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和洋

鎖定
地球上廣大連續的鹹水水體的總稱。地球表面積約5.1億平方公里,凹下去部分被液態海水所淹沒成為海洋,約為3.6億平方公里,佔地球總面積的71%。凸出部分為陸地,約為1.5億平方公里,佔地球總面積的29%。全球海洋的體積約為13.7億立方公里,平均深度約3800米,最大深度為11034米(一説11022米)。海洋的中心主體部分稱為洋,邊緣附屬部分稱為海,海與洋彼此溝通組成統一的世界大洋。
中文名
海和洋
中心主體部分
稱為洋
面    積
約為3.6億平方公里
佔地球總面積
71%

海和洋基本信息

海陸分佈在地球表面上,海洋和陸地的分佈是極不均勻的。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約佔北半球總面積39%,海洋麪積約佔61%;在南半球,陸地面積僅佔19%,海洋麪積約佔81%。根據地球表面海陸分佈相對集中的情況,可以將整個地球劃分為水、陸兩個半球。“陸半球”與“水半球”的中心分別在北緯和南緯 42°與0°經線和180°經線相交處。在“水半球”上,海洋的面積約佔90.5%;在“陸半球”上,陸地的面積相對較大,但海洋仍佔半球面積的47%。可見,地球表面大部分為海水所覆蓋,因此可以形象地將地球命名為“水球”。
地球表面的海陸分佈在外貌構成上,具有以下一些特徵:除南極洲外,所有大陸大體上是成對分佈的。例如,北美洲和南美洲,歐洲和非洲,亞洲和大洋洲。每對大陸組成一個大陸瓣,在北極匯合,形成大陸星(圖1)。每對大陸都被地殼斷裂帶所分隔。大陸相對集中的北半球,但北極地區是廣大的海洋;海洋相對集中的南半球,其南極地區卻是大陸。

海和洋特點介紹

南、北半球各大陸西岸凹入,而東岸凸出。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的東海岸、紅海的東岸和西岸,在形態上都具有明顯的相似性。如將南美洲和非洲,北美洲、格陵蘭和歐洲拼接,紅海兩岸靠攏,都能大體吻合在一起。看來,這些地塊原是一個整體,後來由於海底擴張,大陸漂移才被撕裂開來的。
在大陸星瓣之間的廣大洋底上,有一條龐大的中央海嶺(即大洋中脊),貫穿整個大洋。位於美洲、非洲與歐洲之間的大西洋中脊尤為突出,它的延伸方向幾乎是大西洋海岸輪廓的再現。海洋中的島嶼大多數分佈在大陸東岸;島弧或島鏈也多分佈在大陸東岸,尤其是亞洲東岸。這些島弧或島鏈往往沿着大陸邊緣向東凸出,其外側則為一系列深海溝。
海陸分佈的這些特點及其成因,與岩石圈的板塊運動或地殼運動有關,岩石圈的運動又與更深的地球內層的地幔物質運動有關。這些正是現代地質學家、地球物理學家和海洋學家努力探索的地球科學重大課題。
海洋形態大洋通常可分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太平洋北起亞洲和北美洲之間的白令海峽,南到南極大陸,長約1.6萬公里;東起南、北美洲間的巴拿馬運河,西迄亞洲中南半島的克拉地峽,寬約1.9萬公里。太平洋麪積最大,是世界第一大洋。約佔世界大洋總面積的二分之一,大體近似圓形。大西洋位於歐洲和非洲以西,南、北美洲以東,大致呈S形,面積居世界第二位。印度洋位於非洲、南亞、大洋洲和南極洲之間,略呈三角形,其主體在赤道以南的熱帶和温帶區域。北冰洋位於亞歐大陸和北美之間,大致以北極為中心,以北極圈為界,近似圓形。北冰洋比別的大洋淺得多,面積也最小。
海在各大洋的邊緣區域,附屬於各大洋。它們有些以狹窄、孤立的海峽和大洋相連,有些以島鏈與大洋相隔,分別稱為海或海灣。海的面積約佔海洋總面積的11%。按所處位置的不同,可以分為邊緣海、地中海(又稱陸間海)和內陸海。附屬於太平洋的有馬來羣島諸海、南海、東海、黃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阿拉斯加灣、白令海等。附屬於大西洋的有加勒比海、墨西哥灣、波羅的海、地中海、黑海等。附屬於印度洋的有阿拉伯海、孟加拉灣、紅海、波斯灣、安達曼海等。附屬於北冰洋的有巴倫支海、挪威海、格陵蘭海等。關於各個海、海灣的面積和深度,不同的學者和書本給出的數據不盡相同。(詳見表1)。
海底地形海洋底部高低起伏的複雜程度不亞於陸地。世界大洋的大尺度地形結構通常可分為大陸邊緣、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3大基本單位。
大陸邊緣一般包括大陸架、大陸坡和大陸隆,約佔海洋總面積的22%。大陸架或大陸淺灘是毗連大陸的淺水區域和坡度平緩的區域,地質學上認為是大陸在海面以下的自然延續部分。在第四紀冰期時,大陸架大部分高出海面。通常取 200米等深線為大陸架的外緣。大陸架的寬度極不一致,最窄的僅約數公里,最寬的可超過1000公里,平均寬度約75公里。
大陸坡和大陸隆構成了由大陸向大洋盆地的過渡帶。大陸坡佔據這一過渡帶的上部、水深約 200米至3000米的區域,坡度較陡。大陸隆大部分位於3000~4000米等深線之間,坡度較緩。
大洋盆地是世界大洋中面積最大的地貌單元,其深度大致介於4000~6000米之間,約佔世界海洋總面積的45%左右。由於海嶺、海隆以及羣島和海底山脈的分隔,大洋盆地分成近百個獨立的海盆,主要的約有50個。
大洋中脊或中央海嶺是世界大洋中最宏偉的地貌單元。它隆起於洋底的中央部分,貫穿整個世界大洋,成為一個具有全球規模的洋底山脈。大洋中脊總長約 80000公里,相當於陸上所有山脈長度的總和;面積約 1.2億平方公里,約佔世界海洋總面積的33%。中脊的頂部和基部之間的深度落差平均1500米。
海溝主要分佈在大陸邊緣與大洋盆地的交接處,是海洋中的最深區域,深度一般超過6000米。世界海洋總共有30多條海溝,約有20條位於太平洋。大多數海溝沿着大陸邊緣或島鏈伸展,海溝的寬度一般小於 120公里,深度達 6~11公里;某些海溝的長度可達數千公里。深度大於 1萬米的海溝,有馬裏亞納海溝、湯加海溝、千島-勘察加海溝、菲律賓海溝、克馬德克海溝,均位於太平洋。其中,馬裏亞納海溝的查林傑海淵深達 11034米,是迄今所知海洋中的最大深度。
洋域劃分長期以來存在着不同的方案,分別將地球上統一的世界大洋劃分為3大洋、4大洋和 5大洋。最早對世界大洋進行科學劃分並正式命名的是英國倫敦地理學會於1845年發表的方案。該方案把世界大洋劃分為5個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大洋。其中,規定南大洋以南極圈為界,北冰洋以周圍大陸岸線以及通過大西洋北部的北極圈為界。20世紀初,有些學者建議將世界大洋劃分為3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把原先劃出的北冰洋作為大西洋的北極地中海和邊緣海,南大洋也相應地拼入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作為這3個大洋的南極海域。3大洋的劃分方案,曾為許多學者所接受。1928年和1937年,國際水道測量局(IHB)根據海道測量和航海的需要,先後兩次發表了世界大洋的劃分方案。它們基本上認可了原先倫敦地理學會關於5大洋命名和分界的方案,並規定在各個大洋之間以及大洋與附屬海之間的毗連水域,在沒有明顯的自然界線情況下,以適當的經、緯線或海圖上的等角航線為界。1953年國際水道測量局又發表了一個取消南大洋的劃分方案,並規定以赤道為界,將太平洋和大西洋都一分為二,分別命名為南、北太平洋和南、北大西洋。由於國際水道測量局的這種劃分方案特別適用於航海和海圖測繪作業,在實踐中得到了日益廣泛的應用。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在1967年頒佈的國際海洋學資料交換手冊中採用了1953年方案。人們常用4大洋的方案,把世界大洋劃分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其中,太平洋和大西洋毗連水域的分界線是通過南美洲合恩角的經線;大西洋北以冰島-法羅島海丘和威維爾-湯姆森海嶺與北冰洋分界;大西洋和印度洋毗連水域的分界線就是通過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至南極大陸的子午線(東經20°);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分界線是橫越馬六甲海峽,再沿巽他羣島西部和南部邊界和伊裏安島(新幾內亞島)、橫越託雷斯海峽以及通過塔斯馬尼亞島東南角至南極大陸的子午線(東經146°15′);太平洋和北冰洋的毗鄰水域則以白令海峽為界。 4大洋的面積和體積如表2所示。
60年代以來,隨着海洋學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海洋學者認為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南部相互連接的廣大水域,是一個具有自然特徵的地理區域,應當單獨劃分為一個獨立的大洋,即南大洋。但是,對南大洋的北部界線,許多學者還有不同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