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洋地質調查船

鎖定
海洋地質調查船是專門從事海洋地質調查船舶,專門執行海洋地質調查的專業調查船。船上裝有專門的海洋地質調查的儀器、設備,主要任務是應用地球物理勘探和採樣分析等手段研究海底的沉積與構造,評估海底礦產資源的藴藏量。
中文名
海洋地質調查船
外文名
geological research vesse
從    事
海洋地質調查船舶
任    務
海洋地質礦產資源的調查
裝    有
電子計算機

海洋地質調查船簡介

海洋地質調查船geological researth ship 專門從事海洋地質調查的船舶。船上除有雷達、羅蘭以及衞星導航儀等定位導航設備外,還設有進行專業調查設備,如回聲測深儀、旁側聲納、採泥器、柱狀採泥器、地層剖面儀和地震、重力、地磁以及地熱等地球物理調查設備;並設有地質、化學實驗室。 [1] 

海洋地質調查船特點

海洋地質調查船的船型不大,但裝備有精密的地震、地磁、重力探測儀器和準確的導航定位系統。船上除有雷達、羅蘭以及衞星導航儀GPS等定位導航設備外,還設有進行專業調查的設備,如回聲測深儀、旁側聲吶、多波束測深儀、採泥器、柱狀採泥器、地層剖面儀和地震、重力、地磁以及地熱地球物理調查設備,並設有地質化學實驗室,且多數,以便及時處理現場觀測數據。
多數海洋地質調查船還裝有電子計算機及時處理現場觀測數據。現在我國已有自己設計製造的海洋地質調查船,如海洋一號、海洋二號、奮鬥一號、奮鬥二號等。擔負着海洋地質和礦產資源的調查任務。
天然氣水合物綜合調查船——“海洋六號” 天然氣水合物綜合調查船——“海洋六號”

海洋地質調查船應用發展

美國目前用於海洋地質調查的主要是“Marcus G. Langseth”,該船型長72m,型寬17m,吃水5.9m,最大航速13kn,排水量3834t,續航力13500n mile,可以搭載35名科學家進行海洋地質以及地震調查。該船最大的特點是安裝了Syntrak 960-24地震記錄系統和氣動生源陣列拖曳系統等,具有全面的地球物理學和地質地震探索能力。
“海洋六號”是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首艘集地震、地質調查等多項調查功能於一體的調查船。該船總長106m,寬17.4m,型深8.3m,設計吃水5.5m,設計排水量4600t,續航力15000n mile,可在國際海域無限航區開展調查。它採用電力推進系統、動力定位、全迴轉舵槳等國際先進技術及設備,配置有4000米級深海水下機器人“海獅號”、深水多波束測深系統、深水淺地層剖面系統、長排列大容量高分辨率地震採集系統等多種高科技調查設備。全船分為地質調查、地震調查、聲學設備換能器3個作業區域,調查設備分為地球物理調查系統、地質取樣系統、深海水下遙控探測系統(ROV)和水文調查系統四大類,並能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增減或更換其他設備。
我國的地質調查船主要由大洋礦產開發協會、廣州地質調查局和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運營,形成了船舶數量較多且集中管理的局面。這有助於形成海洋地質調查的合力並促進船舶性能的改進和提高。目前我國與國際海底管理局簽訂合同,承擔了印度洋以及東太平洋共8.5萬km2海底區域的勘探和開發。這也是對我國地質調查船整體性能水平的認可。 [2] 

海洋地質調查船研究設計

中國已有自行設計製造的“海洋一號”、“海洋二號”、“奮鬥一號”、“奮鬥二號”等,承擔海洋地質礦產資源的調查任務。
序號
名稱
類型
船籍港
其他
01
大洋一號
綜合性遠洋科學考察船
青島
中國第一艘現代化的綜合性遠洋科學考察船
02
東方紅二號
海洋綜合性考察船
青島

05
向陽紅五號
海洋科學考察船


06
海洋六號
綜合地質地球物理調查船

世界上第一艘配置較完善的綜合地質地球物理調查船
07
奮鬥七號
地震調查船

2011年12月27日在上海寶楊碼頭退役
08
海洋地質八號
短道距地震電纜三維物探船

世界第一艘六纜高精度短道距地震電纜三維物探船
09
海洋地質九號
綜合物探(地質)調查船


10
海洋地質十號
綜合地質調查船

該船配置了我國首套自主研製的舉升式海洋鑽探系統

海洋地質調查船海洋調查船

海洋調查船oceanographic ship專門從事海洋調查的船舶。按使用目的,大體分為綜合調查船和專業調查船兩種。前者是進行地質、水文、化學及生物等多種綜合調查使用的船隻;後者主要用作專業性調查的船隻,如地質調查船、地球物理勘探船、鑽探船、氣象觀測船及航道測量船等。另外還有專門從事水下觀測的潛水調查船。海洋調查船一般要求具備精密的導航儀器設備和相應的科學觀測裝置和充分的作業空間。
參考資料
  • 1.    地質礦產部地質辭典辦公室.地質大辭典 4 礦牀地質、應用地質分冊:地質出版社,2005
  • 2.    楊元華,沈濟時,陳揮,高平平.中華人民共和國55年要覽 1949-2004: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