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棠溪

鎖定
《海棠溪》是唐代女詩人薛濤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是一首借所種花卉以為名,歌詠海棠盛開美豔情景的寫景詩。第一句寫海棠溪由於海棠盛開,所呈現的濃豔色彩;第二句變換了角度,寫作者由遠及近地在審視花影、魚影互相迭合、流動的美景;第三、四句,寫溪畔沙灘晾曬的紗織品。詩寫得淡雅宜人,委婉有致。
作品名稱
海棠溪
作    者
薛濤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七言絕句

海棠溪作品原文

海棠溪
春教風景駐仙霞,水面魚身總帶花。
人世不思靈卉異,竟將紅纈染輕紗 [1] 

海棠溪註釋譯文

海棠溪詞句註釋

⑴海棠溪:位於重慶長江南岸,是巴渝十二景的首景,以煙雨著稱。
⑵仙霞:美麗奇異的霞。
⑶靈卉(huì)異:有愛惜天然美的意思。卉,百草總稱,這裏指自然植物。異,特別美。
⑷紅纈(xié):紗織品漂染方法。即將紗布紮緊,使成褶皺,放入紅染色中,染後打結處有不着色的白色花紋。纈,綢紗,這裏指薄紗結解。 [1]  [2] 

海棠溪白話譯文

春色把南山裝扮如紫色的霞,溪面魚兒個個披花帶彩。偏是世俗不識天莫可愛,爭染輕紗作紅結兒佩戴。 [1] 

海棠溪創作背景

海棠煙雨是巴渝十二景的第一景。當年夾溪海棠,春日,花開微雨中,霧氣仙霞,處於綽約多姿的南坪山壑,分外清幽動人。薛濤到過重慶,遊盛景,自然留下詩篇。據説,薛濤曾經在詩人元微之還不得意時和他結識,情投意合,鬧過一次悲劇結局的戀愛。這首詩很可能就是她和元微之共遊重慶時寫的。 [1] 

海棠溪作品鑑賞

海棠溪文學賞析

這是一首借所種花卉以為名,歌詠海棠盛開美豔情景的寫景詩。海棠在唐代有着“花中神仙”的美譽(唐賈元靖《百花譜》)。到了宋代,沈立又在《海棠記序》中説:“蜀花稱美者,有海棠焉。······與牡丹抗衡,而又獨步於西川矣。”故而,遂稱四川為“海棠香國”。但能用詩句狀寫此花的,委實不多。
這首詩第一句寫海棠溪由於海棠盛開,所呈現的濃豔色彩:每當春季,種滿溪畔的海棠一派紅豔;因為含苞待放的海棠是深紅,盛開的是淡紅,如此參差不齊,猶如春風吹來片片彩霞,簇擁在溪岸。這是薛濤常用的整體觀照寫法。比如她寫巴峽,是為“千迭雲峯萬頃湖”;寫斛石山,又為“步搖冠翠一千峯”。觀照得體,更須遣詞具功力。這很像唐人吳融的二首《海棠》詩:“雲綻霞鋪錦水頭”,渲染海棠色彩如何美豔。若與薛詩相較,確有異曲同工之妙。但細忖之後,吳詩僅從海棠自身落筆,而薛詩則點出了大自然的神奇力。前者為比喻,後者為擬人。這點區別,重要的是暗中扣住了“花中仙”的寓意,可謂略勝吳詩一籌。
第二句則變換了角度,彷彿作者由遠及近地在審視花影、魚影互相迭合、流動的美景。詩人驚歎:水面——魚身——總帶花。是樸實無華的詩句。落英繽紛,魚兒戲嬉水面的動人景象躍然紙上。歷數唐人詠蜀地海棠詩,較為集中的有鄭谷的《蜀中賞海棠》、《海棠》和《擢第後入蜀經羅村路見海棠盛開偶有題詠》三首,但是對比薛詩,鄭詩仍有未盡人意處。比如鄭詩“數片狂和舞蝶飛”、“半隨風雨斷鶯腸”、“羨他蝴蝶宿深枝”等句,意在借用“蝶”、“鶯”烘托海棠的枝繁葉茂;可是薛詩卻由溪畔的落英、到水面的花瓣、再到水中游魚的戲嬉,組成了一幅擁有三個層次的立體畫面,總比鄭詩的平面圖更愜人意。這兩句,詩人由遠及近,有靜有動,僅用十四個字,就把“花光似仙境,游魚戲落英”的海棠溪流狀寫得活靈活現。
第三、四句,又把視線移到溪畔沙灘晾曬的紗織品上。第三句的“靈卉”,喻海棠之靈妙美豔,仍在呼應“花中神仙”。第四句的“紅纈”,專指一種紗織品漂染方法。這裏是説:附近的百姓,在沙灘上漂洗晾曬紅色紗織品,它彷彿欲與怒放的海棠一比高低。這裏,薛濤微帶着愠怒,滿含着温柔地提醒人們:“靈卉”的異彩,和人造的“紅纈”,一個屬於自然美,一個屬於人文美。既然都是“美”,沒有必要非要爭奇鬥豔。詩人嗔怪人們破壞了溪畔海棠景觀的題旨,也就不言而喻了。
總之,這首小詩的最大特徵就是寫出了海棠花的濃豔色彩。作者只隨心所欲地略加點染,便將一幅鮮麗的畫面呈現出來。這可以説是薛詩的獨特風格。她寫玉蕣花,“瓊枝的皪霞珊珊”,頓覺光瑩在目;寫金燈花,“曉霞初迭赤城宮”,又像嬌紅滿眼;寫朱槿花,“紅開露臉誤文君”,恍如卓文君紅撲撲的臉龐就在面前;寫荔枝,“絳實豐肌不可忘”,令人愛不釋手。詩人鍾愛豔麗色彩的審美情趣,完全符合“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創作原則:她的家門“居浣花裏,種菖蒲滿門”(《唐才子傳》),這是開黃色花的;她濃豔的穿戴,竟至“鷺識朱衣自不驚”(《寄張元夫》);她創制了紅色詩箋,如此等等。詩人似乎要佔盡天下的豔麗風流,正如她在詩中所表白的那樣:“借問風光為誰麗,萬條絲柳翠煙深。”(《和李書記席上見贈》)藝術與生活的辯證法,就這樣真切地在薛濤身上得到了統一。 [1]  [3] 

海棠溪名家評價

黃周星《唐詩快》:“妍秀絕倫。” [3] 
鍾惺名媛詩歸》:“鮮明的爍。” [3] 

海棠溪作者簡介

薛濤(約768~約834),唐代女詩人,字洪度。長安(今陝西西安)人。父親薛鄖在四川做官,早年去世以後,薛濤和母親相依為命。薛濤聰慧貌美,八歲能詩,熟悉音律,多才多藝,聲名傾動一時。韋皋任劍南西川節度使時,薛濤得以召見併入樂籍,成為歌伎。後世稱歌伎為“校書”就是從她開始的。薛濤和當時的著名詩人元稹、白居易張籍、王建、劉禹錫杜牧張祜等人都有過唱酬交往。她居住在成都浣花溪邊,自造桃紅色的小彩箋,用以寫詩。後人仿製,稱為“薛濤箋”。晚年好作女道士裝束,建吟詩樓於碧雞坊,在清幽的生活中度過晚年。有《錦江集》五卷,已失傳。《全唐詩》錄存其詩一卷。近人張蓬舟有《薛濤詩箋》。 [4] 
參考資料
  • 1.    楊鍾岫.唐詩譯賞:重慶出版社,1983:188-190
  • 2.    張篷舟.薛濤詩箋: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18
  • 3.    周容良,西川海棠甲天下——讀薛濤《海棠溪》[J],《文史知識》,1996.03
  • 4.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