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德格爾論東西方對話

鎖定
《海德格爾論東西方對話》是2010年8月1日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琳。
中文名
海德格爾論東西方對話
作    者
馬琳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8月1日
頁    數
343 頁 [1] 
定    價
48 元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300124902 [2] 

海德格爾論東西方對話內容簡介

海德格爾對待東西方對話問題究竟是什麼立場?這個問題的答案不可能是簡單明瞭、涇渭分明的是或否,而必然是多重的。這不僅僅是因為海德格爾的思想永遠是“在路上”踟躕而行,而且是因為東西方對話這個問題本身猶如他所謂的“林中路”一樣始終與其他的林中路以及路標相互交錯、曲折多變,令人茫然若失。
《海德格爾論東西方對話》參考了幾十卷《海德格爾全集》,發掘了海德格爾與東亞思想之關聯的最新材料,試圖從海德格爾關於語言、技術、集置、第一啓始、另一啓始、異域之旅、對抗亞細亞、形上學與(西方)哲學之關聯等主題的話語與論説的多重視域中來揭示他關於東西方對話問題的運思脈絡及其凝滯之處。 [1] 

海德格爾論東西方對話圖書目錄

導言
1.本書的主題與研究方法
2.海德格爾與跨文化哲學
3.各章主要內容概覽
第一章 海德格爾的亞洲關聯
1.海德格爾在日本的接受
2.海德格爾的“無”(das Nichts)與佛教思想的關係
3.海德格爾與道家思想
4.翻譯《道德經》的事件
5.道路(Weg)與道
第二章 語言與存在:海德格爾哲學的中心問題
1.踏上道路
2.道路的轉向(Kehre)
3.語言的本質(Wesen)
4.語言與人
5.相對主義抑或普遍主義?
第三章 哲學、集置與東西方對話
1.第一啓始(dererste Anfang)與另一啓始
(derandere Anfang)
§1.1第一啓始的開啓
§1.2轉入另一啓始
2.哲學與思(Denken)
3.技術的本質
§3.1現代技術
§3.2集置(Ge-stell)
§3.3險厄(Gefahr)與命運(Geschick)
4.“軸心時代”説與“獨語”論
5.集置與東西方對話
§5.1可能的對話之境域
§5.2不可避免的對話
§5.3深度相遇
第四章 異域之旅與“其他一些偉大的啓始”
1.詩歌、詩人與思
2.異域之旅(Wanderschaft in die Fremde)
§2.1家園(Heimat)
§2.2異域之旅與歸家(Heimkunft)
§2.3異域之旅與文化間性
3.晨曦之國(Morgenland)與東方(Orient)
4.其他一些偉大的啓始(den wenigen anderen grossen Anfangen)
第五章 早期希臘與亞細亞之關係
1.歷史背景
2.Auseinandersetzung
3.哲學的啓始與神話話語
4.宿命(Fatum)與命運(Geschick)
5.與法國思想之交涉
6.與東方的神秘關係(geheimnisvolle Bezfigezum Osten)
7.希臘之行
第六章 海德格爾與《道德經》的相遇
1.國際《道德經》研究概覽
2.聖人不遠遊?——《道德經》第47章
3.對第15章的“翻譯”
4.技術與藝術之間的較量?——《道德經》
第9章及第15章
5.光明與黑暗——《道德經》第28章
6.有與無——《道德經》第11章
第七章 海德格爾與亞洲語言之雙重關係探究
1.本體論層面的阻隔?
2.與梵文之緣
3.日文中有“藝術”一詞嗎?
第八章 《關於語言的對話》中的東方色彩
1.手冢富雄與《關於語言的對話》
2.粹(iki)
3.言菜(kotoba)
4.色(shiki)與空(kQ)
5.《羅生門》與能樂
6.海德格爾是在與老子對話嗎?
第九章 我們所關注的是否“同一”?
1.《關於語言的對話》的第一重解讀
§1.1“粹”與對話的險厄
§1.2海德格爾的“對話”概念
§1.3“對話”的轉向
2.《關於語言的對話》的第二重解讀
§2.1同-(dasSelbe)與思想和存在之共屬(Zusammengehoren)
§2.2同一的歷史性意義
§2.3同一與“獨一源泉”(einzigen Quelle)
§2.4同一能夠變幻自身嗎?
§2.5“差異性”的兩種含義
結語
海德格爾摘錄《道德經》的兩份手稿
相關領域的學者對本書(英文版)研究所作的評論
本書所參考的海德格爾著作
德文二手資料目錄
主題索引
人名索引 [1] 

海德格爾論東西方對話作者簡介

馬琳,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副教授。1998年至2007年在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院學習與工作,2005年獲得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曾赴奧地利、德國、丹麥、英國、愛沙尼亞、美國、加拿大等地參加國際學術會議。近年來在《英國現象學學會學刊》(Journa of the British Society for Phenomenology)、《東西方哲學》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中國哲學季刊》(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等國內外刊物上發表研究性論文三十篇。學術理想是融通歐洲大陸哲學、分析哲學、中國古代哲學等多方面的思想資源,促成具有時代、本土與全球意識的中國當代哲學的出現與興盛。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