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淇上人戲蕩子婦示行事詩

鎖定
《淇上人戲蕩子婦示行事詩》是南北朝劉孝綽所作的一首詩。
作品名稱
淇上人戲蕩子婦示行事詩
作    者
劉孝綽
創作年代
南北朝
作品出處
劉孝綽
文學體裁

淇上人戲蕩子婦示行事詩作品原文

桑中始奕奕,淇上未湯湯。
美人要雜佩,上客誘明璫
日暗人聲靜,微步出蘭房。
露葵不待勸,鳴琴無暇張。
翠釵掛已落,羅衣拂更香。
如何嫁蕩子,春夜守空牀。
不見青絲騎,徒勞紅粉妝。 [1] 

淇上人戲蕩子婦示行事詩題 解

該詩以“桑中”、“淇上”起興,刻畫出丈夫遠行在外,寂寞難耐的妻子與男子(淇上人、上客)幽會野合的狀態和過程,以及對悔嫁蕩子而守空牀的嗔怪和心理。詩中透露出對蕩子婦一定的同情與憐憫,雖然她不守婦道,但事出有因,情有可原。

淇上人戲蕩子婦示行事詩注 釋

題注:該詩另載《藝文類聚》卷第十八,題目為《淇上戲蕩子婦》,作者為南朝 梁·徐君蒨。
淇上、桑中:典出《詩經·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桑中”、“上宮”、“淇上”原為沬鄉(今鶴壁市淇縣)地名,後均成為男女幽會之地的別名。
戲:戲辱。
蕩子:遠行在外,流蕩不歸的男子。
行事:指行房
弈弈:同“奕奕”,精神飽滿的樣子。
湯湯:水勢浩大、水流很急的樣子。
雜佩:古代的飾物,各種珠玉組成的佩飾。《詩經·鄭風》毛傳:雜佩,珩璜琚瑜衝牙之類。
上客:上賓,尊貴的客人。
璫: dāng,古代婦女戴在耳垂上的裝飾品
蘭房:亦稱蘭閨,古代女子居室的美稱。
露葵:沾露的葵。葵,植物名,一年生草本植物。
鳴琴:彈琴發出聲響。
暇:空閒,閒暇。
張:指緊弦,拉緊樂器上的弦。《荀子·禮論》有“琴瑟張而不均”句。唐·張籍《宮詞》有“黃金杆撥紫檀槽,絃索新張調更高”句。
翠釵:本義為古代婦女的一種首飾,形似叉,用金、玉、銅等製作。此借指美女,如,金陵十二釵。
羅衣:輕軟絲織品製成的衣服。
拂:甩動,抖動。如,拂袖、拂衣。
不見句:不見年輕的丈夫騎馬歸來。青絲,喻黑髮。騎,jì,一人一馬。
徒勞句:白白打扮得美麗妖豔。徒勞,空自勞苦,白費心力。紅粉,借指年輕美女。

淇上人戲蕩子婦示行事詩作者簡介

劉孝綽(481—539),南朝梁文學家。原名冉,小字阿士。彭城(今江蘇徐州)人,曾任秘丞等職。早年即因能詩善文而頗受任昉等人賞識,後為蕭統(昭明太子)所重,曾為《昭明太子集》作序。原有集,已散佚。明人張溥輯有《劉秘書集》。
附:
徐君蒨。字懷簡。東海郯人。為湘東王諮議參軍。幼聰朗好學。尤長丁部書。問無不對。善絃歌。頗好聲色。時襄陽魚宏亦以豪侈稱於是府中。謠曰。北路魚。南路徐。文冠一府。特有輕豔之才。新聲巧變。人多諷習竟。卒於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