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浙江大學化工機械研究所

鎖定
浙江大學成立於1897年,前身"求是書院",是中國人最早自己創辦的新式高等學府之一。是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的重點大學之一。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浙江大學以嚴謹的求是學風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以執著的創新精神創造出了豐碩成果。
浙江大學師資隊伍整體力量雄厚。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5名,中國工程院院士12名,973項目首席科學家9名,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7名。高水平的研究生導師隊伍和良好的科研實驗條件,為開展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文名
浙江大學化工機械研究所
創辦時間
1953年
特    點
我國最早的化工過程機械碩士點
隸    屬
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化工機械研究所研究所簡介

浙江大學化工機械研究所創建於1953年,是我國最早的化工過程機械碩士點、博士點、博士後流動站和國家重點學科,國家“211工程”和“985”科技創新平台重點建設學科。建有高壓過程裝備與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是全國氣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車用高壓燃料氣瓶分技術委員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壓力容器分會設計委員會的掛靠單位,具有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頒發的壓力容器分析設計資質,是浙江省特種設備與能源環保計量行業技術創新服務平台的核心成員單位。

浙江大學化工機械研究所研究團隊

研究所擁有一支學術水平高、知識與年齡結構合理、綜合素質優良、創新能力強的師資隊伍。現有求是特聘教授1人、求是講座教授2名、教授10人、副教授16人。與歐美及日本等10餘所國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長期廣泛的人才培養、學術交流和合作研究關係。
研究所瞄準國家及區域重大需求,以能源、安全、國防為重點,重視自主創新和技術集成,不斷開拓創新,在國內外具有良好的學術聲譽,已形成過程裝備瞬態技術、先進能源裝備與安全技術、過程裝備數字化設計技術、過程裝備節能與環保技術、過程流體機械等研究方向, 在高壓容器、深冷容器、大型儲罐、超高壓離心泵、高壓儲氫、高速旋轉技術等方面有鮮明的特色和優勢,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在解決國民經濟建設和國防安全的若干重大問題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為國家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曾獲5項國家發明獎、3項國家科技進步獎、30多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和50多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出版專著40餘部。
研究所擁有高壓、深冷、高温、高速、複雜腐蝕等極端條件下的設備/材料試驗裝置,以及ANSYS、MSC、FLUENT、IDEAS、UNIGRAPHICS等大型商用軟件,可對各種瞬態過程、大型高速旋轉機械綜合性能、承壓設備綜合性能、噪音、過程流體機械性能等進行測試和分析,可進行各種複雜系統的建模、仿真、事故的虛擬重構,實施概念化設計和虛擬樣機性能評價。
浙江大學化工機械研究所所長鄭津洋,男,1964年11月出生,博士、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十二五”863計劃主題專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才。1992年在浙江大學獲得化工機械博士學位,曾在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1999.8~2000.8)、英國曼徹斯特大學(2002.10~2003.1)作訪問教授。現為“十二五”863計劃主題專家、美國能源部(DOE)氫和燃料電池計劃項目評估專家、浙江大學化工過程機械國家重點學科和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教育部特色專業負責人、高壓過程裝備與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質檢總局特種設備安全技術委員會委員兼壓力容器分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壓力容器分會副主任委員兼設計委員會主任、浙江省過程裝備與安全重點科技創新團隊負責人、浙江省高端裝備製造技術專項專家;ISO/TC197(氫能)、ISO/TC58(氣瓶)、UN/ECE/WP.29 HFCV SGS(聯合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球技術規範)、ISO/IEC JPC2(國際標準化組織/國際電工委員會能效和可再生能源術語聯合委員會)項目專家;《Journal of Pressure Equipment and System》和《壓力容器》副主編。

浙江大學化工機械研究所主要成就

創建了高壓過程裝備與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過程裝備與安全重點科技創新團隊,主持973課題、863重點項目課題等國家級課題15項,在高壓儲氫、纏繞式承壓設備、聚烯烴及其複合管道、深冷容器、抗爆容器研究中取得了多項原創性重要成果。其中首創的安全狀態遠程在線監控的大容積高壓儲氫技術、聚烯烴管道焊接接頭超聲檢測方法處於國際領先地位;研製的纖維全纏繞車載高壓儲氫容器、深冷(-196℃)疲勞試驗裝置、70MPa高壓氣瓶安全性能測試系統均為我國首台;建立的纏繞式承壓設備優化設計理論新體系、高壓儲氫容器安全性能預測方法和加氫站氫氣優化加註方法成為國家標準(GB150、GB50177)和聯合國全球技術法規(GTR-HFCV)的核心技術。主持編寫GB/T26466(國際首部高壓儲氫容器標準)、參與編寫GTR-HFCV、ISO/IECJPC2、TSG R0004等8部國內外承壓設備規範標準,出版著作5部(其中專著3部)、教材4部(其中國家規劃教材《過程設備設計》在全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的使用率超過90%)、譯著2部,發表SCI論文70篇,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4項,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1)、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2)、中國專利優秀獎(排名第1)等省部級獎勵14項。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