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軍元帥

(海軍官職)

鎖定
海軍元帥是海軍的一種軍銜。前蘇聯和納粹德國都設立過海軍元帥軍銜。
元帥,這個地位顯赫的頭銜,在歷史上曾經有過兩種含義:一是官職名稱,二是軍銜稱號。法語裏的元帥一詞源自上古德語中的“馬”和“僕人”。在中世紀的法國和其他一些歐洲國家,元帥是軍隊中的一般官職,負責軍隊的行軍隊形和作戰隊形,監督警衞勤務的執行,管理軍隊庶務以及指揮前衞、選擇營地等工作。
中文名
海軍元帥
外文名
Admiral of the fleet
拼    音
hǎi jūn yuán shuài
元帥釋義1
官職名稱
元帥釋義2
軍銜稱號
相關國家
蘇聯、法蘭西
相關人物
庫茲涅佐夫、卡爾·馮·鄧尼茨

海軍元帥名稱起源

元帥一詞用以表示最高軍銜,始於16世紀的法國軍隊。1559年—1560年,弗朗西斯二世首次授予四名高級將領元帥軍銜,至19世紀拿破崙一世,法國先後有44人被授予這一軍銜。繼法國之後,元帥軍銜先後被許多國家採用:16世紀有日耳曼各國,17世紀有奧地利、俄國,18世紀有英國,19世紀有西班牙土耳其意大利日本,20世紀有阿富汗印度泰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蒙古國中國、前蘇聯、波蘭羅馬尼亞、前南斯拉夫、保加利亞、芬蘭埃及蘇丹扎伊爾烏干達巴西等國。
有的國家將元帥區分為不同等級。元帥級別設置最多的國家是前蘇聯,設有蘇聯大元帥蘇聯元帥軍兵種主帥軍兵種元帥四級。前蘇聯的“蘇聯海軍元帥”和“蘇聯元帥”平級,“海軍元帥”與“大將”、“軍兵種元帥”平級,軍兵種主帥比軍兵種元帥高半級。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的元帥分為帝國元帥和軍種元帥兩級。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元帥,分為大元帥元帥次帥三級。

海軍元帥蘇聯

蘇聯時期的海軍元帥分為兩級:蘇聯海軍元帥(與蘇聯元帥平級)和海軍元帥(與大將軍兵種元帥平級,但低於軍兵種主帥
蘇聯海軍元帥:
1955年授予(2人)
庫茲涅佐夫 庫茲涅佐夫
庫茲涅佐夫,時任海軍人民委員兼海軍總司令、海軍部長、國防部第一副部長。1956年2月被赫魯曉夫降為海軍中將並退出現役,1988年正式平反恢復蘇聯海軍元帥軍銜。
伊薩科夫,時任第一副海軍人民委員兼海軍副總司令。
1967年授予(1人)
戈爾什科夫,時任國防部副部長兼海軍總司令。

海軍元帥納粹德國

1939年授予(1人)
埃裏希·雷德爾 埃裏希·雷德爾
埃裏希·雷德爾Erich Raeder (1876.4.24—1960.11.6) ,時任海軍總司令。
1943年授予(1人)
卡爾·馮·鄧尼茨 Karl von Donitz(1891.9.16-1980.10.24),時任海軍總司令兼納粹德國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