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流量造假

鎖定
流量造假是中國影視行業經過幾十年的改革發展中遇到的收視率、播放量等數據中的“水分”問題。 [1] 
人民日報評:“網絡水軍”與流量造假,無疑會破壞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侵蝕網絡空間社會信任。互聯網經濟是誠信經濟,其賴以存在的基石是真實活躍的用户和信息。多措並舉、精準治理,從源頭、交易鏈條等多方面着手,才能有效打擊網絡黑灰產業鏈,不斷壓縮其生存空間,助力互聯網平台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2] 
中文名
流量造假
釋    義
中國影視行業收視率、播放量等數據中的“水分”問題

流量造假造假現象

移動互聯時代,注意力成為稀缺資源。受利益驅動,一些人片面追求“數據為王”“流量至上”,為了謀取利益不惜鋌而走險,甚至走上網絡犯罪的道路。 [2] 
一些播出機構甚至在購劇合同中,將收視率與購片價格掛鈎,誘導製作機構去買收視率。數據造假,花招迭出,漸成頑疾之一。有的電影院,凌晨竟是票房最高時段;某網劇點擊量高達幾百億,遠超全球人口總數;幾部同時段播放的電視劇,共同標榜自己“收視率”第一。 [1] 
近年來,與數據流量相關的網絡犯罪呈高發態勢。不久前,一起網絡散佈虛假信息案引發關注:個人僅花費760元,經網絡推手“操作”,短短几個小時,就把一條虛假消息炒成5.4億閲讀量的“熱搜”。據初步統計,相關不法網絡平台涉案資金流水逾2000萬元。 [2] 

流量造假主要危害

虛假流量“生意”背後,隱藏着規模龐大的網絡黑灰產業鏈,其危害不容小視。(人民日報評 [2] 
在於整個造假的鏈條中,都有人獲益:明星可以憑此提升個人商業價值;播出製作方能夠以此吸引廣告商;投資公司可以藉此吹大資本泡沫。而這種造假行為,對整個文化行業乃至整個社會都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它干擾了正常的市場秩序,使作品優劣失去公允的標準與評判,製作方無法沉潛創作,反而急功近利高價爭搶“流量明星”,擠壓制作成本,傷害藝術品質,使“劣幣驅逐良幣”,破壞文藝創作的健康生態。 [1] 
流量造假,無疑會破壞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侵蝕網絡空間社會信任。比如,被虛假流量“漫灌”的平台,劣質內容充斥其中,優質內容反被淹沒。近年來,上海、廣州、深圳等地法院審理的涉互聯網不正當競爭的多起案件顯示,一些互聯網公司深受虛假流量之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一些不法分子為賺取流量不惜編造傳播涉疫情虛假信息,擾亂正常社會秩序。可見,虛假流量及背後的網絡黑灰產業鏈,以損害用户權益以及平台利益為代價,破壞了互聯網生態和經濟社會秩序。 [2] 人民日報評

流量造假解決方法

影視數據造假阻礙行業發展已是共識,打假成為共同呼聲。業內眾多人士都曾公開發聲抵制,有的還在全國兩會形成相關提案;有的視頻網站宣佈關閉前台播放量顯示,告別“唯流量論”。國家在制度措施和法律層面也都在亮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宣佈,廣播電視節目收視綜合評價大數據系統基本建成並開通試運行。該系統可以反映影視節目、各個時段的收視情況,被看做未來的“官方收視率”。讓收視數據成為公共數據,此舉被視為根治影視數據造假的重要一步。2017年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劍指“偷票房”。2018年8月,國內首起因在視頻網站“刷量”而引發的不正當競爭案在上海宣判,被告“刷量”公司等被判賠償50萬元並公開道歉。打擊電視劇收視率造假正形成合力,產生剛性約束效果。
“人類文藝發展史表明,急功近利,竭澤而漁,粗製濫造,不僅是對文藝的一種傷害,也是對社會精神生活的一種傷害。”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也指出:堅持思想精深、製作精良,才是影視創作的不二法則。 [1] 

流量造假相關規定

2019年12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佈《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根據規定,網絡信息內容服務使用者和生產者、平台不得開展網絡暴力、人肉搜索、深度偽造、流量造假、操縱賬號等違法活動。
維護網絡清朗空間,保障公眾合法權益,呵護平台經濟健康發展,亟待依法加快剷除網絡黑灰產業鏈。從《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管理規定》到《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從反不正當競爭法到電子商務法,法律法規不斷完善,監管日益精細化。 [2] 
2021年12月22日,中央網信辦召開全國網信系統視頻會議,指出當前流量造假、黑公關、網絡水軍問題相互勾連、互為策應,損害網民合法權益,擾亂網絡輿論環境,破壞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人民羣眾深惡痛絕、反映強烈。對此,中央網信辦決定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為期2個月的“清朗·打擊流量造假、黑公關、網絡水軍”專項行動 [3] 

流量造假整治行動

2021年第四季度,江蘇網信系統按照國家網信辦統一部署,組織開展了“打擊流量造假、黑公關、網絡水軍”等一系列淨化網絡空間專項工作,強化多部門聯合執法,切實加強網絡生態治理,依法打擊網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 [4] 
參考資料