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浙江大學農學系

鎖定
農學系成立於1910年,其前身是浙江農業教員養成所農學科。農學系現建有作物科學研究所,教職工38名,其中教授16名,博士生導師14人,副教授12名,兼職工程院院士1名,國家跨(新)世紀人才2人、浙江省151人才7人。經過不斷建設,已經初建了儀器設備先進的9個專業實驗室,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人員精幹和素質優良的教學科研隊伍,在教學、科研和科技興農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中文名
浙江大學農學系
簡    稱
浙大農學系
創辦時間
1897年
辦學性質
公立大學
所屬地區
浙江
類    型
綜合
屬    性
211 985 C9
主要院系
農學系

浙江大學農學系大學簡介

浙江大學師資隊伍整體力量雄厚。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5名,中國工程院院士12名,973項目首席科學家9名,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7名。高水平的研究生導師隊伍和良好的科研實驗條件,為開展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浙江大學農學系系所簡介

浙江大學農學系 浙江大學農學系
農學系成立於1910年,其前身是浙江農業教員養成所農學科,1914年改為浙江省立甲種農業學校農學科,1929年成立國立浙江大學農學院農藝系,1958年院系調整,成立浙江農學院(後浙江農業大學),設農學系;1998年原浙江大學四校合併後,成立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設農學系至今。
農學系擁有作物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設有博士後流動站;作物學下屬二級學科作物遺傳育種和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均系我國首批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和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之一,其中作物遺傳育種現為國家級重點學科,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為省級重點學科。種子科學在全國具有顯著的優勢和特色,在全國最早開始培養種子科學碩士研究生,是目前我國唯一能培養種子學科博士學位的單位。

浙江大學農學系師資力量

農學系現建有作物科學研究所,教職工38名,其中教授16名,博士生導師14人,副教授12名,兼職工程院院士1名。國家跨(新)世紀人才2人、浙江省151人才7人。

浙江大學農學系科研項目

農學系自成立一百年來,眾多國內外知名專家和學者為農學系的學科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長期以來,農學系繼承和發揚“求是、奮進”校風,大力培養高質量專門人才,已培養各類畢業生約5000名,其中碩士和博士研究生200多名,外國留學生100多名。經過不斷建設,已經初建了儀器設備先進的9個專業實驗室,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人員精幹和素質優良的教學科研隊伍,在教學、科研和科技興農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農學系現承擔國家973項目、國家863計劃、國家轉基因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多項科研項目。 [1] 

浙江大學農學系研究領域

(1) 植物基因組學及分子操縱
應用基因組學、蛋白組學、代謝組學和生物信息學、分子生物學等研究手段,針對一些重要的農藝性狀(如抗病蟲性、抗逆性、品質、產量等),大規模地鑑定和分離重要植物功能基因及其表達調控因子和元件,揭示其分子與環境調控機理,弄清其信號傳導與響應過程,為選育高產、優質、高效和抗逆性強的轉基因植物新品系奠定物質基礎;已經從水稻和棉花等作物上定位和克隆了一批重要農藝基因,如水稻內源抗除草劑基因、受低温調節的結實率相關基因、棉花抗黃萎病基因等。該研究領域現有教授3名。
(2) 生物信息學與數量遺傳
研究基因組及其生物信息學方法,開展基因組功能基因定位、進化等研究;數量遺傳的基礎理論和應用基礎,提出重要的遺傳模型和創新的統計方法。在Bioinformatics、Genetics、PLoS ONE、TAG、BMC Genomics等國際著名刊物上發表了系列論文,所提出的一些分析方法和遺傳模型已被國內外學者廣為採用。在作物基因組功能基因和進化分析、品質遺傳和雜種優勢分析、作物穩定性和抗逆性分析、遺傳資源多樣性評價、數量性狀基因定位等領域取得國際領先水平的研究成果,使我國的生物信息學和數量遺傳及其相關領域的研究走在世界的前列。由於研究領域特點,本方向國際交流密切,合作頻繁;與其他學科(包括醫學、動植物和微生物學)合作普遍;學科交叉明顯,本方向研究生除了來自生物學領域,還來自計算機、統計、數學等學科領域。該研究領域現有教授3名。
(3) 作物育種與優異種質創新
研究稻、麥、棉、油菜、玉米等農作物產量、品質和抗逆等重要性狀的遺傳規律、QTLs基因定位、育種新技術以及作物雜種優勢利用等研究,為作物遺傳改良提供理論依據和新方法。發掘植物重要有利基因,利用遠緣雜交、理化誘變技術、組織培養、生物技術和分子標記輔助選擇等方法創造優異種質資源,推動轉基因等各種生物高科技在育種上的應用。該研究領域現有教授2名。
研究耐旱、耐寒與多胺代謝關係、代謝途徑以及調控機制,尋找調控種子質量的新途徑;進行種子包衣,種子引發,種子質量控制,種子生產的化學調控,種子活力,種子貯藏,種子檢驗的研究;研究核心種質構建的方法,開展水稻特異種質資源評價和利用研究,為高效、合理利用植物種質資源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參與全國農作物種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工作,參與國家種子檢驗規程、種子貯藏標準、種子包裝標準等的制定,推動種子工程的實施。本方向是農業部的種子科技培訓基地,在國內最早開始培養種子科學碩士生,是全國唯一招收種子科學博士生的學科點。該研究領域現有教授2名。
(5) 作物逆境分子生理與調控
以評價主要農作物對非生物脅迫因子的耐性(抗性)的基因型差異、篩選和創建特異種質材料、解析基因型耐性差異的生理與分子機理以及克隆相關基因為目標開展研究,近年來在重金屬(鎘)、鋁毒(酸土)、鹽分、漬水等非生物脅迫耐性的作物資源篩選和機理研究上取得了顯著進展,取得了一批特異種質材料,構建了相應的DH羣體,提出了耐性鑑定和種質篩選技術平台和減輕脅迫為害的生產技術措施,與英國、澳大利亞、日本的相關實驗室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發表相關學術論文60多篇,其中SCI收錄論文30餘篇,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一篇,在國內外有一定的比較優勢。該研究領域現有教授2名。
(6) 作物品質形成機理與調控
探討主要農作物產品品質形成與相關代謝規律,創制特異種質材料與相關基因的克隆表達,闡明品質形成有關的生理生態與分子機制,提出農產品品質調控的新途徑、新方法,以建立高品質植物性農產品的生產新體系。近年來在作物品質形成的遺傳和生理生態機理,在油菜、稻米、大麥等的品質形成與調控改良,除草劑與次生代謝物及植物間的互作等研究上在國內外產生重要影響,與國外諸多實驗室密切協作,育成的油菜高油分新品種"高油605"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已在國際上發表相關SCI論文30餘篇,具有明顯的特色和優勢。該研究領域現有教授4名。

浙江大學農學系發展歷史

一、創建發展期(1910-1945)
浙江農業教員養成所於1910年9月成立,租賃杭州市馬坡巷為所址,它是浙江近代農業教育的發端,也是農學系的前身。當時招生100名,培養了浙江省第一批中等農業教育人才。1912年,浙江農業教員養成所改名為浙江中等農業學堂,設三年制的農學科,1913年冬,學校改稱浙江省立甲種農業學校,設農學科。1924年秋,又改稱浙江省公立農業專門學校,設農學科。1927年8月,國立第三中山大學勞農學院正式成立,下設農藝、森林、園藝、蠶桑和農業社會等五個學系。
1928年4月,國立第三中山大學更名為浙江大學,同年7月更名為"國立浙江大學",農藝系隸屬於國立浙江大學農學院。這時的農藝系為大學本科四年教育,許羅雲、於曠、王立青、王善銓、盧守耕、金善寶、徐陟、馮紫崗、孫逢吉等老一輩農學家和農業教育家們先後在農藝系任教,使師資水平和教學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逐漸形成了具有農學特色的教育、科研和生產應用體系。1929年,培養出首屆農學士。彭先澤編著的《稻作學》、金善寶編著的《實用小麥論》成為我國最早的農科大學教材。同時開展了水稻、小麥、棉花等作物的科學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1934年,農藝系隨農學院一起,從杭州筧橋遷至華家池,基礎課程由浙大文理學院的教師講授,教學質量有了進一步提高和保證,為學生打下了較深厚的理論基礎和較寬博的專業知識。1936年,竺可楨任浙江大學校長後,禮聘許多著名教授、學者來校任教,倡導愛國主義,弘揚求是精神,使農藝系的學風更濃。農藝系成立了全國最早的"作物學會",經常開展學術報告和學術交流;還建立了全國第一個"作物標本區",促進了教學和科學研究。
抗戰爆發後,學校西遷。農藝系師生與全校師生一起進行"文軍長征",經歷從杭州到建德、從建德到江西吉安、泰和,從泰和到廣西宜山,從宜山到貴州遵義、湄潭、永興的四次搬遷,克服重重困難,保存了教學和研究的隊伍。1940年學校遷居貴州,當時農藝系建在湄潭縣城西郊的賀家祠堂,設有實驗室,稻、麥、棉等研究室。四周是租用的200畝農場,有山有水,風景秀麗,環境清靜,雖然生活清苦,辦學條件很差,但學風純樸嚴謹,教師認真教學,誨人不倦,對學生嚴格要求。盧守耕、孫逢吉 教授在艱苦條件下,分別編著了《中國稻作學》和《棉作學》兩本數十萬言的教材,後來出版成為我國作物科學有影響的專著。農藝系在師生們的共同努力下,教學、科研均取得很大成績,培養了大量人才。1937-1945年間,畢業學生108人,其中相當一部分成了我國知名的農學家和農業教育家,如朱祖祥(1938年6月畢業)、楊守仁(1937年6月畢業),陳錫臣(1939年6月畢業)等。同期農藝系畢業的還有過興先(1938年)、盛家廉(1940年)、汪麗泉(1942年)、林肇蔭(1942年)等,他們均是有著名的農學家。西遷遵義、湄潭的經歷,哺育了這一代學人,也在異常艱辛的條件下,為國家造就了一批農業專門人才。 [2] 
二、艱難發展期(1945-1949)
1945年日本投降,抗日戰爭取得勝利,浙江大學從貴州陸續回遷,至1946年9月師生員工全部遷回杭州。農藝系隨農學院一起,回到了杭州華家池。1946年上海臨時大學農藝系學生併入。
淪陷期間,校舍被毀。1946年下半年,學校在華家池原址興建教學樓。1947年8月,浙大農學院成立"農事試驗總場",在華家池與農藝系有關的有農藝場,在校外有湘湖農場等。
由於全面內戰的爆發,物價飛漲,師生生活困苦,國民黨統治區的愛國民主運動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浙江大學一大批先進青年學生積極投入到"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運動,農藝系學生於子三是這個時期的傑出代表。
浙江大學作為滬、寧、杭三角地帶的學運據點之一,一直是學生運動的重要策源地,這也成了國民黨政府的心腹之患,浙大學生自治會主席於子三被敵人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欲置之死地而後快。1947年10月25日夜,於子三與農學院同學酈伯瑾等人外出,於26日凌晨被國民黨偽警二分局特務非法拘捕,29日下午被殺害於偽省保安司令部。於子三事件發生後,國統區的學生在中國共產黨地下組織的領導下,發出了"爭自由、反迫害"、"一個人倒下去,千萬人站起來"、"踏着血跡前進"等戰鬥性口號,掀起了全國性的波瀾壯闊的學生運動。
解放前夕的浙江大學農學院,處於艱難時期,農藝系的師生與浙大師生一道,在黨的地下組織領導下,掀起護校運動,迎接解放。 [2] 
三、恢復發展期(1949-1966)
1949年5月3日 杭州解放,7月,杭州軍管會公佈成立浙江大學校務委員會,蔡邦華繼續擔任農學院院長,肖輔繼續擔任農藝系系主任。在解放後的一段時間內,農藝系主要根據形勢的變化對舊的教學內容和制度進行改革,強調培養農業實用技術人才和結合生產實際問題進行科學研究,農藝系的師生也經常深入農村和農場實習基地進行耕作勞動和試驗實踐。1949年10月初,金華英士大學撤消,該校農藝系學生和部分教師併入浙大農學院農藝系。11月,農學院的黨、團、工會組織相繼建立。
1952年9月至1953年3月為院系調整和浙江農學院成立階段。1952年10月1日浙江大學農學院獨立成為浙江農學院,下設農學系(農學專業和果樹蔬菜專業)、蠶桑系(蠶桑專業)、植物保護系(植物保護專業)三個系四個專業,另設有茶業專修科。農藝系改稱農學系,熊同和任農學系系主任。
建國初期,我國面臨着帝國主義的包圍,又缺乏建設社會主義的經驗,當時只有蘇聯的模式可以借鑑。因此,黨和政府提出了向蘇聯學習的號召。學校以蘇聯農業教育為藍本,從專業設置,培養目標,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學組織等方面進行改革。農學系的教學計劃,基本參照蘇聯季米里耶捷夫農學院農學系五年的教學計劃,存在學生負擔過重、基礎課和專業課有所削弱的弊端。經過試行,不斷地進行修改和調整,才逐步形成適合我國國情的教學計劃。當時教師學習蘇聯教育經驗的積極性很高,先後派出11名教師參加高教部和農業部舉辦的由蘇聯專家主講的全國有關的講習班,如米丘林遺傳學講習班、作物栽培講習班等,開出達爾文主義、米丘林遺傳學、耕作學和牧草栽培學等新課程。蘇聯專家也先後來校參觀、考察,開展學術活動,介紹蘇聯農業教育、農業科學等情況。農學系師生開始學習和研究米丘林學説,並用它來指導科學研究工作。在棉花、大豆、洋麻、甘薯等的遺傳學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這個時期是農學系恢復發展、不斷完善時期。與農學系有關的教學、科研用房,如東大樓、平房教室、種子掛藏室等,相繼建成並投入使用;教學實驗基地和農場也得到擴充和重建;學生科研協會相繼建立。學校在專業設置、教學計劃上雖然變動較多,但由於教學秩序比較正常,教學質量有所提高。
農學系從1954年開始培養研究生,到文化大革命,先後畢業12名,其中外國留學生3名。並與農業部合辦種子講習班,開始為全國培養種子人才,這為設立種子專業創造了條件。
1960年,浙江農學院與有關學院合併成立浙江農業大學,並與浙江省農科院實行校院合併,進行統一管理。當時脱離實際情況,全校盲目擴大規模,增設了11個系25個專業和2個專修科,農學系增設了糧棉、種子、植物生理生化和農田水利等4個專業,教學秩序混亂,教學質量難以保證。1961年,黨中央提出"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後,1962年,浙江農業大學撤消了新設置的系和專業,農學系恢復農學專業和種子專門化。隨着"高等教學六十條"的貫徹,教學秩序逐步恢復正常,教學質量得以穩步提高。 [2] 
四、發展受挫期(1966-1976)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教育戰線是受到摧殘和破壞的“重災區”,農業教育更是“重災區中的重災區”。
文革期間,校內的一些“紅衞兵”、“戰鬥隊”等造反派,以“破四舊”、橫掃“牛鬼蛇神”為名,掀起揪“走資派”、批“反動學術權威”和“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的浪潮,把校系二級的黨政幹部、專家、教授當作“走資派”、“牛鬼蛇神”,進行抄家、批判和鬥爭,各級黨組織相繼陷入癱瘓狀態,教師隊伍遭到嚴重摧殘,教育事業受到嚴重破壞,以至連續6年沒有招生,許多科研課題被迫中斷。1969-1970年全校師生下放農村,接受再教育,農學系師生下放建德縣乾潭區農村,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1973和1974年,農學系招收了兩期三年制的工農兵學員。1975年10月,農學系師生集中赴餘杭南湖農場參加"農業學大寨"工作隊,在農村開展工作。
農學系教師在十分困難的條件下,頂住壓力,排除干擾,仍開展了一些教學和科研工作,如編寫教材,為後來的教材出版打下了較好的基礎。同時,農學系遺傳育種教研組的老師,頂住“四人幫”的干擾破壞,堅持往返於浙江、福建、海南島等地,培育出水稻和其他作物品種,在生產上推廣應用。 [2] 
五、快速發展期(1976-1998)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結束,農學系的發展步入了快速發展期。1977年6月,在文革期間合併而成的大農學系重新恢復為農學、植保和土化三系建制,1978年,恢復種子專業,兩年制農學專修科也開始招收學生。農學系行政機構在中斷10多年後重新恢復,季道藩任系主任,丁元樹任副主任。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全面糾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傾錯誤,作出了"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決策。本着"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逐步把工作重點轉移到教育、科研上。1978年,"文革"後第一批本科生124人進入農學系學習,同年,農學系招收了第一批碩士研究生,共5人。1988年開始,招收博士生。1977年,浙江農業大學受國家農林部的委託,恢復全國種子科技人員短訓班,具體由農學系承辦,共計40期,培訓各層次種子科技人員3250人次。
隨着教育事業的發展,學校基本建設有了擴大,農學系教學、科研用房有了很大的改善,1978年由農業部投資建造28000平方米教學科研中心大樓,農學系位於南樓主樓的東側部分,1580平方米的種子樓也於1984年相繼落成並投入使用。此後,農學系的教學、科研、培訓、辦公場所相對固定。1983年,為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農學系增設了農業教育與技術推廣專科(學制兩年)。在學科建設方面,1984年省教育廳給予農學系的作物遺傳育種、農業生態學重點學科各5萬元經費補助,用於實驗室建設。
1984年和1990年,原子核農業科學研究所與農業生態和耕作學研究所相繼從農學系中分出,單獨建制。此後農學系穩定在40人左右的教師隊伍。 [2] 
六、穩步推進期(1998-)
經國務院批准, 1998年9月15日 ,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醫科大學四校合併組建新的浙江大學。農學系隸屬於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
四校合併後,農學系進入學科交叉、融合和平穩推進階段。四校合併之初,農學系設立兩個研究所,即以原來的作物栽培教研組和作物遺傳育種教研組為基本單元,建立作物科學研究所和作物遺傳育種與種子工程研究所,分屬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作物遺傳育種2個博士點,分設3個和5個研究方向,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的方向是:(1)作物逆境生理與分子生物學方向;(2)作物品質生理生態與調控方向;(3)作物生產宏觀管理研究方向;作物遺傳育種的5個方向是:(1)作物遺傳改良方向;(2)植物分子技術研究方向;(3)數量遺傳方向;(4)種子科學方向;(5)良種高產栽培技術。2001年,隨着學科交叉和融合的加快以及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的發展,2個研究所又進一步合併為新的作物科學研究所,以作物學一級學科的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重新凝鍊學科方向,整合原有兩個研究所的教職員工,建立了6個新的學科方向:(1)植物基因組學與基因操作;(2)生物信息學與數量遺傳;(3)植物分子育種與種質創新;(4)種子科學與工程;(5)植物逆境生理與分子調控;(6)植物資源利用與農業可持續發展。通過研究方向的調整,使傳統的老學科又煥發了新的生機,走上了健康、穩定、蓬勃向上的發展軌道。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