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淥江

鎖定
淥江,又名淥水。淥江河,屬湘江一級支流,發源於江西楊歧山千拉嶺南麓,西流經過醴陵市,淥口區,在淥口鎮匯入湘江。它的流域面積5675平方公里,幹流長度168公里。和發源於湘贛邊界的瀏陽河,洣水,耒水,習慣上稱作湘東“小四水。其主要支流有鐵水(淥江最大支流)、澄潭江
淥江發源於江西省楊歧山,全長168km,流經了株洲、醴陵市的主城區,流域面積廣,極大地造福了兩岸人民。
淥江歷史悠久,這裏正是1906年萍瀏醴起義爆發的時候,西路軍總統李香閣率領數千農軍打醴陵攻城的誓師地和出發地。
中文名
淥江
外文名
Lu River
別    名
淥水
淥江河
所屬水系
湘江
地理位置
湖南省
河    長
168 km
流域面積
5675 km²
發源地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水江鄉新村石嶺下
主要支流
鐵水
平均流量
31.30億立方米
流經地區
萍鄉市、醴陵市、淥口區
現任河長
隋忠誠(2022年4月) [3] 

淥江幹流情況

淥江是醴陵境內的主要河流,是湘江的一級支流,發源於江西楊歧山,在淥口區淥口鎮匯入湘江,全程168.8公里。淥口鎮在1959年前屬於醴陵管轄,除江西境內的部分,淥江在醴陵境內的實際流程約為一百五十公里,故號稱 “三百里淥江”。 [1] 

淥江水文特徵

淥江 淥江
淥江干流發源於江西省萍鄉市赤自擠白家源,它違背江水東流的自然規律,拐過九道十八灣流經萍鄉、醴陵、淥口區、在淥口區淥口向西流入湘江,是湘江的主要支流之一。淥江全長160.8km,在淥口區境內長63.73km。淥江為接納沿線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的納污水體。近五年來,全市淥水平均流量為99.2m3/s,最小流量為84.5m3/s;年平均徑流量31.30億m3,年最小逕流量26.72億m3。 [2] 

淥江南川河

南川河,是湖南瀏陽市南區的一條河流,也是淥江的一條重要支流。在瀏陽與江西省萬載縣交界處的羣山之中,有一個風光旖旎的湖泊,這就是金鐘湖。金鐘湖清澈的湖水經由改江流入我市境內,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一路不斷吸收支流,匯成南川河。南川河是瀏陽市三大河流之一,它流經瀏陽市文家市、中和、澄潭江、大瑤、金剛鎮五個鄉鎮,然後進入醴陵境內,注入淥江。
南川河全長75公里,在瀏陽市境內長61.4公里,流域面積66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水量5.33億立方米,水能藴藏量0.88萬千瓦,佔全市的6%。
澄潭江 澄潭江

淥江流域概況

淥江地質地貌

淥江流淌在我國廣大的東部第三級階梯上。總體位於湖南省東部的丘陵區。西流位於淥口區境內,羅霄山脈西麓,南嶺山脈至湘贛湘東的傾斜地段上,大部為山地和低矮的丘陵,小部分為平原;東流位於醴陵市區,流入湘江,海拔低,多在100m以下。

淥江流域氣候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熱充足,風向冬季多西北風,夏季多正南風,無霜期在286天以上,年平均氣温16°C至18°C,適於進行淡水養殖,是名副其實的膏腴之地

淥江旅遊開發

狀元洲
狀元洲是湖南省醴陵市的一處風景名勝,歷來為醴陵八景之一,稱為“狀元芳洲”。 坐落在淥江之中,洲呈紡錘狀,長約500米,寬約100米,明時為菜園,清朝時闢為桑園。公元1925年淥江橋建成,造引橋與洲相連。據説醴陵有古讖雲“洲過縣門前,醴陵出狀元”,故取名“狀元洲”,惜醴陵一直未出過狀元。明唐寅有詩詠狀元洲:“筆峯斜峙淥江中,兩道文光湛碧空。汀草煙含宮錦綠,岸花光映杏園紅。爭誇靈傑光年盛,共擬昌期此日逢。古讖久虛終必應,迅雷何日起魚龍。”州上原有楹聯雲:“狀元洲邊有舟,舟行洲不行;文筆峯上生楓,楓動峯不動。”(狀元洲、文筆峯、淥江橋均為醴陵名勝)。上世紀80年代在洲尾造狀元閣
淥江橋
淥江橋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地處醴陵市城南,始建於南宋年間,原為木墩木樑結構。1924年經醴陵富紳陳盛芳倡議建石拱橋。1925年竣工,全橋用麻石建成,康有為橋題寫“淥江橋”三字,傅熊湘撰寫淥江橋碑文,刻嵌於下首橋側。同時造引橋與洲相連橋,該洲名曰“狀元洲”
南宋寶佑年間始建石墩木樑橋長200米高17米,寬5.3米,橋成至清,曾7 次毀於火,14次毀於水,1918年軍閥縱火將橋燒燬,1924年重修,全長190米,寬8米,高12米,最大跨徑16米,基深14米,並於橋中建支橋接通狀元洲,支橋長45米,6孔。
三大特色:
淥江橋 淥江橋
一,橋的跨度大,是2018年為止湖南省境內保存最好、跨度最大的石拱橋。 二,有保存完整的名人所題橋名橋碑。 三,文字史料詳實,從明代至民國的《淥江橋記》就有十一種之多。
淥江橋是醴陵的第一大民橋,也是1949年前,全國少數幾座縣級民修公助的大型石拱橋之一。淥江橋建橋至2018年已有800多年的歷史,自古為交通要津。據《醴陵縣誌》記載:淥江橋不可一日無,也非一州一道之關係。江楚衢途往來商旅輪蹄絡繹莫不向渡於此。淥江橋仍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醴陵城南北交通的咽喉。醴陵歷為吳楚要衝,且連通南北。南宋前,交通常阻於淥水。南宋紹興六七年間(1136-1137),湖南安撫使趙善俊奏停淥水渡錢,説明當時有渡無橋。乾道九年(1143)正月三十日,詩人范成大(後任參知政事)經萍鄉到醴陵,作《題醴陵驛》五律,有“淥水橋邊縣,門前柳已黃。人稀山木壽,土瘦水泉香”之句。在所著《驂鸞錄》中稱:“比年新作橋”。橋名“淥水”,可見橋建於乾道早中期。此後的800年間,毀於水14次,毀於火5次,毀於兵4次;宋修2次,元修1次,明修7次,清修13次,民國時修1次。

淥江橋樑涵洞

淥江株洲

S211 株洲淥水大橋
淥江大橋

淥江醴陵

石亭大橋
醴泉路 江源大橋
江源路-瓷城大道西山大橋
中山南路 淥江橋
青雲北路-青雲南路 醴陵大橋
醴泉路 醴泉路
京廣線 淥水大橋

淥江歷任河長

隋忠誠(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2022年4月任淥水河長。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