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絨毛槐

鎖定
絨毛槐(Sophora tomentosa Dippel),為木蘭綱、豆科、槐屬的一種灌木或小喬木,枝被灰白色短絨毛, 廣泛分佈於全世界熱帶海岸地帶及島嶼上。
中文名
絨毛槐
拉丁學名
Sophora tomentosa Dippel [2] 
別    名
海南槐,嶺南槐樹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豆目
豆科
槐屬
絨毛槐
分佈區域
台灣、廣東(沿海島嶼)、海南

絨毛槐形態特徵

絨毛槐
絨毛槐(6張)
灌木或小喬木,高2-4米。枝被灰白色短絨毛,羽狀複葉長12-18釐米;無托葉;小葉5-7 (-9)對,近革質,寬橢圓形或近圓形,稀卵形,長2.5-5釐米,寬2-3.5釐米,先端圓形或微缺,基部圓形,稍偏斜,上面灰綠色,無毛,具光澤,下面密被灰白色短絨毛,干時邊緣反捲或內折,中脈上面稍凹陷,側脈不明顯。 [3] 
通常為總狀花序,有時分枝成圓錐狀,頂生,長10-20釐米,被灰白色短絨毛;花較密;花梗與花等長,長15-17毫米;苞片線形;花萼鍾狀,長5-6毫米,被灰白色短絨毛,幼時具5萼齒,甚小,成熟時檐部偏斜,近截平,萼下有一關節;花冠淡黃色或近白色,旗瓣闊卵形,長17毫米,寬10毫米,邊緣反捲,柄長約3毫米,翼瓣長橢圓形,與旗瓣等長,具鈍圓形單耳,柄纖細,長約5毫米,龍骨瓣與翼瓣相似,稍短,背部明顯呈龍骨狀互相蓋疊;雄蕊10,分離;子房密被灰白色短柔毛,花柱短,長不到2毫米。
莢果為典型串珠狀,長7-10釐米,徑約10毫米,表面被短茸毛,成熟時近無毛,有多數種子;種子球形,褐色,具光澤。花期8-10月,果期9-12月。 [1] 

絨毛槐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濱沙丘及附近小灌木林中。

絨毛槐分佈範圍

絨毛槐
絨毛槐(11張)
產於台灣、廣東(沿海島嶼)、海南。廣泛分佈於全世界熱帶海岸地帶及島嶼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