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南鵝掌柴

鎖定
海南鵝掌柴(Heptapleurum hainanense (Merr. & Chun) Lowry & G. M. Plunkett)是五加科鵝掌柴屬喬木,高約3-4米,樹皮褐色,小枝褐色。葉有小葉16;葉柄圓柱形,長約40釐米,平滑無毛;小葉紙質至亞革質,卵形至長圓狀卵形,長8—15釐米,寬4—8釐米,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全緣,上面橄欖綠色,下面蒼綠色,兩面均平滑無毛,側脈7—10,在上面明顯,在下面突起,網脈兩面均明顯。
中文名
海南鵝掌柴
拉丁學名
Heptapleurum hainanense (Merr. & Chun) Lowry & G. M. Plunkett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傘形目
五加科
鵝掌柴屬
海南鵝掌柴
分佈區域
雲南東南部(屏邊),海南五指山

海南鵝掌柴形態特徵

海南鵝掌柴 海南鵝掌柴
喬木或大灌木,高4-10米,胸徑最大可達25釐米;小枝粗壯,被很快脱落的黃棕色星狀絨毛;髓白色,薄片狀。葉有小葉14 -16,有時其中8-13退化呈苞片狀且被灰白色絨毛;葉柄長10-30釐米,無毛;小葉片紙質,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4-12釐米,寬2-6釐米,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略歪斜,上面深綠色,下面粉綠色,兩面均無毛,側脈纖細,7-10對,上面明顯,下面微隆起,網脈兩面略明顯,邊緣全緣,干時反捲,多少呈淺波狀;小葉柄不等長,中央的長4.5-7釐米,兩側的長1.5-2釐米,無毛。
圓錐花序頂生,長約30釐米,主軸和分枝幼時密生星狀短柔毛,成長後毛變稀;花小,有短柄,總狀排列在分枝上;苞片小,密生星狀短柔毛;萼倒圓錐形,密生星狀短柔毛,結實後幾無毛,邊緣有5小齒;花瓣5,長約2毫米,無毛;雄蕊5,花絲比花瓣稍長;子房5室;花柱合生成柱狀,長不及1毫米。
果實近球形,有不明顯5稜,直徑3-4毫米;宿存花柱長約1.5毫米。花期9月,果期10月。 [1] 

海南鵝掌柴生長環境

海南鵝掌柴 海南鵝掌柴
生長於海拔1600—1700米的叢林中。

海南鵝掌柴分佈範圍

雲南東南部(屏邊),亦分佈於海南五指山

海南鵝掌柴物種考究

李惠林在Sargentia 2: 25. 1942記載本種也分佈於雲南屏邊,他舉了蔡希陶62779號標本(幼嫩標本)。查中國科學院北京植物研究所保藏被定名為本種的蔡希陶62799號標本,花序雖幼小,但可以明顯看出是傘形花序,此號標本應為短序鵝掌柴Schefflera bodinieri (Levl.) Rehd.,因為沒有看到蔡希陶62779號標本,到底雲南有無本種分佈,尚待查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