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淮麥18

鎖定
淮麥18號是江蘇省淮陰市農科所利用豫麥13號為母本、魯麥14為父本選育而成的半冬性小麥品種。 [1]  [3] 
淮麥18屬半冬性中早熟類型,幼苗苗壯,分櫱力強,成穗數較多,株型緊湊,葉片上衝,劍葉挺,株高85釐米,抗倒性好,全生育期235天。長相清秀,穗層整齊,結實性好。成產三因素協調,一般畝成穗40-45萬,每穗30-40粒,千粒重40-44克,籽粒白皮角質。 [2] 
中文名
淮麥18
審定編號
國審麥2001005
品種來源
豫麥13×魯麥14
作物名稱
小麥
選育單位
江蘇省淮陰市農科所

淮麥18選育過程

1990年配組,編號為90029。該組合從子一代開始即表現出較好的優勢:1991-1993年連續單株選擇,1994年該組合各系在選種圃中表現分櫱性強,抗寒、抗病、產量性狀突出,當年混收幾十個株系進入鑑定圃。1995年鑑定圃參試23個品系中,該組合產量突出,前6位均為該組合的各個系,其中90029-2-4-2系表現抗寒、抗倒、大穗,綜合性狀好,被推薦參加徐淮地區聯合鑑定。在徐淮聯鑑中表現突出,1996年被推薦參加黃淮地區預備試驗,亦表現較好。1997年被同時推薦參加江蘇省淮北片小麥區域試驗及國家黃淮南片大區區域試驗,出圃代號為淮陰9628。1999年8月通過江蘇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2] 

淮麥18特徵特性

  • 農藝性狀:淮麥18屬半冬性中早熟類型,幼苗苗壯,分櫱力強,成穗數較多,株型緊湊,葉片上衝,劍葉挺,株高85釐米,抗倒性好,全生育期235天。長相清秀,穗層整齊,結實性好。成產三因素協調,一般畝成穗40-45萬,每穗30-40粒,千粒重40-44克,籽粒白皮角質。 [2] 
  • 抗性:據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兗所鑑定,淮麥18號高抗小麥白粉病,中抗小麥紋枯病,中感小麥赤黴病。淮麥18號抗寒性好,抗倒性強。經江蘇省農科院糧食所鑑定,淮麥18號耐濕性較好,在白皮品種中抗穗發芽性較好。 [2] 
  • 品質特性:經南京經濟學院測定,淮麥18號蛋白質含量13.3%,濕麪筋含量27.9%,沉降值34毫升,麪糰形成時間2.5分鐘,穩定時間9.5分鐘,斷裂時間10.5分鐘,綜合評價值54分,優於當前淮北大面積種植品種。 [2] 

淮麥18產量表現

1997-1998年度淮麥18號參加江蘇省淮北片小麥區域試驗,8個點均表現增產,平均畝產358.48千克,比對照陝229增產18.3%.達極顯著水平,居參試11個品種之首。同年參加全國黃淮大區區域試驗,四省19個點有17個點增產,平均畝產365.4千克,比對照豫麥21增產10.61%,達極顯著水平,居參試品種第2位。1998-1999年繼續參加江蘇省淮北片小麥區域試驗,8個點有7個點增產,平均畝產488.86千克,比對照陝229增產12.54%,差異極顯著,居參試品種首位。同年在黃淮大區區域試驗,四省15個點均增產,平均畝產482.3千克,比對照豫麥21增產16.99%,亦居參試品種首位。1998-1999年參加江蘇省區域試驗的同時參加生產試驗,5個點均增產,平均畝產460.04千克,比對照陝229增產11.04%。 [2] 

淮麥18適種區域

淮麥18號適於江蘇淮北地區及黃淮麥區中高肥力早中茬口種植。 [2] 

淮麥18栽培技術

  1. 培肥地力,施足基肥。淮麥18號較耐肥、適宜在中、高肥力早中茬口地種植。為滿足高產、高品質、高效益的裁培霜要,增施有機肥,畝施有機肥2500-3000千克,培肥地力。並施足基肥,畝施尿素25-3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硫酸鉀10千克,為提商小麥品質,減少化肥用量,實現無公害生產,大力推廣應用生物肥料。播種前用生物高效複合菌肥0.5千克拌種8-10千克。 [1] 
  2. 精細整地,適期播種。旱茬過分疏鬆,稍茬濫耕濫種是大面積麥類生產上影響播種質量存在的主要問題,旱地整地要達到上無坷垃,下無卧垡,上滿下實的基本標準。特別是旋耕整地,一定要杷深、耙透、把實。稻茬麥先開溝爽水,破茬晾曬,最後免耕條播一次性憲成,淮麥18號播幅寬,從10月初到10月中旬均可播種,秋播遇乾旱,可提前造墒播種或播後潼溉,確保播全苗。 [1] 
  3. 擴行減苗,精量播種。降低播種量,建立合理的羣體起點,是羣體質量栽培的關鍵。條播畝播種量6-8千克同時擴行減苗,行距擴大到25釐米,高產田擴大到30釐米,黏壤早中茬旱地基本苗控制在12-15萬苗、稻茌麥控制在15-18萬苗,晚茬麥基本苗增到20-25萬苗,適期播種的實行低播量精量均勻播種,改善麥田中後期通風透光條件,提高光合效率,最大限度發揮邊際效應優勢。 [1] 
  4. 精淮追肥水。越冬前,12月上中句追施苗肥促平衡生長,鞏固主莖及低位分櫱生長,畝施尿素1-5千克,滿足戚穗莖櫱對營養的需求。3月下旬至4月初小麥拔節孕穗期,主攻拔節孕穗肥水,畝施尿素10千克提高成穗率,主攻大穗多粒。對未用苗肥的田塊,在小麥基部第一節間定長後畝施高濃度複合肥15千克,商效複合藹肥0.5千克作拔節肥,在葉能餘數了葉左右,由施尿素5千克左右作孕穗肥,並燒足水、提高肥料利用率,實行肥水齊攻,在抽穗揚花期,結合治蚜防病。進行藥肥混噴,畝用惠滿豐150毫升加活力素7iμ對水噴施,確保小麥後期活熟到老不早衰。 [1] 
  5. 及時防治病蟲害。在小麥起身拔節期,小麥紋枯病發病率達到20民時,用5%井崗黴素水劑200-250毫升對水50千克,向麥苗莖部粗噴霧。使藥液琳到發病部位上。重病田隔7-10天再噴一次。小麥拔節後用粉鏽寧預防小麥鏽病一次。在抽穗至揚花期主動出擊由用20,粉鏽寧25-30。10%毗蟲啉10克防治小麥赤攆病、小麥白粉病和蚜蟲。從抽穗至揚花期間陰雨天氣多、田間濕度大,需要在第1次用藥後5-7天再用一次。 [1] 
  6. 健全溝系,排澇降漬。淮麥18號播種後,要立邸開好田間排瀠溝。做到溝溝相通,能淮能排,以創造優質麥適宜生長的生態環境,從而減輕漬害和病蟲危害程度。 [1] 
參考資料
  • 1.    周文富.淮麥18號高產栽培技術[J].種子科技.2001:307
  • 2.    顧正中、孫蘇陽、夏正華、丁雪蕙、張雲峯、劉友華、紀風高.淮麥18號的迭育及特徵特性[J].江蘇農業科學.2000:21
  • 3.    呂以忠、滕金平、陳春、楊國友.密度、肥料對“淮麥18”產量及羣體質量的影響[J].上海農業科技.200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