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浙江省水利防災減災重點實驗室

鎖定
浙江省水利防災減災重點實驗室以災害學、防災學、防災技術等學科理論為基礎,根據我省防災減災的需求,結合水利防災減災工程情況,從防汛防旱技術、水利工程安全技術與防災減災戰略與對策等方面開展科學研究與科技服務。
浙江省水利防災減災重點實驗室自2007年年底啓動申報工作,2008年上半年正式上報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並通過財政廳、科技廳組織的評審與論證。2008年6月,經省發改委、財政廳、科技廳批准,依託於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開始組建實驗室;經過三年升級建設,於2011年11月順利通過了省科技廳組織的驗收。
中文名
浙江省水利防災減災重點實驗室
組建時間
2008年6月
建設期
三年
建築面積
5105m2

浙江省水利防災減災重點實驗室基本建設

實驗室於2008年6月開始組建,建設期為三年。下設辦公室、洪澇災害模擬試驗室、工程技術試驗室、3S技術試驗室,共有場地建築面積5105m2。其中洪澇災害模擬試驗室2856 m2、工程技術試驗室2049m2,3S技術試驗室200m2。

浙江省水利防災減災重點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

實驗室以災害學、防災學、防災技術等學科理論為基礎,根據我省自然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坐立開展防汛防旱技術、水利工程安全技術、水利防災減災3S技術應用及水利防災減災機制對策等方向的應用基礎研究與先進適用技術研發。
(1)防汛排澇抗旱技術研究方向
洪(潮)澇旱災害預報預警技術研究;流(區)域洪水優化調度與資源化技術研究;水利工程潰決洪水模擬技術研究;城市(鎮)或區域防洪排澇分析模擬技術研究;洪澇台旱災害風險與效益評估技術、方法研究。
(2)水利工程安全技術研究方向
高應力或複雜應力岩土應力應變特性試驗研究;水利工程除險加固與應急搶險技術研究;水利工程安全評價與風險評估技術研究;水利工程安全監測技術研究;水利工程病害機理與隱患探測技術研究;環境岩土工程新技術、新方法研究。
(3)水利防災減災3S技術應用研究方向
多源遙感數據的遙感信息解譯和提取技術研究;水利防汛防旱決策支持系統研究;基於GIS技術在防洪減災決策支持系統中的應用研究;三維仿真技術在水利工程安全管理中的應用研究;衞星遙感技術在災害監測、預警與評估中的應用研究;水利防災減災信息社會服務平台開發研究。
(4)水利防災減災機制對策研究方向
水利防災減災發展方向研究;水利建設與管理的政策法規、機制體制研究;水利防災減災應急管理研究;基層水利防災減災管理模式和能力建設研究;防洪排澇適宜防禦標準研究;沿海產業集聚區洪澇風險論證與防禦對策研究。 [1] 

浙江省水利防災減災重點實驗室人才資源

實驗室現有專業技術人員45人,其中教授、教授級高工10名,高級工程師17名,工程師15名。專業技術人員學歷以碩、博土研究生為主體,形成高、中、低相結合的學術梯隊。實驗室人員結構合理,專業配備齊全,能夠適應多方面業務工作的需要。

浙江省水利防災減災重點實驗室機構設置

2004年,為進一步整合資源,突出優勢,明確方向,加強水利防災減災研究工作,我院成立了防災減災研究所。還設有河口海岸研究所、水工研究所、水資源水環境研究所、科技中心、錢塘江研究中心、岩土工程研究所、自動化信息研究所等科研部門和浙江廣川工程諮詢有限公司、杭州廣川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院、信息中心、後勤服務公司等科技服務部門;同時設有浙江省水庫大壩安全監測中心、浙江省水利水電工程質量監督檢驗站、浙江省灌溉試驗中心站浙江省水電測試中心浙江省河海測繪院等機構。這些機構都將為省水利防災減災重點實驗室的工作開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根據主要研究方向,為開展科學實驗,重點實驗室設立一個學術委員會和辦公室、洪澇災害模擬試驗室、工程技術試驗室、3S技術試驗室等機構。重點實驗室設主任1名,專職副主任1名,副主任3名,總工1名。下設機構中,辦公室責任部門為院科研生產處,洪澇災害模擬試驗室責任部門為防災減災研究所,工程技術試驗室責任部門為浙江省水利水電工程質量監督檢驗站、防災減災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浙江廣川工程諮詢有限公司,3S技術試驗室責任部門為自動化信息技術研究所。
實驗室現有專業技術人員55人,其中教授、教授級高工14名,高級工程師25名,博士9名培養,省新世紀151人才計劃8人。專業技術人員學歷以碩、博土研究生為主體,形成高、中、低相結合的學術梯隊。實驗室人員結構合理,專業配備齊全,能夠適應多方面業務工作的需要。 [1] 

浙江省水利防災減災重點實驗室運行管理機制

實驗室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科研實體,由依託單位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對試驗基地的運行進行具體負責管理。實行主任負責制,全權負責試驗基地工作。實行“開放、聯合、共建、共享”的運行機制,積極創造條件對外開放,參與國內外技術合作與學術交流,邀請國內知名學者擔任試驗基地的兼職教授或學術顧問,開展與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進行合作科學研究,聯合培養人才。為了加強學術領導,建立的學術委員會主要負責審議試驗基地的目標、任務和研究方向,審議有關重大學術活動、年度工作等。 [1] 

浙江省水利防災減災重點實驗室主要業績

自2008年6月開始建設以來,實驗室共承擔省部級科研項目9項,其中省部級重大科技專項2項;獲得水利廳科技創新獎1項(第二單位),發明專利1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3項;發表論文29篇。同時,實驗室充分發揮在水利防災減災領域的技術優勢,為工程建設、政府決策、公共服務提供技術支持。 [1] 

浙江省水利防災減災重點實驗室發展前景

實驗室遵循“開放、聯合、共建、共享”的運行機制,與多個國內知名高校、水利研究院所保持友好的合作關係,如梁國錢教授已成為浙江大學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客座教授,與浙江大學河海大學簽訂了聯合培養研究生協議,目前已有1名浙江大學來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實驗室設立對外開放課題,吸引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自帶課題和經費來實驗室開展研究或聯合進行項目申報與合作研究。目前對外開放或合作項目有10項。同時,實驗室主辦了1次國內學術會議,參與8次學術會議交流,共有26人次派出或接受專家學者講學與訪問。 [1] 
浙江省水利防災減災重點實驗室外觀 浙江省水利防災減災重點實驗室外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