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淮陰驛

鎖定
我國古代交通不發達,信函、公文都是派人騎馬遞送,於是便在各地設置驛站遞鋪,為傳遞公文的人和來往官員提供食宿和車馬休息的處所。驛站的設置最早應始於漢代。
中文名
淮陰驛
時    期
驛站的設置最早應始於漢代
功    能
提供食宿和車馬休息的處所
地    點
在山陽縣(今淮安市)境內

淮陰驛簡介

元代淮安府路轄有四個驛站,在山陽縣(今淮安市)境內驛站名為“淮陰驛”,明代淮安開始設遞鋪,專司傳遞信函和文件。到了清代同治年間,淮安設有遞鋪為:府前總鋪,東部辛甸北鋪、劉伶台鋪、柳浦灣鋪、姚家蕩鋪;西路楊家廟鋪、武家墩鋪、黃家集鋪、順城集鋪、越城輔、周橋鋪、蔣壩鋪;南路十里亭鋪、三鋪、涇河鋪、黃鋪,北路板閘鎮;中路新城頭鋪、田家莊鋪、胡家莊鋪、袁家溝鋪、拔鋪、永豐莊鋪、小墳鋪、瓦子灘鋪、娘子莊鋪。

淮陰驛淮陰驛的歷史

淮陰驛的設置,始於宋,原在舊城西望雲門外,“明天順中建在運河西岸皇華亭地方,後移建”(同治《重修山陽縣誌》)淮陰驛,“設運河東岸南角樓北,城牆腳下”。由於明清兩代漕運的興盛,淮陰驛幾經重修和擴建,頗具規模。
據同治《重修山陽縣誌》記載,“淮陰驛門前,舊有牌樓一座,照壁一道,朝南大門三間;朝東大棚十六間,內磚砌板槽十三張,朝西大棚十間,內磚砌板七張,煮料豆鍋兩眼;朝南馬神殿三間,朝南上房三間,草亭一間,朝南廚房二間;朝東住房七間,朝南住房三間。”按照朝廷編制額定,淮陰驛內常設“遞馬九十五匹”,“公文夫十二名”、“報船三隻,水手六名,水夫一百四十五名,旱夫四十七名,馬伕七十四名,鋪兵六十二名。”至乾隆元年,淮陰驛實存遞馬七十八匹,船三隻,水手六名,公文夫十二名,水夫一百三十九名,旱夫四十一名,馬伕六十九名。
到了清代光緒二十五年(1899),郵傳部設郵政局子山陽,新的郵政事業代替了古老落後的驛站,淮陰驛也就失去了作用,被拆毀了。解放後在其舊址建立了淮安植物油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