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

鎖定
1982年6月,深圳特區和非特區之間用鐵絲網修築了一道管理線,稱為“二線”。這道線把深圳分為特區內和特區內外,俗稱關內和關外,這條管理線就是深圳特區管理線。1985年3月通過國家驗收交付使用,全長84.6公里,沿線路面用花崗岩石板鋪成,路北側用高達3米的鐵絲網隔離。特區管理線是深圳經濟特區建設的歷史見證。
2018年1月6日,國務院同意廣東省“關於撤銷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的請示”。 [1] 
中文名
深圳特區管理線
外文名
Shenzhen special zone management
地理位置
深圳
氣候條件
亞熱帶

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源起

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建立緣由

1979年,中央決定在深圳舉辦特區。特區是什麼樣,大多數人只是覺得它像海外的出口加工區,那就是劃出一小塊土地,吸引外資建廠,產品出口,賺取外匯。由於引進加工區的原材料、機器設備、交通工具和生活用品等都是免税的,因此,要將其用高牆或鐵絲網與內地分開,以免走私。

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確定範圍和政策

1980年,深圳經濟特區的範圍確定了。這個特區比海外的出口加工區大多了,它的範圍是根據深圳一帶的地理特徵,以梧桐山、羊台山脈的大嶺古、打鼓嶂、大洋山等山脊劃線,面積有300多平方公里。
特區的範圍確定後,就要興建特區管理線(習慣稱為二線),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管理特區,更有利於特區外引內聯,為外商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利於在特區內實施一些特殊的經濟政策。管理線使用後,內地居民來深圳特區,只要是工作或日常需要,辦理一定手續即可;香港居民進入深圳特區,手續得以簡化,外商投資企業原材料、生產設備和生活日用品可獲得減免進口税

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建設

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測量

為了確定特區的面積,深圳市委託中國海洋直升飛機公司進行了航測,從1979年下半年到1980年初,中海直經過3次航測,計算出深圳經濟特區的面積為327.5平方公里。因此,二線建設在1980年8月底9月初就定下來了。

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設計

二線建設都是在人跡罕至的高山山脊,施工難度大;工程項目多,資金緊缺,使用單位多,工程相當複雜。深圳二線指揮部於1982年2月4日成立。指揮部成立後第一件事就是對二線進行設計。請廣東建築設計院、西南建築設計院、北京建築設計院、上海建築設計院、廣東水電設計院、中南設計院6家單位對特區管理線進行設計,然後進行評審,最後由武鋼設計院進行彙總。
二線全長84.6公里,東起大鵬灣的碼頭,西至珠江口的姑婆角碼頭。工程要求沿山脊設置高2.8米的鐵絲網,修建一條沿線巡邏公路,並輔以高壓供電、低壓照明、通訊、供水等設施。管理線設置仔角、鹽田、沙灣、布吉、白芒、南頭6個聯檢站、29個耕作口、163個崗樓、165個涵洞。共有85個單項工程,總預算1.15億元人民幣。二線的管理單位有口岸辦、海關、特檢、武警七支隊(1985年全國武警整編前稱武警廣東省支隊,下文簡稱七支隊)、武警市支隊。

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撥款

二線建設的預算這筆錢在改革開放初期算得上是一筆鉅款。中央決定,這筆錢由國家、廣東省、深圳市各出三分之一。國家的資金是國家計委、財政部和中國銀行拿出來的。深圳市的錢是市財政撥款。
二線建設資金有限,工程很多,1982年6月國務院對工期的批示是:兩年基本建成,第三年掃尾。將部分工程採用投資包乾的辦法:把二線使用單位的生活區交由各單位按照規定的圖紙自己去建設,指揮部給各單位各派出一名工程師,負責計劃、監督質量和進度。這樣指揮部可以集中精力抓好二線的主體工程:鐵絲網、巡邏公路、高壓線、6個聯檢站和1個收容所等設施。

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參加單位

1982年6月8日,二線工程開工。在二線建設中,參加的單位很多,有十六冶、廣東省土石方公司、華西公司、羅定道路公司、基建工程兵、七支隊等。施工高峯時有4000多人。羅定道路公司、基建工程兵轉業後成立的安裝公司、四公司、七支隊堪稱施工中的模範單位,在部隊營房建設、巡邏公路、鋪設電纜等諸多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貢獻。

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驗收

1984年5月,遵照國務院副總理谷牧的指示,由國家計委、國務院特區組、國務院口岸辦、公安部邊防總局等八個部門組成一個工作組,在廣東省建委、計委、特區辦、口岸辦、海關分局等單位配合下對深圳的二線建設情況進行了調查,將情況給國務院寫了一個《關於深圳市經濟特區二線工程情況彙報提綱》。谷牧副總理批示同意這個報告,所差2000萬元還是由國家、省、市三家各出三分之一,四季度由國家計委組織驗收。
1984年第四季度,由國家計委副主任王德英牽頭,國務院特區組、國務院口岸辦、公安部邊防總局、海關總署衞生部、勞動人事部、農牧漁業部八個中央單位以及省市有關單位三十餘人組成的驗收委員會用了兩天時間,對深圳特區二線工程共計85個單項進行考察、驗收。其中評為優良的有16個單項,佔總數的20%;評為合格的69個單項,佔總數的80%,工程總評為合格。驗收委員會評論工程時一致認為:整個工程建設速度快,質量好,投資緊。國家計委基建綜合局局長林輝正説:“我參加過很多國家工程的驗收,都能找出很多問題,這次看了二線的工程,我很滿意,感到深圳建設有能人。”廣東省副省長楊德元視察後給予充分肯定,讚揚説:“二線建設搞得好,保護了我們的經濟特區。”

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意義

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效果

二線自1986年啓用,實踐證明,黨中央、國務院這一決策對促進深圳經濟特區持續、快速、穩定發展,保持特區內良好的社會治安,保證改革開放政策在特區內的順利實施,減輕邊境一線的壓力,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二線保留——政治意義大於經濟利益

有關二線撤消或北移的問題,2000年6月國務院組成了國家體改委、公安部、國家海關總署人員參加的調研組,在深圳進行了為期一週的調研,調研結果是: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並不影響深圳的經濟發展,深圳經濟的成功經驗已充分證明這一點。特區內外税收政策沒有什麼差別:一是海關税一樣;二是國税一樣;三是地税一樣,國家並沒有什麼傾斜政策,不會制約深圳市的經濟發展。因此,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暫時不能撤,政治意義大於經濟利益。調研組還認為,即使二線不存在,為了維護國家的安寧和香港的繁榮穩定,國家將深圳作為邊境地區的管理方式也不可能因此而消失。

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爭議

2003年3月,北京,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又有代表聯名提出建議撤銷經濟特區管理線(即二線)。其實,早在2000年春季,深圳“兩會”和廣東省“兩會”,就不斷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就此提出多份議案和提案。2001年6月,國務院體改辦特區司聯合公安部、海關總署等部門,組成“深圳二線北移調研組”南下深圳,經過一週的實地調研,得出結論:“二線作用不小,暫不能撤!”
隨着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以及粵港澳經濟一體化的提出,不僅二線舊話重提,就連粵港澳邊境一線的改革通關也成為各方議政熱點,僅廣東省“兩會”和深圳市“兩會”代表的議案、提案就近10份之多。
有提案稱,二線不宜撤。因為二線為維護深圳、珠海特區及港澳地區繁榮穩定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但也有不少委員認為,二線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特區與內地的人員及貨物的交流,制約了特區建設的發展,為了“適應中國加入世貿後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的進一步發展”,為了“經濟特區與內地其他地區市場經濟的公平競爭性”,應該撤銷二線。
還有部分委員認為二線應北移擴大,將深圳市龍崗、寶安兩區納入特區內。這樣才有利於深圳的可持續發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擴展深圳的發展空間。

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二線五大症結

1、現行管理跟不上特區經濟發展的要求。進出特區的人員、車輛逐年增多,特區內的建設不斷向外擴展,導致人、物大進大出與通關緩慢的矛盾,開放形勢與封閉管理的矛盾越來越突出。
2、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對機動車輛進出經濟特區查驗證制度反映強烈。
3、辦理邊防證方面存在的問題比較突出。羣眾辦理邊防證手續複雜,也滋生一些不正之風。
4、耕作口的管理方式不便於羣眾的進出、生產和生活。
5、實行《機動車輛進入特區優檢證》制度不利於密切黨羣關係。

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改革

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中央軍委批准改革

廣東省公安邊防總隊總隊長張崇德指出,深圳、珠海一二線分別自上世紀50年代初和80年代中期設立以來,為粵港澳邊境地區的安全穩定以及經濟特區的蓬勃發展,特別是香港、澳門的順利迴歸祖國作出了巨大貢獻。但隨着形勢的變化發展,特別是中國加入WTO後,邊防的管理模式、思想理念、工作制度都不太適應社會的需要,給人民羣眾帶來不便。特區成立之初到現在,每天進出的人流量增加了40倍,車流量增加了80倍,形勢變化了,任務變化了,管理模式也應該改變。因此,本着方便羣眾和保證安全的原則,進一步適應“大通關”要求,創造快捷高效的口岸環境和寬鬆、和諧的邊防環境,2003年4月11日,國務院、中央軍委正式批准廣東邊防推出的重大改革。

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9條內容

1、簡化辦證手續,內地居民前往深圳、珠海憑身份證直接申辦1年有效《中華人民共和國邊境管理區通行證》,取消介紹信等手續;
2、部分羣體免辦《中華人民共和國邊境管理區通行證》進入深圳、珠海特區。60歲以上男性公民、55歲以上女性公民直接憑居民身份證進入深圳、珠海特區;
3、取消《機動車輛進出經濟特區查驗證》及每車3元收費;
4、取消《車輛進入特區優檢證》及每年120元查驗管理費,實行《進入深圳、珠海特區特別公務車證》;
5、取消深圳、珠海兩地往返客運船舶人員的檢查;
6、放寬二線耕作口的通行限制,實行24小時通行;
7、取消沙頭角邊境特別管理區宵禁,區內實行24小時通行;
8、取消省內自定的下海作業證,在深圳、珠海周邊海域從事近海放排、養殖作業的羣眾憑身份證(深圳、珠海以外居民憑邊防證)下海作業;
9、放寬部分地段和海域“上山”、“下海”旅遊限制,深圳鹽田南澳等海域可劃定海上旅遊區,珠海萬山、桂山、擔杆休閒漁業摩托艇的馬力可適當放寬限制。

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特區一體化

2010年7月1日,對於工作生活在深圳龍崗、寶安兩區的人們而言,這天註定是個難以忘懷的日子。從這一天開始,深圳經濟特區面積擴容接近5倍,龍崗、寶安正式成為特區的一部分,深圳進入一體化的全新時代。
2010年5月27日,國務院作出批覆,同意將深圳經濟特區範圍擴大到深圳全市,將寶安、龍崗兩區納入特區範圍。批覆要求深圳做好特區範圍擴大後的統籌規劃工作,更好地發揮深圳經濟特區在新時期對全國深化改革開放、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示範和帶動作用。
7月1日,中國共產黨的89歲生日,建立30週年的深圳經濟特區迎來了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事件:自這一天起,深圳經濟特區範圍從原來的福田、羅湖、南山、鹽田四區延伸到全市,特區面積從327.5平方公里擴大至1952.8平方公里,深圳發展邁進了“大特區”時代。
當天上午,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市民中心廣場隆重舉行擴大深圳經濟特區範圍慶典。10時,在莊嚴的國歌聲中,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彭森專程來深,宣讀了國務院《關於擴大深圳經濟特區範圍的批覆》。
一個讓深圳人翹首已久的“大特區”誕生了!從而為深圳在下一個30年的大發展、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先進城市掃清了障礙,為深圳在更大空間和平台上發揮示範帶動作用,繼續在中國改革進程中承擔更大使命奠定了基礎。
因為“大特區”誕生了,深圳經濟特區一體化大大提速,兩年多的變化讓生活在寶安、龍崗兩區的居民們喜笑顏開:地鐵通了,家門口坐地鐵出行更方便;房子新了,城區景觀繽紛多彩;公園、學校、醫院多了,生活越來越綠色宜居……深圳,正經歷着從“大特區”到“新特區”的歷史“蝶變”。 [2] 

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撤銷

2018年1月15日,國務院關於同意撤銷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的批覆。
你省《關於撤銷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的請示》(粵府〔2017〕88號)收悉。現批覆如下:
一、為促進深圳經濟特區一體化發展,結合特區建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使命新任務,同意撤銷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
二、你省和深圳市要認真做好經濟特區管理線撤銷相關工作,並以此為契機,實施深圳全市域統一的城鄉規劃建設管理,進一步優化城市功能佈局,完善交通基礎設施,推進節約集約用地,強化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有序提升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水平,實現更高質量的城市化,為新時期超大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運營積累經驗、當好示範。
三、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撤銷後,要進一步加強粵港邊界一線管控,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確保粵港邊界持續穩定。
四、國務院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支持廣東省和深圳市做好撤銷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相關工作。
國務院
2018年1月6日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