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深圳市西部公共汽車有限公司

鎖定
深圳市西部公共汽車有限公司(SHENZHEN WESTERN BUS CO.,LET)簡稱西部公汽或西部公交(WESTERN BUS),公司註冊資金人民幣5億元,經營範圍為公共汽車客運和興辦實業。該公司成立於2007年9月19日,它是經深圳市人民政府授權批准成立的一家股權多元化、專業化、區域性的公共交通客運企業。
公司名稱
深圳市西部公共汽車有限公司
外文名
SHENZHEN WESTERN BUS CO.,LET
成立時間
2007年9月19日
總部地點
深圳市
經營範圍
公共汽車客運和興辦實業
員工數
16000多人(2009)
公司性質
公共交通客運企業
公司地址
深圳市寶安區寶城115區客運中心

深圳市西部公共汽車有限公司成立背景

深圳西部公汽M365線 深圳西部公汽M365線
改革開放之初,隨着深圳經濟的迅猛發展,城市規模和人口急劇膨脹,深圳原有的公交系統已遠遠不能滿足市民的需求。而這時的特區政府剛成立不久,百業待興,而財力有限。因此,深圳公交便走上了與國內其他大中城市截然不同的一條道路,即:政府指導、市場化的運作模式。該模式積極鼓勵民間投資,主要採用線路招投標的形式授權公交線路經營。它使深圳公交在政府投入較少的情況下取得了較快發展。
至2007年,全市共形成了38家公交企業,其中絕大部分是民營企業。他們為特區內外的公交服務做了大量工作,較好滿足了市民的日常出行需求,為深圳市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但是,隨着時代的發展,特區內外一體化進程的加快,該模式的弊病也逐漸明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公交覆蓋率較低,偏遠地區公交服務缺乏或不足。
2.營運秩序混亂,主要體現在客流量較大的區域。
3.事故率較高,交通安全缺乏保障。
4.服務質量較低,主要體現在特區外。
造成上述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市場化運作模式與公交公益性需求的嚴重背離。深圳公交企業多數是民營企業(不享受或少量享受財政補貼),主要以盈利為導向,不可能很好地兼顧市民的公益需求。因此,要改變上述公交亂相就必須從根本上解決市場化這一運作模式。
同時,隨着燃油等公交經營成本的上升,深圳公交票價的降低、廣大市民對公交服務質量的不滿和整個社會要求政府便民、利民、惠民的大趨勢,原有的市場化經營模式已經難以維繫。當然,還有一點原因是深圳市財力的增強。
2007年下半年,深圳市終於決定將特區內已成功實踐的公交特許經營制度推廣至特區外,在全市範圍建立公交區域特許經營制度,將特區外原有的分散公交企業進行重組專營改革。該項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將原來的38家公交企業整合為國資相對控股的3家企業(巴士集團、西部公汽、東部公交),分別負責特區內、寶安龍崗的公交專營,跨專營區域的線路實行3家競標,形成一個既相對統一又相對競爭的公交經營新格局。與之相配套的是政府對這3家企業實行以“成本規制”為基礎的財政補貼,實行微利經營。2010年1月26日,深圳市公交資源整合正式完成。
深圳市西部公共汽車有限公司便是在這樣的歷史環境下應運而生的。

深圳市西部公共汽車有限公司經營規模

2007年9月,西部公汽成立時授權擁有160多條公共大中小巴線路、2800多台營運車輛。
至2009年底,擁有190多條公共大中小巴線路、3911台營運車輛,員工16000多人。

深圳市西部公共汽車有限公司管理架構

西部公汽採用“本部-分公司-車隊”的三層次管理架構。四個分公司分別是:
一分公司,又稱新安分公司,負責新安、西鄉片區的公交經營;
二分公司,又稱沙井分公司或福永事業部,負責沙井、福永、松崗片區的公交經營;
三分公司,又稱光明分公司或石巖事業部,負責石巖、公明、光明片區的公交經營;
四分公司,又稱龍華分公司,負責龍華、觀瀾片區的公交經營。

深圳市西部公共汽車有限公司經營理念

西部公汽核心價值觀:“誠信服務、開拓創新、和諧發展、注重效益”
經營理念:“規範運作、高效運轉、安全營運、優質服務”
經營目標:立足深圳寶安,對外拓展,通過構建設施均衡、管理統一、運行協調、適度競爭的一體化公共交通系統,為廣大市民提供便捷、舒適的一體化公交服務。
參考詞條:深圳公交

深圳市西部公共汽車有限公司股權構成

寶安區投資管理公司33.5%;
中南運輸集團25%;
安道運輸集團17%;
恆譽光明運輸有限公司10.2%;
新通寶運輸有限公司6%;
巴士集團5%;
運發實業總公司3.3%。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