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漢字)

鎖定
海,現代漢語常用字(一級字) [1-2]  ,讀作hǎi,形聲字,最早見於西周金文,其本義是大海(本指地球上最大的水域),即靠近大陸與大洋連接的水域,《爾雅·釋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 [3]  可引申為西洋的、外來的,還可引申為極多、沒有節制等。
(基本信息欄主要參考資料: [4] 
中文名
拼    音
hǎi
筆    順
丶丶一ノ一フフ丶一丶
平水韻
十賄 [5] 
注    音
ㄏㄞˇ
字    級
一級字、常用字 [2] 
部    首
鄭    碼
VMZY
結    構
左右結構
統一碼
U+6D77
總筆畫
10
四角號碼
38157
筆順號碼
4413155414

字源演變

字形演變 字形演變 [6]
海,形聲字。從水,每聲。百川匯聚處。本指地球上最大的水域。後指小於洋的水域。《説文》:“海,天池也,以納百川者。” [7]  “天池”,極言其大。《書·禹貢》:“江、漢朝宗於海。”又,海水。《漢書·晁錯傳》:“煮海為鹽。”由上二義引申為大及凡大之物。如以海名大的湖水、池水,大碗稱“海碗”,海量大稱“海量”等。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235下:“而仁腹(覆)四海。”四海,猶言四方、天下。喻地域廣大。海所從聲符“每”或從“母”作。“每”、“母”同部,故可通。《馬王堆·九主》:“伊尹受令(命)於湯,乃論𣳠內四邦。” [6] 
金文“海”字(圖1、2)左邊為水的象形字,表示河流,右邊為“每”字的象形,“”字本指帶有頭飾的婦女。因此,有的學者將“海”字的字形理解為“水的母親”。 [8]  現代漢語的“海”字與篆文的寫法類似,要比金文中“海”字多一撇。 [9]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hǎi
名詞
百川會聚之處,後指大洋靠近陸地的部分。
sea;ocean
《詩·小雅·沔水》:“沔彼流水,朝宗於海。”
唐韓愈《南海神廟碑》:“海於天地間為物最鉅。”
曹禺《日出》第四幕:“她等於掉在海里了。我找,達生找,都沒有一點影子。”
近海;沿海;海嶽;海藏
指海水。
seawater
《漢書·晁錯傳》:“吳王即山鑄錢,煮海為鹽,誘天下之豪桀。”
舊唐書·穆宗紀》:“青州奏海凍二百里。”
海老;海望
指大湖或大池。
lake
《漢書·蘇武傳》:“(匈奴)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
説郛》卷五二引宋程大昌《北邊備對·四海》:“若夫西北二虜,有西海、柏海、青海、蒲類海、蒲菖海、居延海、白亭海、鮮水海,皆嘗並海立稱矣;然要其實致則眾水鍾為大澤如洞庭、彭蠡之類,故借海以名之,非真海也。”
北魏楊炫之《洛陽伽藍記·瑤光寺》:“釣台南有宣光殿,北有嘉福殿,西有九龍殿。殿前九龍吐水成一海。”
洱海;裏海;鹹海;北海
比喻眾多同類事物的積聚面。

唐司空圖《與李生論詩書》:“鯨鯨人海涸,魑魅棘林高。”
《海上花列傳》第一回:“舉首一望,已不在本原之地了,前後左右,尋不出一條道路,竟是一大片浩森蒼茫,無邊無際的花海。”

古人認為陸地四周皆為海,故用以指僻遠之地。
border
左傳·僖公四年》:“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楊伯峻注:“則此所謂北海、南海者,猶言極北、極南,不必以實地證之。”
荀子·王制》:“北海則有走馬吠犬焉,然而中國得而畜使之。”楊倞注:“海,謂荒晦絕遠之地,不必至海水也。”
海北;海夷;海土;海方
在月球表面或火星表面上一種相當大的暗區。
mare


指來自海外的(物品)。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果二·海紅》(釋名)引唐李德裕《草木記》:“凡花木名海者,皆從海外來,如海棠之類是也。”
魯迅《墳·看鏡有感》:“古時,於外來物品,每加海字,如海榴、海紅花、海棠之類。這裏海即現在之所謂洋。”
海棠;海外
渤海的略稱。

《韓非子·十過》:“昔者田成子游於海而樂之。”

上海的略稱。

魯迅《花邊文學·“京派”與“海派”》:“北京是明清的帝都,上海乃各國之租界,帝都多官,租界多商,所以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沒海者近商。”

指大的器皿或容量等。
large vessel
《紅樓夢》第二八回:“寶玉拿起海來,一氣飲盡。”
海量;海碗
姓。



形容詞
比喻極多、極大。
many;very big
克非《春潮急》七:“莫看不起人,我氣力可大哩!你沒見我扛這麼海的一捆竹子嗎?”
海量、誇下海口、海燈
沒有節制,漫無邊際。

楊朔《三千里江山》第三段:“在過日子方面,李春三是有個毛病,錢到手就光了,海來海去,沒個計算。”

助詞
對人的暱稱,猶言好孩子。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樂府一》:“功父問其所以,山谷雲:‘羞殺人也爺孃海。’自是功父不復論文于山谷矣。”
海猴兒
參考資料: [10-13]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十一】【水部】海
天池也。以納百川者。從水每聲。呼改切。 [7] 

説文解字注

天池也。
見《莊子·逍遙遊》。
㠯納百川者。
《爾雅》:“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此引伸之義也。凡地大物博者,皆得謂之海。
從水。每聲。
呼改切,一部。按,海篆當與澥相屬,各本誤廁漠篆後,今正。 [7]  [14] 

康熙字典

《唐韻》《正韻》呼攺切。《集韻》《韻會》許亥切。𠀤音醢。《説文》:天池也,以納百川者。《釋名》:海,晦也。主承穢濁水,黑如晦也。《書·禹貢》:江漢朝宗於海。
又環九州為四海。《書·禹貢》:四海會同。《爾雅·釋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
又物產饒富為陸海。《前漢·東方朔傳》:所謂天下陸海之地。
又天海,星名。《甘氏星經》:天海十星,在壁西南。
又州名。《廣韻》:《禹貢》徐州之域。七國時屬楚,秦為薛郡,漢為東海郡,後魏為海州。
又《韻補》葉虎洧切。音喜。《詩·小雅》:沔彼流水,朝宗於海。鴥彼飛隼,載飛載止。
又葉火五切。音虎。《陸雲·陸丞相誄》:靖共夙夜,匪寧匪處。經始綿綿,滂沱淮海。
《集韻》:或作𣴴。 [15]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注》書影 《説文解字注》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書法欣賞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 字形對比(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4]

書法欣賞

方言音韻

◎ 贛語:hai3
◎ 客家話:[陸豐腔] hoi3 [梅縣腔] hoi3 [沙頭角腔] hoi3 [寶安腔] hoi3 [海陸腔] hoi3 [東莞腔] hoi3 [台灣四縣腔] hoi3 [客英字典] hoi3 [客語拼音字彙] hoi3
◎ 粵語:hoi2
◎ 潮州話:hai2
◎ 韓語:HAY 해
◎ 越南語:hải [16]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字形
韻書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次清
呼改切
xAi
集韻

次清
許亥切
Xɒi
韻略






呼改切

增韻






呼改切

中原

上聲
皆來



全清

xai
中州

上聲
皆來





呵改切

洪武



全清
呼改切
xiai
參考資料: [17]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xm
əɡ
先秦
王力系統
h
ə
先秦
董同龢系統
x
ə̂ɡ/uə̂ɡ
先秦
周法高系統
xm
əɣ
先秦
李方桂系統
hm
əgx
兩漢
西漢


兩漢
東漢



之/咍

jəї/əї

之/咍

jəї/əї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皆灰咍廢

əi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皆灰咍廢

əi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灰咍廢

əi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x
ɑ̆i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h
ɒi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x
Ai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x
əi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x
ậi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x
əi
參考資料: [18-19] 
參考資料
  • 1.    《現代漢語常用字表》常用字(2500字)  .漢典[引用日期2019-04-15]
  • 2.    《通用規範漢字表》(一級字表、二級字表、三級字表)  .武漢信息傳播職業技術學院[引用日期2019-04-15]
  • 3.    (清)王闓運.爾雅集解.長沙:嶽麓書社,2010:202-202
  • 4.      .漢典[引用日期2019-04-18]
  • 5.      .搜韻網[引用日期2019-04-15]
  • 6.    李學勤 編.字源.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974-974
  • 7.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説文解字》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545-545
  • 8.    雅瑟,毅然編著.中華字源 超值金版.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229-229
  • 9.    楊寒梅編著.圖説漢字五千年.武漢:武漢出版社,2009:110-110
  • 10.    字詞語辭書編研組編.新編現代漢語詞典.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6:460-463
  • 11.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1986:第5卷 1218-第5卷 1235
  • 12.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四川出版集團,湖北長江出版集團,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1743-1744
  • 13.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1986年11月:7673
  • 14.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許惟賢整理.説文解字注.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947-947
  • 15.    (清)張玉書;陳廷敬總閲,(清)凌紹雯等纂修.康熙字典 同文書局原版.北京:中華書局,1958:625-625
  • 16.    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0-11-20]
  • 17.    「海」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20-03-05]
  • 18.    「海」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0-03-05]
  • 19.    「海」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0-03-0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