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淋溶侵蝕

鎖定
淋溶侵蝕是降水或灌溉水進入土壤,受重力作用沿土壤孔隙向下層運動,將溶解的物質和未溶解的細小土壤顆粒帶到深層土體的過程。淋溶侵蝕能導致土壤養分損失,土壤理化性質惡化,使土壤肥力下降 [1] 
中文名稱
淋溶侵蝕
英文名稱
leaching erosion
定  義
土壤中多種植物營養物質被下滲水溶解淋失,導致土壤肥力退化的過程。
應用學科
水利科技(一級學科),水利水土保持(二級學科),水土流失(水利)(三級學科)
中文名
淋溶侵蝕
外文名
leaching erosion
應用學科
水利科技,水利水土保持
定  義
土壤肥力退化的過程

目錄

淋溶侵蝕分佈

淋溶侵蝕主要分佈於年降水量超過600毫米的地區 [1]  淋失的強度與土壤特性和水文氣象條件有關,同時也受上地利用狀況的制約。一般土層越薄、土質沙性越大、土壤易溶鹽分含量越多,淋溶侵蝕越嚴重。富含腐殖質黏粒的土壤,吸收性能強,水穩性團粒結構好,保水保肥力高,淋溶侵蝕較弱。雨量充沛,排水通暢的地區淋溶作用較強,灌水量和化肥使用量過大的農田,淋失量也較大。植物養分淋失量還與這些物質的特性有關,磷酸鹽活動性差,多被土壤黏粒表面吸附,淋失量和淋溶深度有限,主要隨土壤物理淋溶而損失。呈硝酸鹽亞硝酸鹽的氮素,可溶性強,淋失容易,淋溶深度可達2〜10米。 [1] 
淋溶侵蝕源於地表水入滲過程中對土壤上層鹽分和有機質的濃解和遷移 [1]  ,水分在這―過程中主要以重力水形式出現。當地下水位低、降水連較少時,淋溶強度較小;當地下水位高或降水較多時,尤其在有灌溉條件的地區,淋溶強度大,不僅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更會使土壤鹽分和有機質進入地下水中,構成新的污染源。中國西北黃土區因土質以粗粉砂為主,土壤孔隙度達45%〜50%,並且有大孔隙和垂直節理,十分利於降水和地表水的下滲,因此淋溶侵蝕比較嚴重,不僅造成土壤肥力下降,而且破壞土壤結構,促進機械潛蝕作用的發生,造成黃土塌陷 [1] 

淋溶侵蝕危害

淋溶侵蝕一般不易被人們察覺,但其危害不可忽視。它不僅使土壤肥力減退,作物產量降低,導致區域內物種多樣性退化,惡化生態壞境,而且還會污染水源,惡化水質,直接影響人畜飲用水。同時,被植物養分污染的河流或湖泊,由於藻類大量繁殖生長,水中有效氧含量下降,魚類和其他水生生物也會受到影響 [1] 

淋溶侵蝕控制

對淋溶侵蝕的控制,迄今尚無特別經濟有效的方法 [1]  。一般的水土保持措施和土壤管理,能減少地表徑流,增加水分滲透量,但滲透量的增加就意味着土壤淋溶的增強。從理論上講,應調節肥料的使用量,儘量使肥料中的植物養分多為作物所吸收,以免有過剩養分遭受淋失,在淋溶侵蝕比較嚴重的地區,除要改進施肥方法和灌溉技術之外,還應增加土壤黏粒和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增強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減少淋溶侵蝕。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水利百科全書編委會.中國水利百科全書.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6: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