、饒州。姚璉進獻《討伐十策》,董摶霄大奇。後以病辭官,隱居歙南深渡鳳池島,人稱“鳳池先生”。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十二月,朱元璋領兵十萬,經宣城至徽州。召故老耆儒,問以政事,賜尊酒、束帛,授官不就,事見明太祖御製《五倫書》。後攝紫陽書院山長,與宋濂、孫道安等名流友善。漁梁姚氏宗祠承澤堂(俗稱上姚祠)存有“龍興召對”匾(今藏歙縣歷史陳列館)。著有《鳳池山房集》、《一懶翁稿》。卒葬姚柏灣。
  • 朱啓鑾
朱啓鑾(1914年—1990年),化名張又新,深渡人。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天津南開中學、上海光華大學高中部、北京大學學生黨團支部書記。參加“一二九”運動,後奉派加入上海慈善團體。抗日戰爭期間,加入淞滬抗日遊擊隊。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秋,赴南京負責開闢中共年地下黨工作,對南京地下黨組織建立及發展貢獻極多。渡江戰役前夕,圓滿完成向江北解放軍總前委傳送敵軍江防部署重要情報任務。建國後,歷任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中共南京市委常務委員及宣傳部長、蘇州市副市長、南京航空學院院長、南京市人大常務委員會副主任、政協南京市第七屆委員會副主席,兼任中國古都學會副會長、全國太平天國史學會顧問、江南詩詞學會顧問、南京市陶行知研究會顧問。
  • 李濟仁
李濟仁,男,漢族,民國二十年(1931年)1月出生,深渡定潭村人,皖南醫學院附屬弋磯山醫院主任醫師、教授,1948年11月起從事中醫臨牀工作,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安徽省名老中醫。首批“全國500名老中醫”、首批國家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人指導老師、首批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牀家、首批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精擅內、婦科疑難雜症,尤擅痹病、痿病、腫瘤等頑疾治療,有《濟仁醫錄》等專著10餘部,論文百餘篇,並參編《內經》、《中醫基礎理論》等高等學校規劃教材。 [3] 
  • 張根桂
張根桂(1908年—1957年),又名躍粉,耀彩,字祥森,歙縣定潭人。家世業醫,遠祖張立仁(1550年—1598年)創勞力傷寒末藥,有疏風散寒,理氣和營、健胃寬中,滲濕利水之功。根桂12歲隨父學醫,20歲時即名噪故里,認為舌徵、脈象反映人體氣血陰陽邪正,擅治傷寒、熱病、時病,喜用經方大法,並常以針灸,草藥輔之,治療危重急症用藥峻猛,或味多,或量重,劑大力專,往往一劑奏效,人稱“張一帖”。並創立勞力傷寒末藥四季加 減法,因時論治,療效更佳。

深渡鎮榮譽稱號

2020年6月,深渡鎮被授予“第五屆安徽省文明村鎮”稱號。 [4] 
參考資料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205頁.
  • 2.    深渡包袱  .貴池政府網[引用日期2012-08-15]
  • 3.    李濟仁  .中華中醫網.2011-03-05[引用日期2013-11-07]
  • 4.    安徽省文明城市(城區)、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名單公佈  .安徽文明網[引用日期2020-06-21]
  • 5.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吳旭軍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安徽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4年10月:1603-1605.
  • 6.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 208.
  • 7.    深渡鎮2020年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